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真能和解?崔天凱點出5大死結,臺灣只是冰山一角,中國與美國,不是談不談得攏的問題,而是根本沒得談。崔天凱一句話講穿現實:“美國壓根不想和中國來場真心實意的對話。”這不是口誤,而是他在華盛頓8年得出的冷結論。美方不是沒聽明白中國的意思,而是打從心底不接受中國有“并肩而立”的資格。
簡單說,美國不想讓中國站到平等位置上,總覺得自家該主導一切,中國想平等參與,就卡住了。這不是談不攏,而是從根上沒得談。
就說發展路徑問題吧,美國總拿“民主”當棍子打人,可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連續多年超過美國。這不是打美國的臉嗎?他們看不慣中國走自己的路,便開始隔三差五找茬!華為的5G技術就是最好的例子。
2025年華為的5G專利占全球15%,比美國高通多了近一半,美國就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又是制裁又是游說盟友禁用,這不就是怕中國在科技賽道上超車嗎?
第二大死結在于規則沖突,美國口口聲聲講規則,自己卻最會破壞規則。早在2002年,為了保護國內鋼鐵業,美國便開始對進口鋼鐵加征30%關稅,結果被WTO裁定違規后灰溜溜取消;還有波音公司,這么多年拿了美國政府191億美元補貼,被歐盟告到WTO,結果美國就是拖著不執行裁決。這哪是講規則,分明是“我定規矩我來破”。
更可氣的是,美國在反傾銷調查中用“歸零法”故意抬高中國企業稅率,WTO都判了十幾次違規,美國就是不改。這種雙重標準,讓世界貿易體系成了美國的橡皮泥。
科技沖突更是白熱化,美國把芯片當武器,不讓ASML賣給中國EUV光刻機,中芯國際想買先進設備比登天還難。可中國偏要爭口氣,2023年半導體自給率已經從2014年的14%漲到23%,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這些領域更是做到全球第一。
這說明啥?美國越打壓,中國越要在科技自立上殺出一條血路。就像華為,被斷供芯片后反而推出鴻蒙系統,現在全球用戶超過7億,這就是中國人的骨氣。而這,就不可置疑的再次觸碰到美國的逆鱗,甚至掀起新一輪打壓。
地緣政治上的火藥味最濃,臺海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卻年年對臺軍售。2024年10月一下子批準20億美元軍售,又是地空導彈又是雷達系統,這不是明擺著給“臺獨”遞刀子嗎?解放軍當然不慣著,2024年10月的“聯合利劍-2024B”演習,一天就出動125架次軍機繞臺,軍艦把臺島圍得水泄不通。
南海也是一樣,美軍2024年派了8次航母打擊群來挑事,偵察機抵近偵察超過1000架次,還在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中國海警船直接在南海巡航執法,你敢闖我就敢攔,主權問題沒有商量余地。
第五大死結便是經濟沖突,美國搞“友岸外包”,逼著蘋果把生產線搬到印度、越南。2023年蘋果在中國大陸的工廠占比從70%降到50%,可結果呢?印度生產的iPhone良品率只有80%,越南組裝的AirPods因為質量問題退貨率飆升。
中國這邊,對東盟出口2023年增長8%,和“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額占外貿總額的34%,根本不怕美國脫鉤。更打臉的是,美國自己離不開中國貨,2023年從中國進口的醫療設備、電子產品反而逆勢增長。
說到底,美國得了“霸權焦慮癥”,總覺得中國發展就是威脅。看看美國兩黨,不管誰上臺都拿中國當靶子,哈里斯和特朗普在反華議題上比著賽地強硬,這哪是想和解,分明是要把矛盾升級。
中國的態度很明確,我們從來沒想過取代誰,只是想過自己的好日子。所以這些年我們一直在給美國機會,從加入WTO到氣候合作,從抗疫物資援助到一帶一路倡議,一直在釋放善意。但美國把中國的誠意當成軟弱,得寸進尺,就像崔天凱說的,美國根本不想真心對話,他們要的是中國跪下認輸。
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中國有底氣。我們有14億勤勞的人民,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有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美國想圍堵?試試看。歷史終將證明,任何阻擋中國發展的企圖,都將被時代的車輪碾得粉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