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 方都市報消息,記者從廣東佛山禪城城管了解到,7月23日,園林工人在亞洲藝術公園的小湖里投放了200條專吃蚊蟲幼崽的“魚寶寶”;7月24日,在亞藝公園再度投放4000條“滅蚊魚”,在中山公園同步投放1000條“滅蚊魚”,旨在降低蚊蟲繁殖率,通過生物防治方式有效降低蚊蟲孳生密度,從源頭切斷蚊媒傳染病的傳播鏈條。
據介紹,采用投放魚苗滅蚊的生態防控手段,既能減少化學藥劑使用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又能構建長效防控機制。
最新通報顯示,截至7月24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南海區、禪城區、三水區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超過4000例,均為輕癥病例。
佛山一區發“防蚊令”:
不配合防蚊或影響分紅
7月23日,廣東佛山市禪城區農業農村局印發《關于加強農村蚊媒傳染病孳生地防控工作的意見》,要求各鎮(街道)指導轄區各村通過完善村規民約等措施,于7月26日前抓好工作落實,并給出指導意見。
“拒不配合防控或房屋多次出現陽性積水的,可由村委會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并暫停其二次醫療報銷、老人金發放等福利;若造成嚴重后果的,由村集體暫停該村民(成員)分紅的發放,并進一步追究責任。”
其中,“陽性積水”指的是經檢測發現有蚊蟲幼蟲或成蟲的積水。
7月24日,禪城區石灣鎮街道石頭村以100%的表決通過率,于禪城全區率先將蚊媒傳染病孳生地防控工作要點納入村規民約;同日,張槎街道弼塘村召開全體村民代表及二房東蚊媒傳染病防控工作動員會,457人參加。7月25日,禪城區番村村、深村村、敦厚村等十余條村也相繼召開防疫機制表決大會,后續幾日將在全區各村推行。
“如果暫停分紅,就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了,只會是極個別人。”石灣鎮街道番村村黨委書記黎仲鈞透露,該村每股每年分紅約1萬-3萬元不等。
7月23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專家表示,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沒有人傳人跡象。有疫情的地方要迅速開展滅蚊行動,降低蚊蟲密度。
來源: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南方都市報、中國新聞網
監制:王巖 編輯:袁雅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