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馬酸比索洛爾是一種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廣泛應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如高血壓、心絞痛以及慢性心力衰竭,能夠通過減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縮力和減少心臟耗氧量,來幫助患者穩定血壓、減輕心臟負擔。不同于傳統的非選擇性β阻滯劑,比索洛爾對心臟的作用更具針對性,副作用較小,適用于多種心血管共病狀態。
來自江西劉世林今年46歲,都說人到中年最怕失業,他失業三年后靠在夜市擺攤賣炒粉炒飯謀生。每天下午四點出攤,推著大油桶、大米袋和一車小料,炒到凌晨才收攤,因為用的是豬油,鹽、醬油也放得重,他的生意越來越好。而為了趕時間,劉世林一日三餐總是湊合,早餐補覺來不及吃,中晚餐隨便扒幾口剩飯,拌著辣醬、榨菜和鹵肉邊角料湊合一餐。
2018年5月21日,劉世林像往常一樣推著炒飯攤小車往夜市趕,天氣悶熱,他額頭的汗像斷了線似地往下流。在即將抵達攤位的時候,他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的眩暈感,眼前的樓房像波浪一樣起伏,腦門也發緊,太陽穴一跳一跳地脹痛,像敲在鼓膜上,耳朵立馬傳來嗡鳴聲,心跳也跟著亂了節奏。劉世林連忙扶著車原地休息,可雙腿還是止不住的發軟,像踩在海綿上。
休息了十多分鐘,劉世林才推著車繼續走,這已經不是他頭一次頭暈了,只當是熬夜后沒休息好的緣故。然而晚上九點,攤位前人頭攢動,劉世林正翻炒一鍋香噴噴的臘腸炒飯,突然感覺胸口傳來一陣壓迫感,被一袋大米壓住了似的悶脹不已,他猛地吸了兩口氣都沒能緩解。而下一秒,他的心臟又“咯噔”一跳,緊接著心跳就亂了節奏,一下接一下跳得又快又重。
劉世林翻鏟的手僵住了,他能感覺到整顆心在胸腔里亂撞,撞得他胸腔發緊,連帶著脖子、左肩也發脹繃緊,仿佛隨時會蹦出來。直到聞到燒焦味,劉世林才猛地回過神,他連忙向顧客道歉新炒一份,心里也終于不安起來,覺得自己可能真的得休息一下了。于是不到十點,他就收了攤,準備給自己放幾天假,本以為休息后狀態會好點,可事情卻沒那么簡單。
5月25日,劉世林再次出攤,一來攤前就排起了長隊,連翻五鍋炒飯不帶停。而正當他彎腰添米時,左胸忽然猛地一縮,頓時就傳來一陣鉆心的劇痛,像是被尖銳鋼釘猛地釘入了心窩似的,痛得他手一抖,鍋鏟沒拿住就掉進了鍋里。劉世林想要去撿,可整條胳膊都變的麻木沉重,一使勁左臂就一陣陣抽麻,甚至沿著小指一路竄痛,連下巴也跟著發緊。
周圍的人群終于察覺異樣,詢問他怎么了,可劉世林哪里說得出話來,甚至因為疼痛連呼吸都不敢大口吸,生怕一動就牽扯著胸痛的加劇,最終因缺氧嘴唇發紫、面色鐵青。劉世林還開始感覺視線變的模糊,豆大的汗珠順著額頭滴進了他眼睛,踉蹌了兩步后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仿佛隨時要暈倒。
好在已經有人撥了急救電話,入院后醫護團隊迅速對劉世林進行初步生命體征評估:心率122次/分,呼吸頻率25次/分,血壓為178/106mmHg,意識清楚但反應遲鈍,伴明顯胸骨后壓榨性疼痛,向左肩放射。急查心電圖提示:Ⅱ、Ⅲ、aVF導聯ST段輕度下移0.1mV,V4-V6導聯T波呈低平變化,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考慮為下壁心肌缺血。
