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寧晉縣的東南部有一片廣袤無垠的大水洼,名為寧晉泊。水洼之畔,靜靜地坐落著一個小村莊。村東頭有一間破敗不堪的屋子,屋內住著水生和他的老娘。這母子倆家境貧寒,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只能依靠打蘆葦、織席勉強維持生計。
水生年滿十七歲時,已然出落成一個精明強干、朝氣蓬勃的小伙子。這一年,水生與娘商量后,打算到一艘商船上幫工。老娘也期望兒子能到外面的世界闖蕩闖蕩,增長些見識。商船的船主見水生儀表堂堂,又聽聞他勤奮刻苦、老實穩重,便欣然答應了他上船的請求。
水生拜別老娘后,登上商船,揚帆啟航。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第二天,寧晉泊上突然狂風大作。狂風呼嘯著,仿佛要將世間萬物都吞噬一般,掀起的浪頭像一座房屋那般高聳,浪花如子彈般飛濺,打得人眼睛都無法睜開。水手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狂風,毫無應對之策,只能任由命運擺布,隨著風浪四處漂流。這場狂風整整肆虐了七天七夜。
到了第七天傍晚時分,大船被風浪無情地吹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邊。船工們無奈之下,只好拋下錨鏈,暫時停船,并在船上度過了一宿。
次日清晨,太陽緩緩升起,驅散了黑夜的陰霾。眾人辨明方向后,便齊心協力準備開船。但詭異的是,大船仿佛在海底生了根,任憑大家如何使勁搖櫓,都紋絲不動。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水手憂心忡忡地說道:“聽老輩人講,大陸澤中有個神秘的死島,只要船到了那里,就別想再搖出去。只有等到狂風再度降臨,不用搖櫓,也不用撐篙,船才會自己漂走。說不定咱們現在就是漂到死島這兒了。”眾人聽后,面面相覷,無不驚恐萬分。
這座荒島著實怪異,目之所及,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巖石,不見半棵樹木的蹤影,甚至連一根小草也難覓其蹤。在島的北邊,靠近水泊的地方,突兀地聳立著一個高大的山包,看上去足足有七八丈高。
年輕人總是充滿好奇心,水生心里十分想到島上探尋一番。他把想法告訴眾人,大家紛紛勸他不要冒險:萬一上了島,狂風恰好又刮起來,那可就麻煩大了。但水生卻滿不在乎地說:“哪能有這么巧的事! 我就到島上轉一圈,很快就回來。” 說完,他不顧眾人的勸阻,毅然踏上了岸。
可誰能想到,他剛一離開船,狂風便呼嘯而至。只見那艘大船如離弦之箭般,迅速地向遠方漂去,轉瞬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水生一下子愣住了,望著眼前茫茫無邊的大水,他心急如焚,又哭又喊,然而這又有什么用呢?折騰了大半天,他既疲憊又口渴難耐,實在沒辦法,只好喝了幾口泊里的水,然后在一塊巖石下坐下來,打算先歇息一會兒再說。不料,頭剛一挨著巖石,水生便沉沉地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水生從睡夢中蘇醒過來。他睜眼一看,頓時驚得目瞪口呆:原本寸草不生的荒島,此時竟長滿了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花草。這些奇花異草爭奇斗艷,散發出陣陣馥郁的香氣。不遠處的山坡上,有一個小小的山洞,他心中一陣驚喜,連忙起身朝洞口走去。
