(圖片來源:攝圖網)
2025年7月,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廠于在巴西巴拉那州庫里蒂巴健康科技園建成并投入運營。其核心使命是通過生物防治手段遏制登革熱等蚊媒疾病的傳播。
據報道,該工廠每周可生產1億枚蚊卵,專門培育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埃及伊蚊。埃及伊蚊是登革熱、基孔肯雅病和寨卡病毒等蚊媒疾病的主要傳播媒介。
研究表明,沃爾巴克氏菌能有效抑制這些病毒在蚊體內的繁殖,同時賦予帶菌蚊子在種群競爭中的繁殖優勢。當這些實驗室培育的蚊子被釋放到野外后,會與野生種群交配,逐步擴大帶菌后代的比例,從而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巴西的實踐始于2014年,里約州尼泰羅伊市率先投放帶菌蚊子,到2023年登革熱病例下降90%。2025年新建成的超級工廠標志著技術應用的升級:機械臂精準分揀蚊卵,AI系統實時監測菌株活性,生產成本較早期降低70%。泛美衛生組織計劃在12個美洲國家推廣該技術,印度尼西亞日惹的試驗顯示登革熱發病率下降77%。
巴西是全球蚊媒疾病的重災區,每年因登革熱等疾病導致數百萬人感染、上千人死亡。該國政府將這座工廠視為公共衛生戰略的重要一環,期待通過大規模釋放帶菌蚊子顯著降低疾病發生率,從而保護國民健康。
巴西建成全球最大蚊子工廠,利用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埃及伊蚊來抑制蚊媒疾病傳播,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鑒。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公共衛生行業一直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傳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等。近年來,我國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進展,不斷完善疾病監測預警機制、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并加強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建設。面對新興技術,我國公共衛生行業也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疾病防控新方法。
回看我國公共衛生行業:
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波動增長
根據2015-2023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情況數據顯示,近年來患者就醫人次呈現波動增長趨勢。截至2023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總診療人次達到95.6億人次,平均每人到醫療衛生機構就診6.8次。
醫療衛生機構數量逐年增長
根據衛健委數據顯示,2018-2023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總體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2018年的100萬個醫療衛生機構增加至127.1萬個。其中,全國醫院數量從2018年的3.3萬個上升至2023年的3.9萬個,增長了近600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2018年的3.5萬個增長至2023年的3.7萬個,增長了約2000個。
隨著全球對公共衛生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其未來發展趨勢十分向好。一方面,數字化與信息化建設將加速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將被廣泛應用于疾病預防、監控和應對,提高公共衛生服務的效率與準確性。另一方面,全球化合作愈發緊密,各國將在疾病控制、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強經驗共享和資源優化配置。此外,健康促進將成為重點,通過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公眾健康意識等措施,實現從“治病”向“防病”的轉變。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廣東省公共衛生應急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