肌鈣蛋白I輕度升高至0.13 ng/mL(參考值<0.04 ng/mL),進一步排除心梗,考慮心絞痛。給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后,為明確具體病因,醫生啟動胸痛綠色通道,行冠脈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左前降支近段可見可見50%-60%的粥樣斑塊伴局限性狹窄,右冠中段亦可見50%左右狹窄,TIMI血流為Ⅲ級,最終診斷為冠心病合并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發作。
醫生告訴劉世林:“高血壓是造成你患上冠心病的主要誘因,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皮習慣,讓血管壁變硬、狹窄。再加上你日復一日的重油重鹽、作息顛倒、煙酒不斷,這些因素進一步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使得血流通道越來越窄。如果任由病情發展,不加控制,心絞痛遲早會演變成真正的心肌梗死,也就是血管徹底堵死,隨時可能猝死。”
醫生的告誡聽起來不容置疑,劉世林感到十分后怕,連忙詢問醫生他該怎么辦。醫生這表示目前他的冠脈還未達到放支架的程度,但已經非常臨近了,如果還不加以干預,再好的身體也扛不住反復發作。于是醫生給他制定了規范的降壓方案,其中一項核心藥物,就是富馬酸比索洛爾。
富馬酸比索洛爾不僅能減少心絞痛的發作,還能保護心肌,延緩動脈硬化的過程。醫生還特別叮囑道:“這類藥必須長期規律吃,才能發揮作用,并且不能隨便停藥或自行加減劑量,特別是不能突然停藥,否則容易引發反跳性高血壓或嚴重心律失常。同時生活上也要做出改變,清淡飲食,戒煙戒酒,避免長期熬夜和過度勞累,盡可能的杜絕一切誘發因素。”
劉世林連連點頭,出院的第一天,他就做出了改變,把家里的油鹽醬醋重新配了一遍,豬油換成橄欖油,咸菜臘肉也換成了少油少鹽的小米粥、蒸南瓜,水煮青菜和雞胸肉。他還開始規律作息,每天早上6點起床繞著小區慢走三圈,每晚十點前關燈睡覺,不再熬夜在夜市上擺攤,在朋友的介紹下找到了一個輕松的活事兒干。
三個月后按時復查,劉世林的血壓從最初的178/104降到128/80,心率穩定在64次/分,再看心電圖,過去的T波壓低改善明顯,沒有早搏,沒有缺血征象,控制達標。醫生滿意的點了點頭,但他還是提醒道:“不過現在控制得好,不代表未來沒有風險,這是一場持久戰。”劉世林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回去后繼續努力著,直到意外再次毫無征兆的降臨……
2020年9月2日,劉世林陪妻子去超市買米,把大米袋放在電瓶車踏板上,然后載著妻子一起回家。即將抵達小區時,他忽然覺得胸口像被人猛地拍了一掌,傳來一股發悶發堵的感覺,心臟也像踩了油門一樣快得不正常,在胸腔里撲騰亂跳,每一下心跳都重得像打雷。劉世林的手心還開始出汗,手把抖得厲害,害得整輛車晃了幾下。妻子見他臉色發白,連忙詢問他是不是舒服。
好在已經到了家樓下,妻子趕緊回家翻出速效救心丸,親眼看著丈夫服下,夫妻倆都不明白了心臟怎么突然不適起來,打算這周末就去醫院復查一下。然而還沒等到周末,周五早上,劉世林站在陽臺上晾衣服,剛用晾衣桿把衣服晾上去,胸口突然傳來一陣刀割般的撕裂樣疼痛,仿佛心臟在被硬生生絞碎,并且疼痛還順著心口向后背、左肩、下頜蔓延。
劉世林整個人僵住,晾衣桿沒握住,啪地一聲掉在地上,他下意識地想轉身回屋,卻發現腿像灌了鉛,一步都挪不動,胸腔里的疼就像電鉆在攪,呼吸一下子變成了負擔。費力好大的勁,他才咬牙走進了客廳,顫抖著手拿起放在桌上的救心丸,可卻手指發麻、粒粒掉落,哆嗦著舌下幾粒后,疼痛也沒緩解,反而變得更迅猛,像有把刀子在不斷剮著心臟。
