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羅石芊 杜卓濱
7月25日晚,四川省樂至縣第十三屆“群英薈”燒烤美食文化周開幕,來自樂至、淄博、西昌等多地數百位“烤匠”現場炙熱“開烤”,數千名饕客尋味而至,共享跨越地域的美食盛宴。
樂至縣第十三屆“群英薈”燒烤美食文化周 杜卓濱攝
當天,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于丹也來到樂至,為樂至將詩詞文化、紅色基因與現代農業結合,打造“詩畫樂至”特色支招。在她看來,這里不只打造了有煙火氣的燒烤節,同時還有自己的詩畫。“這一團人間煙火氣應該是樂至的底氣,這也是樂至真正能夠給未來發展的一個承諾。”
一串烤肉,串起了人間江湖味,烤出了樂至煙火氣。從世界上最早發現的花椒,再到手中的一串燒烤、一場田園詩會,這片14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如何孕育出人間煙火的氣息?又是如何搭建起獨屬樂至的詩和遠方?
著名文化學者于丹來到樂至
從濛溪河開始
“烤”出數萬年的煙火氣
“好吃,便宜,肉很香。”
樂至縣第十三屆“群英薈”燒烤美食文化周開幕式現場,人頭攢動,座無虛席。來自資陽市安岳縣的陳女士帶著家人來吃燒烤,“樂至燒烤很有名,平時周末我們也專門過來吃。”
樂至燒烤 羅石芊攝
燒烤攤前,食客或三兩成群地站著,或松弛地靠在旁邊的凳子上,眼里緊緊盯住烤匠手中的大把五花肉。烤肉在烤架上飛快地旋轉、加料、再旋轉,只等肉香在炙熱的空氣中瞬間綻開,“烤匠”大喊一聲:“好了”,十數只手便伸了出來,將燒烤放入口中。
燒烤攤前座無虛席 羅石芊攝
“它不僅是炭火上滋滋作響的美味,更是咱樂至人骨子里的熱情,是‘煙火旅游勝地’最鮮活的注腳。”樂至縣燒烤協會會長胡繼華表示。
樂至烤肉,相傳源于三國時期,蜀漢大將張飛用烤肉犒賞三軍。時至今日,樂至烤肉已成為街頭巷尾的大眾美食,以其鮮、香、麻、辣、脆等特色贏得群眾的喜愛。隨著技藝的更新,樂至烤肉不斷發展壯大,逐步擴展到了重慶、成都、內江、遂寧、資陽等地,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飲食文化。
“烤匠”正在為食客烤肉串 羅石芊攝
一串烤肉,不止是三國時期群雄逐鹿的見證,更是流淌在樂至人身上的先古記憶。
202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將位于樂至縣的四川資陽濛溪河遺址“沖”到了世人面前,揭開了數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鮮活圖景。在這里,不僅能看到世界上最早發現的花椒,還能從發現的成型火塘中,看到燒過的動物骨骼遺存、植物等,而出土的劍齒象頜骨上,也有明顯的用火痕跡。火塘加上燒過的動物骨骼,不得不讓人聯想,或許幾萬年前的東亞古人類,已經懂得了如何制作美味的烤肉。
濛溪河遺址中系統性用火的遺跡 圖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炙烤的香味,如一把鑰匙,打開了獨屬樂至的人間煙火,讓這里不只成了“燒烤美食之都”,更有了新的延續。從宋代開始種植至今的蓮藕,讓樂至“天池藕粉”可與西湖藕粉、澄江藕粉相媲美;14.2萬畝桑園里,一杯清涼的桑葉茶背后,更是“中國桑都”用一根絲、一葉桑、一條蠶串起的“絲路經濟”。
樂至被稱為“中國桑都”
紅色文化、名人齊聚
找到煙火氣中的“詩與遠方”
吃完燒烤,一路驅車至“帥府糧倉”,成片的蓮花成了夏日中最涼爽的一幕景觀,賞花、垂釣、吃火鍋之余,還可以在此了解陳毅元帥的故事,感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樂至以“帥鄉”聞名,陳毅故里景區是其最為閃亮的文旅名片,這里也是成都近郊唯一偉人故里紅色旅游景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近現代名人故里及紅色旅游的首發站。
陳毅故里景區
7月18日,在“錦繡天府 安逸四川”之紅色旅游央地媒體聯動采訪啟動儀式上,陳毅故里景區,也被劃進六大紅色旅游新路線——“偉人故里”三日游線路中。
樂至,不僅坐擁陳毅故里、濛溪河舊石器遺址兩大文化地標,孕育了理學鼻祖陳摶、宋代名將寇準等典故,更走出了陳毅元帥、謝無量、葉鏞等時代驕子。悠久歷史,積淀了多彩的文化、滋養了淳樸的民風,讓這里,在煙火氣中找到了“詩和遠方”。
濛溪河遺址
持續多年的樂至田園詩會,則成為詩詞愛好者們“以詩會友”的一大盛宴。為持續擦亮“中國田園詩歌之鄉”品牌,7月28日,樂至將舉行第七屆田園詩會,主題為“煙火里的詩意樂至”。詩會期間,除了為第四屆中國(樂至)田園詩歌大賽獲獎者頒獎,主辦方還將圍繞樂至籍文化名人謝無量開展系列活動。同時,本屆詩會恰巧遇上樂至縣第十三屆燒烤美食文化周,“詩意”與“煙火”的碰撞,將為公眾奉上一場不一樣的文化盛宴。
推動多元業態齊頭并進
構建起文旅融合發展的“樂至模式”
濛溪河遺址群入選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川劇委培生“出道”,樂至川劇有人又“有戲”;樂至蜀繡走出國門惹人驚嘆......除了人文底蘊濃厚,樂至更是風光無限好。
樂至川劇
這里境內植被蔥郁、空氣清新、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43.8%,年均氣溫16.7℃,空氣優良天數達90%以上,是全國綠化模范縣和省級生態園林縣城,被譽為成都近郊“后花園”。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的決定》。全會指出,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彰顯巴蜀魅力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子。
樂至,則是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資同城化發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等重大機遇,立足“陳毅故里”“中國桑都”等特色資源,積極推動文旅多元業態齊頭并進、深度融合,構建起文旅融合發展的“樂至模式”。
樂至縣城
當前,樂至以“陳毅故里、綠色樂至”為軸心,構建“紅色引領、三旅融合”發展新格局。全域2145處文旅資源星羅棋布,6個國家A級旅游景區中,陳毅故里作為4A級景區年接待量突破200萬人次。
在保護31處文保單位的同時,樂至積極打造“文旅+”發展模式,21個鄉村休閑旅游區串聯起4個國省級產業示范園,5個地理標志產品催生特色產業鏈,35項非遺技藝煥發新生。通過持續舉辦燒烤美食文化旅游節、田園詩會等品牌活動,樂至成功塑造“中國田園詩歌之鄉”“成渝特色賽事之城”“燒烤美食之都”三張名片。
在全力打造“錦繡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的征程中,樂至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具有樂至特色的“川字號”文旅名品,推動文旅產業成為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