來到洞口,水生小心翼翼地把頭探進去張望。只見洞內擺放著石桌、石凳和石碗,洞壁旁還有一個石灶,灶上的鍋里正冒著騰騰熱氣,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誘人香味。水生的肚子此時已經餓到了極點,他左右看了看,發現洞內沒有人,便壯著膽子揭開鍋蓋,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稀飯,又抓起一個饅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夜幕漸漸降臨,石桌上的小油燈散發著豆綠色的微光。借著這微弱的燈光,水生看到洞壁邊有一張石床,床上鋪著柔軟的被褥,還掛著精致的帳子。他心想:“管他呢,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先睡一覺再說吧。” 于是,水生脫下鞋襪,放下帳子,躺倒在床上,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一陣“咯吱、咯吱”的腳步聲傳入耳中。水生警覺地側起身子,仔細一聽,便知道是一個穿著木屐的人走進了山洞。他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就在這時,鍋蓋“哐當”一響,一個嬌滴滴的女子聲音傳來:“咦,誰吃了我的飯啦?” 水生頓時慌了神,剛想躲到帳子后面,那聲音又響起來:“別藏啦,我早就看見你了。”
水生無奈,只好硬著頭皮從帳子里走出來,低著頭,怯生生地說道:“大姐,我叫水生,是被大風刮到這里來的,實在走投無路了,不小心闖進了您的山洞,還吃了您的飯,真是對不住您。”
那姑娘輕輕嘆了口氣,說道:“我叫胡金風,也是被大風刮到這荒島上來的。既然你也走不了,那……那就留在這兒吧,反正咱倆都是苦命之人。” 說到這兒,姑娘的臉頰微微泛紅,停頓了一下,她又接著說:“我師父住在山坡的另一邊,我每天天不亮就得去練功,要到定更天才能回來。等我的功練滿一千天,說不定咱倆就能離開這個荒島了。”
就這樣,水生和胡金風在這荒島上結成了一對伴侶。時光荏苒,冬去春來,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金風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 ,給這個原本冷清的荒島帶來了幾分生機與歡笑。
此后,金風依舊每天黎明前就離開,直到很晚才回來,無論刮風下雨,從未間斷過練功。
轉眼間,兩年多的時間一晃而過。這一天清晨,金風又如往常一樣到山那邊練功去了,水生則領著兒子在山坡上嬉戲玩耍。這時,一群大雁排成整齊的“人”字形,“嘎、嘎”地叫著,向北飛去。站在島邊的水生望著遠去的大雁,不禁想起了自己那間破舊的茅草屋,還有白發蒼蒼、一直在牽掛自己的老娘。
“爹爹,我要花兒,我要花兒!”兒子看到山包頂上盛開著一朵碗口大的紅花,興奮地叫著。父子倆于是朝著山包爬去。
“別動,爹爹給你摘。”水生的話音未落,孩子一個不小心沒站穩,從半山腰直往下墜。水生心急如焚,發瘋般地向巖邊撲去,剛想跳進水里救孩子,卻驚奇地發現孩子穩穩地站在水面上,仰著小臉,正朝著水生招手:“爹,這兒真好玩兒,你也下來吧。” 水生急忙跑到水邊,一把抱起孩子,仔細查看后發現孩子既沒磕著也沒碰著,這才把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中午剛過,金風練功回來了。她一見到水生,便趕忙問道:“孩他爹,今天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水生望了望妻子,又看了看懷里安然無恙的孩子,沒有吭聲。
“是不是孩子摔著了?”金風又追問。
“沒有。”水生輕聲答道。
“瞧你,這么大個人了,還說瞎話。我在坡那邊看到孩子從半山坡掉下來,所以才急著趕回來。”金風嗔怪道。
水生趕忙解釋:“我不是故意瞞著你,是擔心你知道后練不好功,那咱們恐怕就只能一輩子……守在這小島上了。”
金風聽后,心疼地掏出一塊手帕,輕輕為水生擦去臉上的淚水,溫柔地說:“看把你嚇得,實話跟你說吧,孩子穿的是登云鞋,不管怎么折騰都不會磕著碰著,也不會被水淹死。”
“登云鞋?”水生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好奇地問道,“那不是你給孩子做的嗎?”
