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某的理解和球迷的理解根本就不在一個道上,不是球迷不愛中國足球,是對足球現在的狀況不滿,在現有的體制下,好的球員出國回來還是老樣子,青訓訓得再好,進了大染缸出來還是這樣,足球要改革了,原有的體制已經不適合中國足球了,重新開始才有希望。
幾十年前沒錢,中國隊與日本隊還能一較高下,幾十年后錢多,日本隊打國足好像是成年人打幼兒園大班那么輕松。
自從聽到新聞國足嫌棄300萬年薪少,這樣會沒人踢球,這樣的足協和國足還是解散的好,別的不說,只需要對標日本j聯賽那里才50w年薪,人家什么水平,我們什么水平?人家人均工資多少?我們多少?
中國男足國家隊沒有職業化以前是亞洲強隊,但是中國足球職業化以后迎來短暫的高峰,基礎還是職業化以前的那一批人,后面一直走下坡路,所以不破不立。
就現在這熊樣,還有必要存在?出去就是丟臉,你覺得誰還愿意讓他出去不停的丟臉?寧愿不存在,也不會想著讓他出去丟臉,真想看了,民間各種足球運動多火爆,無所謂是不是能排進世界前列了,比起丟臉,寧愿不存在。
將心系國足的球迷貶為“球盲”,實在荒謬!連普通球迷都能察覺國足問題,專業人士豈會不知?所謂分贊助羹的猜測雖無定論,但球迷抵制贊助倒逼改革,激勵國足找回血性,何錯之有?以“專業”之名指指點點,實在不該,這樣的人本身就不是關注足球,而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
記得帶領國足進入2002韓日世界杯的米盧教練曾經說過,態度決定一切,不管球迷是不是球盲,要求足協和國家隊態度端正沒毛病吧?
大方向都沒有錯,也不能錯,球迷情緒化又決定不了官方的決策,可見的退步,球迷發發牢騷,起不了多大的風浪,上升不到流氓的程度,是的話抓就好了,中國比英國對付流氓有辦法,虛榮、虛高,治理失敗就踏實承認,這才能拋開包袱再出發,不要因為經濟改革成功了,就一切安好,都走過彎路,失敗是成功之母。
關鍵是一直輸,球迷也扛不住了,中國球迷的愛心被國足一次次踐踏,已經傷不起了,輸球可以,但你得讓對手尊重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