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海外預賽火熱推進中,各國大學生以中文為媒,在演講、才藝與文化對話中綻放語言魅力,傳遞文化理解,共筑跨越國界的友誼之橋、志趣之橋!
5月10日,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德國賽區決賽在慕尼黑舉行。本屆德國賽區決賽設有主題演講、中華文化知識問答與才藝展示三個環節,全面考察選手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化理解力和藝術表現力。
在才藝展示環節,參賽者帶來了歌曲演唱、太極拳、鋼琴獨奏、配音表演、書畫創作等豐富多彩的節目,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尤其是中文原創歌曲《東方西方》與古箏演奏配詩朗誦《笑傲江湖》,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巧妙融合,充分展示了中德青年間的文化共鳴與創新表達。
經過激烈的角逐,來自海德堡大學的學生柯夏安奪冠。比賽現場,她以清澈嗓音演繹中文歌曲 《不為誰而作的歌》,引發了陣陣掌聲。
柯夏安表示:“未來希望從事翻譯工作,幫助更多人認識、了解中國,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中德友誼作出貢獻。”
柯夏安演唱《不為誰而作的歌》(截自央視新聞)
多元才藝詮釋“天下一家”
5月30-31日,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法國賽區決賽在巴黎歐洲時報文化中心隆重舉行。來自法國十多所高校的優秀大學生匯聚一堂,展現多樣才藝與語言實力。
巴黎西岱大學孔子學院的馬愛樂以標準的中文發音和幽默的表達風格,分享了自己2023年在武漢大學交換學習中文的經歷。這段經歷讓他對中國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成為他徹底愛上中國的重要原因。為了在才藝環節完美呈現快板表演,他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備賽階段,我和指導老師一起逐字糾正發音,字斟句酌地改進快板說詞。為了集中注意力,我甚至戴上耳塞隔絕雜音,每天堅持5個小時的練習,一邊打快板一邊背誦說詞。”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馬愛樂以輕松自如的臨場表現如愿奪得冠軍。
馬愛樂表演快板
拉羅謝爾孔子學院的李卓凡在演講中分享了自己學習中文的初心——源于軍人父親的教誨:語言是理解的橋梁,而理解是和平的基石。懷著這樣的信念,他開啟了中文學習之旅。
演講中,李卓凡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要人們愿意敞開心扉、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同的文化就能在交流中找到共鳴。如果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從一個‘小家’出發,帶著尊重與包容走向世界,那么我們終將迎來一個充滿溫情的‘大家’——一個真正的‘天下一家’。”
巴黎西岱大學的尼古拉則展現了獨出心裁的創意。他將中國古詩詞《青玉案·元夕》改編成搖滾風貝斯彈唱,贏得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尼古拉表示:“‘漢語橋’不僅是語言之橋,還是友誼之橋、和平之橋。”
尼古拉和助陣搭檔演唱古詩詞
選手們用流利的中文表達和對主題的深刻理解贏得評委高度評價;精彩紛呈的舞蹈、書法及器樂演奏等才藝表演更豐富了比賽的文化內涵。
“感受中文帶來的無限可能”
6月5日,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英大區賽總決賽在倫敦舉行。來自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的賽恩憑借標準流利的中文演講《我的中文之旅:治愈文明孤獨的處方》及精彩中文脫口秀《是誰讓i人做脫口秀》征服評委,摘得桂冠。
“這只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將繼續在中文學習的道路上探索,感受這門語言帶來的無限可能,”賽恩在賽后表示:“因為我是學藥學的,我對中醫和中藥特別感興趣。比如在英國有些病情用西藥沒辦法醫治,用中藥才能治愈這些病。”
賽恩發表演講《我的中文之旅:治愈文明孤獨的處方》來源新華社
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海外預賽精彩紛呈。這場全球性的中文盛會,正以其獨特的魅力,讓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青年手拉手,讓不同文明的故事心連心。
編輯 | 翁翔
主編| 鄭燕
監制|莊序芃
東南衛視
東南衛視是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旗下兩大上星頻道之一,是福建省唯一省級綜合上星頻道。秉承“海洋時代,中華情懷”,東南衛視始終堅持地方媒體、國家擔當:深耕臺海精品內容創作,致力中華優秀文化交流傳播;打造美食、旅游、女性等垂類頭部精品IP。
4篇原創內容
讀完點個【在看】
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 · 目錄
上一篇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暨夏令營新聞發布會在福州舉行
閱讀1061
留言
寫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