“是啊。”金風點點頭。
“那你也給我做一雙吧!”水生滿眼期待地望著金風。
“不是我不給你做,我是怕……怕你穿上登云鞋,就會丟下俺娘倆…… ”金風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與不舍。
水生急忙握住金風的手,深情地說:“咱們在一起都快三年了,難道你還信不過我嗎?我怎么可能做那種事。”
金風猶豫了一下,看著水生真摯的眼神,心軟了:“好,今晚我就給你做。”
當天夜里,山洞中那豆綠色的燈光一直亮著。金風坐在石桌前,全神貫注地做起了登云鞋。一針一線,都傾注著她對水生的深情。整整七個夜晚,,她未曾合眼,鞋底密密麻麻地扎了九九八千一百針,終于把登云鞋做好了。
水生穿上鞋子,不大不小,正合腳。他輕輕一用力,身子竟緩緩向上飄起,潔白的云朵悠悠地往腳下匯聚。水生望著金風那布滿血絲的眼睛,心中滿是心疼。他一把抱住金風,許久才哽咽著說道:“你……你對我實在是太好了,你的恩情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我想……明天帶著孩子回家去看看娘,你…… ”
“好吧,我不攔你。”金風抬頭望了望正在地上玩耍的孩子,眼中閃著淚光,“也該讓孩子見見奶奶啦,只是……只是你可……別忘了我啊。”說到這兒,她忍不住紅了眼眶 。
第二天清晨,金風依舊像往常一樣去練功了。水生穿上登云鞋,緊緊抱起兒子,向著家鄉的方向飛去。耳邊風聲呼呼作響,仿佛在為他們的歸鄉之路奏響樂章。沒過半天時間,父子倆便回到了自家門口。 水生悄悄地落下地,看到老娘正一手扶著門框,默默地對著大水發呆。三年未見,娘的頭發已全白,臉上爬滿了深深淺淺的皺紋,眼睛里滿是淚水,嘴里還不停地喃喃自語:“孩子,你真的扔下我這老婆子不管了嗎?我……好苦啊!”
水生見狀,抱著孩子“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聲痛哭起來:“娘,不孝的兒子水生回來啦!” 水生娘聽到這熟悉的聲音,還以為是在做夢,愣了好半晌才說道:“孩子,這不是在做夢吧?”
“娘,不是夢,真的是兒子回來了。”水生起身把娘扶進屋里,讓娘坐在炕上。水生娘用她那顫抖又枯瘦的手,輕輕撫摸著水生的頭,問道:“聽船工們說,你死在荒島上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水生便將自己這幾年的經歷,從遭遇狂風、漂流到荒島,再到與金風相識、生子,一五一十地講給娘聽。說完后,他把兒子拉到娘的面前:“娘,你摸摸,這是你的孫子。”
兒子十分乖巧,依偎在老人懷里,脆生生地喊了聲:“奶奶!”這一聲呼喊,讓水生娘高興得合不攏嘴。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腳步聲。水生一聽便知道是妻子回來了,趕忙出門把她迎進屋里。金風看到婆婆,心里一陣難過,立刻“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道:“娘,媳婦給您叩頭啦。”
老人趕忙從炕上下來,摸索著拉住媳婦的手說:“快起來,快起來,水生他……多虧了你啊!”
金風站起身,小心翼翼地扶老人坐下,關切地看著婆婆的眼睛問:“娘,您的眼睛怎么啦?”