劉世林拼命想喊人,卻一個字都吐不出來,最終眼前發黑,腿軟手抖的倒在了地上。等妻子買菜回來時,劉世林已經陷入了呼之不應的昏迷狀態,她當即大哭起來,手忙腳亂的撥打120電話。緊急入院后,急診科立即對劉世林進行初步生命體征評估:意識模糊,面色蒼白,心率達144次/分,呼吸頻率30次/分,血壓下降至78/52?mmHg,四肢濕冷,大汗淋漓,呈現典型心源性休克狀態。
急查心電圖顯示Ⅱ、Ⅲ、aVF導聯ST段明顯抬高達0.3?mV,V4–V6導聯T波低平伴倒置,提示急性下壁合并側壁心肌梗死。血液化驗顯示肌鈣蛋白I升高至7.42?ng/mL,CK-MB為196.1?U/L,D-二聚體達1.68?mg/L,超敏C反應蛋白升高,凝血功能輕度紊亂。
醫生快速啟動胸痛綠色通道,推入導管室行急診冠脈造影檢查,結果提示:左冠前降支狹窄程度也達到80%;右冠狀動脈中段完全閉塞,遠段無可見血流,TIMI血流為0級,合并大量紅白混合性血栓形成。病情危急,醫生決定實施血栓抽吸術及球囊預擴張來恢復血管通暢,家屬簽下同意書后,劉世林被推上了手術臺。
在抽出部分血栓后,醫生正準備使用球囊擴張術打開狹窄段。然而,正當操作進行時,劉世林的心電監護儀突然發出了尖銳警報,提示出現劇烈的心律紊亂,呈室顫波形,血壓瞬間掉到底,心跳幾乎停頓,整個手術室立刻緊張起來。
醫生立即在劉世林胸前貼上電極板,準備進行電擊除顫,一次、兩次……同時給他打入腎上腺素等搶救藥物,并插入臨時心臟起搏器維持最低心跳。手術床邊的護士也進行著高質量的胸外按壓,一刻也不敢停,手臂肌肉因為持續按壓已經發麻。
但即使如此,劉世林的心跳還是一次又一次停下,十幾輪心肺復蘇、電擊、電藥聯合搶救,醫生們幾乎用盡所有手段,仍無法挽回他的心跳。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搶救整整持續了64分鐘,劉世林仍無自主循環恢復,最終宣告臨床死亡。死亡原因為: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心肌大面積缺血壞死,誘發室顫,心源性休克。
急診病房外的家屬們早已泣不成聲,劉世林的妻子眼神空洞的癱坐在長椅上,整個人像塌了架似的,哆嗦著嘴唇。
主治醫生從搶救室出來后,妻子第一個沖了上去,死死的拽著醫生袖口,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聲音啞到幾乎破音:“怎么會這樣?我丈夫不是一直吃藥嗎,每天吃藥比鬧鐘還準時,連一粒藥都不敢漏!你們不是也說他血壓控制得挺好嗎?我們幾乎什么都聽你們,清淡飲食,還天天飯后散步,怎么可能會突發心梗呢?你們要給我們一個解釋!”
妻子的雙手死死抓著醫生的白大褂,像是要從他嘴里拽出一個答案。劉世林的兒子也臉色鐵青,咬著牙,眼圈通紅的:“我們花了幾萬塊錢買藥、查血脂、做心超、看門診……結果你現在告訴我人救不回來?那一直吃藥到底是為了什么?三個月前的復查時你們還說他恢復得好,那現在是什么情況!活生生的人,說走就走了,你告訴我哪一步不對了!”
醫生心里也不好受,他作為主治醫生比任何人都清楚劉世林是一個怎樣的患者。兩年來,他的血壓幾乎都穩定在125/78mmHg,低密度脂蛋白長期維持在1.5mmol/L上下,心電圖也從沒發現重大異常,沒有室壁瘤、瓣膜病、心肌肥厚等并發癥。就連CT血管評估也顯示動脈斑塊平穩、無高危特征。
劉世林用藥依從性也極高,阿司匹林、比索洛爾、氨氯地平從沒漏服過。他甚至把每天要吃藥都用分裝盒裝好,還會在手機上設提醒,生怕自己會忘記。可饒是如此小心,如此規范,他竟然還是沒能躲過心梗。
主治醫生沉默了良久,終于開口:“他確實是我們科里最規范的患者,血脂控制得好,體檢按時、生活規律,一點都不像會心梗的人。”可面對質問,這樣的解釋幾乎無異于推卸責任。
妻子反倒哭得更撕心裂肺了,崩潰地拍打著醫生的胳膊:“你們怎么能這樣說?我們是那么認真在配合治療,可你們現在卻說不知道原因!如果照做了還是這樣的結果,那你們開的藥還有意義嗎?”
