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全球政壇哪家最熱鬧?美國敢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特朗普這個特不靠譜的老頭,自從再次上任之后,把全球搞得一團糟。這幾天其他國家攪不動了,他又開始在自己國內搗亂,開始找前總統奧巴馬的事情。
如今,前總統奧巴馬和現任總統特朗普的 “互撕”,已經從 “唇槍舌戰” 升級到 “扔核彈”了。
特朗普直接給奧巴馬扣上 “叛國” 帽子,奧巴馬反手就是一記 “回旋鏢”,連特朗普的幕僚都忍不住曝出尷尬內幕。
這次特朗普干的事情讓大家看了場熱鬧,他簡直把白宮變成了戲臺子,比上演的戲劇比百老匯的狗血劇還抓馬。
他們之間的這件事情究竟是如何演變到今天這步田地的呢?
事情還要從7月21日說起,在這一天特朗普在個人社交媒體上扔出了“重磅炸彈”。他指控前總統奧巴馬親手炮制了2016年的 “俄羅斯騙局”。
并且,這次連前國務卿希拉里、前總統拜登都被拖下水。
他聲稱手握上百件解密文件,鐵證如山,直呼這是 “世紀大罪”,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 “重大威脅”。
這樣的消息一出,那可影響不小啊,引起了全球的高度關注。
更出乎人意料的是,為了讓這場指控更具沖擊力,特朗普團隊用上了 AI 這把 “輿論利器”。
他們制作了一段AI合成視頻:畫面中奧巴馬被FBI特工戴上手銬帶走,最后定格在他身著囚服抓著監獄鐵欄桿的場景。
該視頻配文還引用了奧巴馬當年“沒人能凌駕于法律之上”的話。
不得不說,特朗普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挺會趕潮流的,懂得“與時俱進”,搞個AI,現在這個視頻在網上傳瘋了。
他的這一招堪稱把政治攻擊玩成了“真人秀”,網友戲稱“打蛇打七寸,他偏往棉花上打”。
這場大戲還有情報高官跳出來“搭戲”,稱這是“顛覆合法總統的叛國陰謀”。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些所謂的“證據”更像精心剪輯的“政治劇本”。
要知道,當年美國情報界明明共識“俄羅斯未改變大選計票結果”,到了奧巴馬政府報告里卻成了“普京下令干預,幫助特朗普”。
可見這前后矛盾的表述,就像 “關公戰秦瓊”,根本對不上茬。
大家都在期待奧巴馬該怎么迎接這場對手戲?
沒想到面對這場“核彈級”指控,奧巴馬沉默了幾天,直到7月22日才通過辦公室扔出一份聲明。
他直指特朗普的指控是“拙劣的轉移視線”,這一句話就把對方的動機釘在了墻上。
更狠的是,奧巴馬反手拋出了 “回旋鏢”,把“俄羅斯影響大選”的調查舊賬翻出來,點名現任國務卿魯比奧當年也深度參與了。
這一下可把魯比奧搞得不知如何是好了,大概他自己也沒想到會卷入這二位總統爭斗的風波中去吧。
要說這件事確實也是和他有關系的。
魯比奧以前是特朗普的鐵桿心腹,他當年作為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還親手給 “俄羅斯干預大選” 蓋了章。
如今特朗普翻臉不認賬,魯比奧就變成了“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了。
奧巴馬的反擊看似輕描淡寫,實則精準打擊。
他很清楚特朗普這出 “叛國” 大戲,不過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么,特朗普為什么會突然像瘋狗一樣咬住了前總統奧巴馬呢?
其實,這答案藏在另一個名字里——“愛潑斯坦”里。
而這“愛潑斯坦”又是何人呢?
他是全美聞名的富豪皮條客,大家更關注的一點是,知道他手上的 “客戶名單” 牽扯了一眾政商權貴。
要說這人和特朗普有啥關系?那關系可大了去了!
