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家人們看過來!這顆無核黃皮來自90多年的母樹所在的郁南核心產區,咬下去全是陽光的味道。”7月25日,在廣東省云浮市首屆青年視頻直播帶貨暨跨境電商帶貨出海大賽決賽現場,肇慶學院突擊隊的學生主播拿著新鮮采摘回來黃皮開講。這場聚焦郁南黃皮的直播對決中,高校突擊隊成了絕對主角。
肇慶學院突擊隊的學生正在直播帶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攝
盛夏七月,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嶺南珍果”郁南無核黃皮正迎來一場青春與產業的碰撞。這個暑假,廣東省內外40多支高校突擊隊齊聚云浮郁南,以“直播助銷+ 法律護航+科技賦能+產業實踐+文創開發”的五維模式深耕黃皮產業,讓郁南無核黃皮的香甜跨越山海,直抵萬千消費者心間。
云浮羅定職業技術學院的隊員帶著網友“云參觀”黃皮深加工車間,鏡頭里金黃的果肉變成琥珀色的蜜餞,引得彈幕刷屏“想買”;還有外語專業學子切換雙語模式,向海外觀眾介紹“中國無核黃皮之鄉”的風土人情,為跨境帶貨預熱。
廣東工業大學“智翼興農”突擊隊操控無人機巡檢果園。受訪者供圖
在決賽指定的2小時直播時段內,肇慶學院大學生突擊隊成交金額逾5200元,直播間曝光人數達5.6萬。而在同期舉辦的2025“土特產”推介活動專場中,高校直播團隊聯合發力,1小時內曝光量突破40萬次,銷售額超2.1萬元,讓大賽現場的“青春帶貨力”延伸成覆蓋全網的銷售熱潮。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高校突擊隊推出“共青團形象IP+黃皮文創”的組合,設計以無核黃皮為原型的“郁皮寶寶”卡通形象,開發T恤、帽子、包包、公仔、果茶包裝、絲巾甚至雪糕等多款周邊產品。
這些融合嶺南特色與青春元素的文創,不僅讓黃皮多了“文化味”,更通過“農產品+潮玩”模式吸引年輕消費群體,帶動衍生品銷售額占比提升至30%。正如隊員小陳所說:“我們想讓黃皮不只是水果,更成為郁南的‘青春名片’。”
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突擊隊服務當地果農。受訪者供圖
“以前簽收購合同總怕吃虧,現在大學生逐字逐句幫我們審條款,連‘天災導致減產如何免責’都寫得明明白白。”果農王伯拿著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突擊隊修改的合同,語氣里滿是安心。
這支法學專業突擊隊把“普法課堂”搬進果園,為農戶、企業提供免費合同審查服務,重點核查收購價格浮動機制、知識產權保護、違約責任劃分等關鍵條款,已修改完善合同30余份。同時,他們通過“擺攤宣講”等形式開展普法活動12場,覆蓋200余名農戶,讓“按規矩辦事、用法律維權”的意識扎根田間。
“100畝果園,無人機10分鐘就能巡檢完,病蟲害、果實大小全知道,比人工巡查效率高10倍。”云浮市郁南縣寶珠鎮果農李大叔指著手機上的監測數據,對廣東工業大學“智翼興農”突擊隊的技術贊不絕口。
突擊隊帶來的“無人機自動巡檢+AI圖像識別”系統,構建起黃皮全生長周期智慧監測網。通過捕捉花穗密度、果實直徑、葉片狀態等數據,系統能精準預判生長趨勢,提前預警病蟲害,不僅讓農藥使用量減少30%,還使產量提升15%。
突擊隊員在當地黃皮加工龍頭企業的生產車間參觀。受訪者供圖
在當地黃皮加工龍頭企業的生產車間,多所高校突擊隊的學生們正圍著黃皮月餅生產線出主意:“包裝可以印上百年黃皮樹插畫,突出‘非遺工藝’賣點!”暑假期間,突擊隊隊員深入黃皮產業園區,走訪生產車間,調研果汁、蜜餞、果酒等產品的生產流程。
結合專業知識,他們提出“包裝年輕化設計”“電商渠道分層運營”等建議20余條。加工企業采納“國潮風包裝”建議后,黃皮蜜餞銷量環比增長20%。這種“產學研”對接,正推動郁南黃皮從“初級農產品”向“高附加值商品”跨越。
這個夏天,郁南黃皮的香甜里,藏著青春與鄉村的雙向奔赴,更寫滿了“百千萬工程”在青春助力下的無限可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