“這怎么可能?”心內科主任得知情況后也趕來了急診,尤其是得知劉世林除了血壓沒其他基礎疾病,卻還是突發了心梗時,不由詢問家屬道:“他這段時間有沒有情緒大起大落,比如生氣、受刺激、吵架之類?”妻子想了一會,搖頭道:“沒有,他就是個老實巴交的人,不愛吵架,更不會發脾氣,而且最近兒子交女朋友了,他開心得不得了。”
主任越聽越困惑,又換了個方向細問:“那他晚上睡得好不好?有沒有長期失眠或打鼾?”兒子搶著答:“我爸平時睡得老香了,晚上九點半上床,早上六點起,跟鐘表一樣準,從來沒見他凌晨還醒著。”
主任繼續追問:“那他這幾天有沒有劇烈運動或勞累過?”不料家屬依舊否認,說劉世林早已經不擺攤了,每天幫朋友看看五金店,體力活很少。
主治醫生一時無言,只得更加細致地排查飲食情況,他從營養結構、烹飪方式甚至零食攝入頻率都問了個遍。卻發現劉世林飲食上也做到了極致,三餐規律,油用的是亞麻籽油,鹽嚴格控制不超兩克,飯菜自己用電子秤稱重,連早餐的花生醬都會看營養成分表。
妻子滿臉疲憊,哽咽道:“主任,我可以保證我家老劉確診高血壓后什么壞習慣都改變了,吃什么、做什么都是遵循醫囑來的,煙酒也早就戒了,夏天注意避暑、冬天穿衣保暖,不吃寒涼、也不喝濃茶,生怕心率飆上去,你知道他多謹慎嗎?就連柚子也不敢碰,說怕影響藥效。可怎么還是好端端的心梗呢?難道健康生活都是騙人的嗎?我們小心翼翼的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啊?”
主任沉默半晌,終于嘆息:“這種依從性,確實比我們要求的還標準。”他開始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所有該查的查了、該做的做了,可人卻還是猝然離世。這種心血管意外,更讓人倍感無力,也讓人感到后怕。
事出必有因,主任帶隊復查了劉世林歷年來的病歷資料、復查數據,甚至復查了心電圖原圖和血脂亞型指標,結果排除了所有常規誘因:沒有藥物問題,沒有依從性問題,載脂蛋白A、B完全達標,凝血功能無異常,心臟彩超提示射血分數正常、沒有生活惡習、甚至連家族史都干干凈凈,這一切都近乎完美。
“完全不是該猝死的人。”主任甚至懷疑是否有突發肺栓塞或主動脈夾層,結果尸檢也排除這些急癥。他越查越不安,越查越感到這背后一定有遺漏的線索。于是他將所有資料封檔整理,向院里請示后決定將此作為特殊案例提交全國心血管年會,希望從更高層面得到解釋。
最終在次年的心血管疾病高峰論壇上,這起病例被作為“高依從性患者猝死原因未明”專題匯報。主任提出三點質疑:一、是否存在傳統指標未覆蓋的微小血管病變;二、是否為極早期未檢測出的冠脈內膜不穩定;三、是否存在藥物-代謝通路以外的隱性干預因子。
臺下眾多專家聽得眉頭緊鎖,但沒有人能給出確定答案。直到一位年過七旬卻精神矍鑠的長者主動舉手,說了一句:“我想看看這個病例的全部資料。”而這個人,正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一——顧東風。
主任明顯怔愣了一下,一時間所有目光都聚焦過來,很多人開始私下討論,“顧院士竟然出聲了。”
從高血壓、冠心病到心力衰竭,沒有哪個方向顧東風未曾涉足。數十年來,顧東風院士主持了我國最大規模的心血管流行病學研究,推動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等慢病防控體系建設,在精準防控心血管事件、推動國人健康素養方面做出了里程碑式貢獻。他提出的中國心血管高危人群早篩管理模型如今已成為國家指南的重要基礎。
拿到劉世林的病歷,顧院士皺眉細讀數十分鐘,隨即問出了一個沒人注意的問題:“他吃比索洛爾是什么時間?飯前還是飯后?有沒有和咖啡、茶、果汁、牛奶等同服?有沒有喜歡的食物或營養品經常搭配著吃?”
