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AI前瞻(公眾號:zhidxcomAI)
作者 江宇
編輯 漠影
智東西AI前瞻7月26日報道,近日,AI設計Agent Lovart正式版全球上線,核心功能ChatCanvas同步開放。
這款由中國團隊打造的產品,由Liblib在海外獨立運營。其創始人陳冕曾任字節跳動剪映全球商業化負責人,此次帶隊推出Lovart,定位為“世界首個設計Agent”,旨在通過對話生成、畫布批注、樣式變體、3D建模等能力,將AI深度嵌入設計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作為此前引發80萬人排隊求碼的熱門產品,Lovart此次正式開放注冊,并釋放出更明確的信號:AI設計Agent正從“生成助手”邁向“創作伙伴”。
在社區中也不乏認可聲音,有網友評價,ChatCanvas是擴展了創作可能性的一次產品發布。
▲圖源:X平臺
一、不止是能對話的AI,更是“共創型智能畫布”
在體驗展開之前,先快速梳理一下Lovart正式版的功能全貌。
Lovart整體定位為“你的新設計伙伴”,不僅能理解用戶的設計意圖,還能完成從創意構思到交付3D資產的全過程,生成形式覆蓋圖像、視頻與3D模型。
本次核心更新是“ChatCanvas”智能畫布。用戶可在畫布任意區域圈選并輸入“Comment”,用于表達修改意見或設計需求,系統會自動識別目標對象、理解具體意圖,并支持批量執行調整操作。這一處理機制支持一次性對二十個區域提出修改意見,系統能夠統一理解、統一更新,極大降低設計溝通成本。
為了確保用戶始終能清楚AI的設計邏輯,Lovart會在每一步關鍵決策前主動與用戶溝通確認,不僅是“做出來”,更是“說清楚為什么這樣做”。整個使用過程信息鏈條清晰,用戶不會被“黑箱操作”蒙蔽,而是像在和一位有邏輯的設計師協作。
Lovart整合了目前主流的SOTA模型:在圖像生成方面,調用了OpenAI的GPT-Image-1、Recraft V3與Flux;視頻生成接入了Veo 3、Kling和Runway Gen-4;3D模型生成則集成了Tripo等方案,用戶可選Auto模式,無需關心模型選擇,系統會自動按任務匹配最合適的模型。
不僅如此,Lovart還支持“多線程任務并行”的Chat Frame機制,用戶在一個項目中可自由切換多個創意分支,不同任務互不干擾,始終保持上下文獨立、邏輯清晰。
整套系統不僅僅是“聽指令”,更會主動給出建議。比如用戶輸入一個模糊的修改意圖時,它會自動提供結構化的提示詞推薦,并通過Tab鍵補全,引導用戶高效表達想法。
正如Lovart初始成員、核心工程師Takumi在官方視頻中所描述的那樣:“Just like working with the real designer you point at images to visualize feedback.(就像與真正的設計師合作那樣一樣,您可以通過查看圖像來直觀感受反饋。)” ChatCanvas讓用戶可以像和真實設計師一樣,對畫面進行操作,給意見、看修改、再細化,整個交互過程簡潔而直觀。
▲Takumi (Lovart初始成員、核心工程師)
就像之前報道AI產品一樣,智東西AI前瞻也必須第一時間體驗一番。
二、從一句Prompt開始,潮玩IP雛形上線
注冊完成后,系統贈送了300積分,用于后續與AI交互。智東西拋出的第一個Prompt是:“設計一組潮玩,可以參考流體熊、玲娜貝兒、哪吒和LABUBU等IP的突出元素,風格為像素風?!?/p>
系統先花了一小段時間收集素材,自動檢索這些IP的代表性圖像,并展示在界面中供用戶挑選喜歡的風格,以供參考。
選定圖像后,系統開始逐張解析其風格特征,包括造型結構、配色邏輯與角色氣質,并查找圖片將輸入的“像素風”進行具體學習。
隨后進入正題,Lovart給出一套詳盡的設計規劃。方案包括創意定位、角色設定、視覺語言、配件玩法、包裝策略乃至營銷思路等內容,甚至起好了名字——“嘴霸機械兔”。
此外,Lovart還附上了一份適用于3D像素建模工具(如Blender與MagicVoxel)的Prompt參考,以及開發時間線與成本預估。從內容密度來看,這已經不只是“設計初稿”,而更像是“開箱即用”的產品方案書。
三、調整配色,體驗“指哪打哪”的智能回應
收到初步設計稿后,Lovart主動詢問用戶是否需要進一步定制,比如是否希望提供角色三視圖、設計姿態與表情,或生成多個配色方案。
選擇“換配色”后,它立刻生成四組差異明顯的變體。
如果用戶對其中一組顏色不滿意,可直接在畫布上圈選中目標。智東西則選定了一幅設計并評論:“這個配色太丑”。
ChatCanvas就展現出高度協同力:系統識別出具體區域后,按下Tab還可直接調用預設優化表達;修改前,它還會多次次確認理解是否準確,引導用戶給出清晰且明確的指令;確認無誤后,用戶點擊“Run All”,批量執行全部修改指令,一次性更新圖像。
新版本顏色更加柔和清新,生成速度和準確度都在可接受范圍內,關鍵是改動過程完全無需跳出畫布,無需重新指令,真正實現了“所見即所得”。
四、生成3D模型,再加點營銷靈感
繼續推進,下一步智東西請求Lovart為角色生成3D像素模型。
系統則自動創建了基礎形態的展示圖,同時還給出了一套產品化建議:8+1款盲盒結構(基礎款+隱藏款)、12處可動關節設計、AR互動(掃碼后可替換不同皮膚濾鏡)等。
這些建議貼合了當下潮玩行業的常見打法,也是基于角色特征綜合生成的方案。
為了讓IP順利“出道”,智東西又輸入了“為角色生成時裝雜志封面”的指令,Lovart立刻生成了四種不同風格的擬真封面圖。
當智東西再次輸出“創建宣傳視頻”的指令時,系統又生成一段動態短片作為營銷物料補充。
整個過程中,無需手動切換場景或重新描述上下文,AI始終保持“記得住之前你說過什么”,體驗很像和一位風格穩定、邏輯清晰的設計師共事。
至此,距離注冊不到30分鐘,智東西已經完成了從IP創意到3D展示再到營銷物料的完整路徑,而當初贈送的300積分也剛好耗盡。
在正式體驗之外,也有不少用戶已在社區中玩出了新的花樣。比如,有人用Lovart設計了一組品牌廣告視頻:特斯拉的汽車從散開的包裝盒中“開箱而出”。
還有網友嘗試通過Lovart生成了一組塔羅牌,每張牌面釋義都與畫面對應。
結語:不只是會設計,而是會共創
此次Lovart正式版的體驗帶來一個明確感受:它不僅是一個“能生成”的AI系統,更像是一位具備設計Know-How的智能協作者。
尤其是ChatCanvas所代表的交互形式的轉變——從“一步一指令”轉向“持續上下文”,讓設計不再是任務堆疊,而變成一場結構清晰、有記憶的創意對話。
它沒有取代創意,而是放大創意。這可能也是Lovart從排隊神器走向設計Agent“頂流”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