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里,結婚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情,更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所以,準親家第一次見面,到底有沒有禮數、有沒有分寸感,其實決定了未來親家的相處是否融洽,甚至影響兩口子的感情基礎。
有人說:“現在都講究自由戀愛,哪還講這么多?”錯了!
越是關鍵的家庭場合,越得講禮數,講規矩。第一面沒打好,后面麻煩不斷。
準親家第一次見面,主動帶上這三樣東西,是最起碼的教養與體面,別嫌麻煩!
01
帶點像樣的禮品,是起碼的尊重。
現實里,準親家第一次見面,如果兩手空空,哪怕人再能說,也免不了讓人覺得“太隨意了”。
不是說你必須大包小包送貴重的,而是你得有點表示。禮輕情意重,關鍵看心意。
比如一盒體面的茶葉、一點當地特色特產,或者對方平常喜歡的東西,這都能體現出你的用心。
我有個熟人,他兒子談對象,第一次去女方家,特意打聽了女方父母喜歡的口味,帶了上好茶和糖果,還附上了一張小卡片,說了幾句敬意。
雖不貴重,但女方父母很感動,覺得這家人細致、有禮、有分寸。
現實里,有分寸的親家,才能把孩子的婚姻照料好。第一面帶禮,是為尊重鋪路。
02
帶上一份“未來是親戚”的姿態。
很多人見親家,總是拘謹,搞得像談判似的,面上客氣,心里卻較勁。
這其實非常不明智。
第一次見面,不妨主動一點,態度擺出來:以后我們是一家人了,別客套,別疏遠。
你一句“以后就是親戚了,常來常往”,能拉近彼此關系十條街。
我認識一個阿姨,她女兒談對象,第一次去男方家,她親手做了一道菜帶過去,說:“自己做的,不成敬意。”
這一舉動,直接讓男方家人卸下了防備。
現實里,最怕準親家之間擺“面子架子”,冷場尷尬,孩子們在中間也難做人。
第一面就有“以后是一家人”的態度,后續來往才不會尷尬,孩子也能安心。
03
帶點“誠意話”,勝過一百句客套。
現實里,光是帶禮還不夠,嘴上那點“誠意話”也得準備。
不是套話,也不是商業吹捧,而是真心的表達。
比如:“孩子們能走到這一步,我們做父母的很高興,也希望今后常聯系。”或者,“孩子有不懂的地方,還請多包涵。”
說這話的時候,不是低人一等,而是講情商。
我聽過一個故事,一位父親見親家,酒桌上只說了一句話:“咱倆不是今天才認識,是從娃娃牽手那一刻開始。”
全場笑了,關系立馬親近了。
現實里,愿意放下身段講點實話的人,最容易贏得信任和尊重。
第一面能講幾句“入心”的話,往后的相處會順很多。
結語:
準親家第一次見面,不是什么普通社交場合,而是為兩個孩子的婚姻搭橋鋪路的關鍵時刻。
別嫌帶禮麻煩,別怕主動吃虧,也別舍不得說幾句“暖心話”。
因為這一次見面,可能就決定了未來幾十年的相處氛圍。
說到底,不是你帶什么,而是你想表達什么。
有禮數、有心意、有態度的人,才能讓家庭關系走得更長遠,孩子也能安心去經營自己的小日子。
你說對不對?
#曬圖筆記大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