主任聽完顧院士的問題后回應道:“我們與家屬了解過,比索洛爾一直是每天早上八點定時服用,嚴格按照說明吃藥,從沒漏過。我們也特別留意過是否與茶、咖啡、牛奶等飲品同服的問題,他平時只喝溫開水,不喝含咖啡因飲料,也不存在未告知的保健品或營養補劑。家屬還回憶說他這幾年飲食非常講究,為了心臟健康,動物內臟從不入口,也不用高鹽調味料。我們幾乎把所有可能影響藥效的飲食都排除了。”
“不是這樣的。”顧院士搖了搖頭,語氣平穩卻帶著鋒利,“你們還是只看到了表面,有沒有想過問題出現在的降壓藥物上——富馬酸比索洛爾。”這個句話如同驚雷炸響,而他下一個問題,更是所有人都未曾設想過的方面。
會后,主治醫生再次撥通家屬電話,這一次,他特別追問了藥物服用的細節。結果令人震驚。在妻子的回憶中,劉世林這幾年確實做到了嚴格按時按量服藥,但他卻有一個固定的習慣。妻子聲音有些哽咽:“這不是一件很小的事嗎?況且他之前一直這么做,什么問題都沒有,怎么會突然就……”
顧東風院士沉默了幾分鐘,長嘆一聲,搖頭說道:“問題就在這,堅持吃藥并不意味著安全無虞。劉世林的生活的確很規律,也很配合治療,可以說是做到了教科書般的依從性,但他在服用富馬酸比索洛爾期間,卻犯了三個非常容易被忽視的錯誤。這并不是孤例,近年來全國范圍內因同類原因突發心梗的病例越來越多,我們需要反思啊。”
顧東風繼續道:“臨床上很多人也和他一樣,認為比索洛爾是非常成熟、安全的藥物,只要定時服用定期監測就足夠了,卻不知道這類β受體阻滯劑對飲食和聯用藥物的敏感性極高。特別是這3個常見的家常藥,不僅會導致血藥濃度波動,影響降壓控心率的穩定性,還可能掩蓋心肌缺血的征兆,使心梗、腦梗在毫無預警的狀態下爆發。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對此毫無認知,這才讓本該可控的疾病一步步走向失控。”
第一個藥物是西地那非,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偉哥”。西地那非原本是為肺動脈高壓研發的藥物,后來因為其改善勃起功能障礙的效果而被廣泛使用。它的作用機制是抑制磷酸二酯酶-5(PDE5),從而增強血管平滑肌松弛,擴張血管、促進血流。然而正是這種強烈的血管擴張效應,與富馬酸比索洛爾這類β1受體阻滯劑存在交叉影響,容易在體內產生不可預測的協同作用。兩者合用時,可能導致突發性低血壓、心率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
尤其是很多中年男性,白天規律服用比索洛爾控制血壓和心率,夜間或應酬前悄悄服用西地那非,卻并未告知醫生,認為兩者互不干擾。但在藥物代謝的層面,二者都經由肝臟細胞色素P450系統處理,合用會顯著影響血藥濃度。西地那非本身就有輕度的抑制交感神經作用,進一步放大了比索洛爾的降壓效果,使血壓驟降風險大增。研究表明,兩類藥物合用后平均血壓下降幅度可達單藥的兩倍以上,部分患者甚至在服藥后一小時內出現意識模糊、暈厥、胸痛等癥狀,被誤以為是單純的“低血糖”或“休息不足”而未重視。
更嚴重的是,西地那非的血管擴張作用可掩蓋心肌供血不足的預警癥狀。服藥后雖然心跳變慢,但心肌仍可能在缺氧狀態下運轉,加上β阻滯劑本身會降低心絞痛的疼痛敏感性,使得心肌梗死的信號被蒙蔽,最終等發現時往往已錯失最佳搶救時機。對于像劉世林這樣每天服用比索洛爾控制心絞痛的患者而言,任何一次未披露的西地那非聯用,都可能成為壓垮心臟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二類隱藏風險藥物是含偽麻黃堿的感冒藥。這類成分常見于市售的復方感冒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偽麻美芬片、氯雷他定偽麻片等,廣泛用于緩解鼻塞、流涕等感冒癥狀。偽麻黃堿是一種擬交感神經藥物,可通過激動α腎上腺素受體收縮鼻黏膜血管,從而緩解充血癥狀。然而在系統內,其同樣可激活β受體,尤其在高劑量或慢性服用時,容易引發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冠脈收縮等反應。