特朗普與他的關系非同小可,他甚至曾是特朗普婚禮上的座上賓。最關鍵的一點是,大家猜測特朗普的名字也在那份大家萬分好奇的名單上。
這其中還有一件事情就是,特朗普競選時拍著胸脯承諾“上臺就公布愛潑斯坦名單”,結果上任 100 多天了,名單連影子都沒見著。
當記者追問時,他反倒一口咬定“是民主黨的陰謀”,這操作讓不少 MAGA 支持者寒了心。
特朗普的昔日好友馬斯克也曾公開喊話:“公布名單才是頭等大事。”
可以說全球上下都好奇這名單上究竟有哪些達官顯貴,到底有沒有特朗普本人?
據說在7月23日,有媒體曝出司法部5月就告知特朗普,他的名字出現在愛潑斯坦案法庭文件中。
對于特朗普來說,這個消息如同一顆 “定時炸彈” ,讓他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在與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會面時,有記者追問愛潑斯坦案,他居然無視這個話題,突然提高音量一直扯“奧巴馬叛國”的事情。
當時他那轉移話題的生硬勁兒,連旁觀的記者都忍不住皺眉,也讓大家感到好笑。
可誰知,就在特朗普忙著 “對外開火” 時,他的貼心幕僚“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不小心泄了底。
在7月下旬的采訪中,盧特尼克曝出了一個尷尬內幕:特朗普幾乎每晚凌晨一點都會給他打電話,開一個“午夜熱線”。
一會兒聊政治,一會兒吐槽對手,末了還得讓他點評自己白天的表現,活像 “小學生求表揚”。
沒想到這些無意的話讓特朗普在外營造的人設“崩塌了”,大家才知道原來他也是非常在意公眾形象。
可能他一直把政治當成“真人秀舞臺”,每句話、每個動作都在“復盤表演效果”。
難怪他會用 AI 制作奧巴馬被捕視頻,在他眼里,輿論場或許就是一個“戲臺子”,誰能搶戲誰就贏。
可 “戲法變多了,總會露破綻”。
特朗普一邊喊著 “沒人能凌駕于法律之上”,一邊卻被曝給施壓FBI,讓刪掉愛潑斯坦案中提及自己的內容。這種雙重標準,成了民主黨攻擊他的 “把柄”。
不過這次特朗普喊得震天響的“叛國” 指控,真能掀起 “內戰” 嗎?
恐怕又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兩黨制國家,奧巴馬背后牽動的是整個民主黨根基。
若給前總統扣上“叛國”帽子,無異于動搖美國政府的信譽根基,這可是連共和黨建制派都不敢碰的“紅線”。
更關鍵的是,特朗普所謂的“鐵證”至今沒被美國情報界公認。
正如專家分析:沒有實錘的指控,再大聲也只是“空架子”。
這場橫跨兩屆政府的對決,說到底是“權力的游戲”,雖然這次“內戰”喊得很兇,但實則是兩黨在“掰手腕”。
如今的美國政壇像個“菜市場”,吵吵嚷嚷,亂作一鍋粥。
特朗普制作的AI視頻還在流傳,奧巴馬的聲明成了社交媒體熱帖,魯比奧在中間左右為難,愛潑斯坦名單的疑云揮之不去。
估計普通美國民眾對這早看膩了,他們需要的是政府為他們解決民生難題,到頭來卻只看到政客們 “為了權力互相扯頭發”。
回望歷史,政客內斗從來不是新鮮事。
當年尼克松的“水門事件”,民主黨追著共和黨咬了幾年,最終把總統逼辭職;英國撒切爾夫人在黨內被自己人 “捅刀子”,鐵娘子也落得個黯然下臺的結局。
但像美國這樣,現任總統指名道姓說前總統“叛國”,還用上AI惡搞對方入獄畫面的,真是“蝎子拉屎——獨一份”。
這場大戲還會演多久?沒人說得準。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特朗普的 “叛國” 指控多激烈,奧巴馬的反擊多犀利,最終或許還是一場沒有結局的戲。
畢竟,誰都不敢真的讓美國政壇“塌了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