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的文革期間,軍用品風靡社會。人們都以有軍用品為榮,軍裝、軍帽、軍鞋、軍挎、軍腰帶等等成了時髦穿戴和配置。那個年代,全國學習解放軍,解放軍的裝備也成了大家追趕的目標。
部隊軍用品無非來自軍人,只有軍人才發放和配備各種軍用品,老百姓與軍用品是無緣的。此外,除了軍人本身,軍人家庭的成員,也能夠享用軍用品。像部隊大院里的軍二代,就能穿戴著父輩或軍人兄長的軍裝軍帽什么的。雖然軍二代們穿戴的都是舊的軍裝軍帽,但在地方老百姓眼里,只要是穿軍裝、戴軍帽、背軍挎什么的,都是非常神氣和驕傲的。
地方上有一些小青年混混,也喜歡部隊的軍用品,但家里沒有軍人,無法得到這些東西。于是,他們就會去偷或去搶。想偷軍用品,就要到部隊大院或營房,一旦被抓住,就會被判刑或勞教。想搶軍用品,比較容易的是軍帽和軍挎。
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社會上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搶軍人或大院孩子的軍帽和軍挎成風:部隊孩子戴的軍帽,甭管是五五式的黃軍帽還是六五式的綠軍帽,走在大街上,經常會被一些社會小混混搶走。你想啊,帽子戴在頭上,被人從身后一把摘走,然后一溜煙飛快地跑了。被搶著者還沒有反應過來,搶者就不見了。
背軍挎的也是,只要看到大院孩子上學單肩背著軍挎,小混混就會瞅準機會,在光天化日的大街上,扯下你的軍挎就跑,你根本追不上,只有干瞪眼。
這些社會小混混,不但搶大院孩子的軍帽軍挎,有時還會搶外出上街女兵的軍帽。一些女兵上街時,一不留神 就會被社會小青年把軍帽摘走。那時候,女兵都是戴六五式解放帽,男女通用。女兵外出軍挎要求左肩右斜,社會小青年想搶也不好下手。
一段時間,軍帽軍挎被搶成為“風氣”。當時民警也不太管事兒,加上軍帽軍挎被搶,也不是什么大案,警察懶得立案。被搶者也就自認倒霉。
后來,部隊大院孩子們外出都不戴軍帽了,背軍挎上學也學乖了,左肩右斜,不敢單肩挎了。女兵外出上街必須軍容風紀整齊,軍帽還是要戴的。于是,她們就采取一些保護措施,在軍帽帽墻上縫了一根松緊帶,扣在下巴上,搶軍帽就不會太容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