這類效應正與比索洛爾的作用機制相反,前者興奮交感神經,后者抑制心臟β1受體,二者在體內形成拉鋸戰。不少患者誤以為比索洛爾能中和偽麻黃堿的不良反應,實際上卻忽視了這種“拮抗狀態”下心率和血壓的劇烈波動。表面看起來血壓控制尚可,實則血管內環境早已暗流涌動,心肌在忽高忽低的血流供應中逐漸耗竭,最終在某個極端瞬間觸發心肌梗死。
此外,偽麻黃堿的使用往往是臨時性的、間斷性的,這種不規律的藥物刺激更容易擾亂比索洛爾建立的穩態調節機制。尤其是在睡前服用含偽麻黃堿藥物后,由于交感神經激活延遲入睡,同時心率在夜間異常加快,極易誘發清晨時段的“心梗高峰”。這類風險常常被忽略,因為感冒藥屬于非處方藥,很多患者服用時不會主動報告,更不會意識到與慢病藥物存在潛在沖突。
第三個常被忽視的聯用風險藥,是含鈣劑或補鈣類產品,如碳酸鈣、乳酸鈣、鈣爾奇等。尤其是年中年女性患者,常因骨質疏松預防而每日服用補鈣制劑,但這類藥物若與比索洛爾同時服用,可能在胃腸道內發生螯合作用,影響藥物的吸收率,使比索洛爾的生物利用度下降。
更重要的是,鈣本身在體內參與心肌細胞興奮與收縮的調控,過量補鈣可導致血鈣升高,使心肌興奮性增強,與比索洛爾抑制心肌傳導的作用形成拮抗。某些情況下,患者明明規律服用比索洛爾,但心率仍偏快、血壓控制波動,根源就可能在于補鈣干擾了藥效。這一聯用風險極為隱蔽,臨床上很少被主動篩查。再者,含鈣制劑多以保健品形式出現,很多患者并未向醫生提及,更不會將其與心血管藥物的協同作用聯系在一起,實屬危險。
生活中的很多細節看似微不足道,卻可能決定藥物能否安全發揮作用。避免藥物聯用錯誤,第一步是建立藥物組合風險意識,定期向醫生報告服用的所有藥品與保健品信息。第二步是在服藥時間上錯開關鍵藥物與易干擾成分的間隔,如比索洛爾應避開含鈣制品至少兩個小時服用。第三步則是重視所有非處方藥的用法用量,尤其是感冒藥與保健品,不要擅自使用感冒靈+降壓藥、鈣片+心絞痛藥的組合,避免在身體尚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增加心血管負擔。
藥物并非孤立發揮作用,它與飲食、日常習慣、其他藥品的協同關系,才是真正決定治療效果與安全性的關鍵。劉世林的故事雖令人痛惜,卻也給所有患者敲響了警鐘:藥吃得再規范,如果聯用方式錯誤、生活習慣疏忽,該發生的意外依然可能毫無預警地發生。真正的高依從性,不僅是吃了多少藥,更是對每一個細節保持警惕。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將風險控制在可見范圍內。
參考資料: [1]馬小玉,王朝陽.富馬酸比索洛爾治療老年高血壓伴心功能不全效果及對心臟、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貴州醫藥,2024,48(02):231-232. [2]徐云.富馬酸比索洛爾不同聯用方案治療老年慢性心衰效果對比[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1,21(18):108-109.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1.18.052. [3]盧厚新,張明磊,郭石.富馬酸比索洛爾對穩定型心絞痛治療效果的臨床效果[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02):37-38.
(《46歲北京男子心梗走了,醫生嘆息:富馬酸比索洛爾可不是這么吃的》一文情節稍有潤色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均為網圖,人名均為化名,配合敘事;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