原來,自從水生流落荒島后,回來的人都傳言水生死了。老人悲痛欲絕,整日以淚洗面,不到一年的時間,眼睛就哭瞎了。左鄰右舍都很同情這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這家送一碗米,那家送一碗面,就這樣一直幫襯著熬到了今天。
聽完婆婆的講述,金風默默地轉過身,張開嘴吐出一個雞蛋大小的瑩潤紅珠子。她轉過身對婆婆說:“娘,我不急著回島,是因為功夫還沒練到家,等我練成了就立刻趕回來。這顆珠子能治好您的眼睛。” 說著,她用珠子輕輕擦拭老人的眼睛。奇跡發生了,水生娘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重見光明的她激動得熱淚盈眶。
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平淡而溫馨的生活。婆婆在家操持家務,照看孩子;水生每天出去打蘆葦、捕魚蝦;金風則在家里編席、織布,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時光匆匆,一晃又過了三年。一天清晨,金風神色凝重地對水生說:“今天你別出門啦,中午時分將會有打雷,到時候你一定要用棉被把我緊緊裹住,然后抱著孩子坐在我身上。咱們夫妻一場,你一定要照做。”
水生望著妻子,從她的眼神中察覺到了驚慌與懇求,心中十分納悶,但還是點頭答應了。
到了中午,原本萬里無云的天空,突然從西北方向涌起一片烏云,緊接著,一聲炸雷響徹天際,眨眼間烏云便布滿了整個天空。水生見狀,趕忙沖進屋里,依照金風的叮囑,用厚厚的被子把她裹好,然后抱起孩子,坐在妻子身上。剎那間,風聲、雨聲、雷聲交織在一起,天地間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突然,一道刺眼的閃電劃破長空,緊接著頭頂上一聲驚雷炸響,震得小屋劇烈搖晃起來。
說來也怪,雷聲響過之后,烏云漸漸消散,雨也停了,天空又恢復了晴朗。水生急忙放下孩子,輕輕掀開被子,關心地說:“這雷可真響啊! 有沒有把你嚇著?” 然而,被子下面卻是一個蓬頭垢面、大汗淋漓的白發老婆子。
她緩緩站起身,眼中滿是哀傷,對水生說道:“水生,我本是一只修煉千年的狐仙。因為喜歡你勤勞樸實的品性,又同情你在荒島上的遭遇,所以才與你結為夫妻。但我的行為觸犯了天界的戒律,引來了天界的震怒,降下雷霆懲罰我。若不是兒子命大,我這條命怕是保不住了。雖然如今我保住了性命,但咱們的緣分也走到盡頭了。” 說罷,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別,別說這些,不管你變成什么樣子,我都不會嫌棄你。為了孩子,你不能走啊!”水生緊緊握住金風的手,焦急地說道。
金風心如刀絞,她看著水生,又輕輕撫摸著呆立在一旁的兒子,哭著說:“咱們的兒子將來富貴無邊,我希望你能好好將他撫養長大,不要辜負我的一番心意。日后,咱們還有相見的日子。我……該走了。” 說完,平地突然刮起一陣狂風,風力強勁得讓人睜不開眼睛。待風停之后,金風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水生娘由于過度思念兒媳婦,身體每況愈下,不久后也離開了人世。
一轉眼,十年過去了。水生的兒子憑借著自身的努力和才華,高中狀元。皇帝恩準他衣錦還鄉,省親祭祖,并特別欽賜在他家門前立旗桿。
立旗桿那天,全村男女老少都趕來觀看這熱鬧又榮耀的場面。然而,當左邊的旗桿順利立起后,右邊的那根卻怎么也立不起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惋惜地嘆道:“唉,這是有父無母的緣故啊!” 小狀元聽后心里十分難過,回到家便向父親詢問原因。水生無奈,只好把當年的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給兒子講了一遍。
小狀元聽完后,毅然決定要到荒島上去尋找母親。水生同樣十分想念自己的妻子,于是父子倆穿上登云鞋,再次踏上了前往荒島的旅程。
父子倆在荒島上四處尋找,山坡、坎洼、嶺頭、洞穴……各個角落都不放過,卻始終不見金風的蹤影。不知不覺,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父子二人疲憊又悲傷,坐在山洞前相擁而泣。
哭著哭著,他們忽然聽見身后傳來陣陣腳步聲。水生急忙扭頭看去,竟然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妻子。水生激動地拉住兒子,迎上前去。小狀元一下子撲進娘的懷里,母子倆抱頭痛哭起來。
許久之后,小狀元抬起滿是淚痕的臉,哽咽著說:“娘啊,咱們回家吧!”水生也淚流滿面,抽噎著說:“孩子打從記事起就沒見過娘,如今孩子都中狀元了,可連根旗桿都立不起來。孩子不能沒有娘, 我也不能離開你呀!金風,咱們一起回家吧!”
金風眼中淚水盈盈,她看看水生,又瞧瞧眼前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的兒子,心中滿是不舍與悲痛,強忍著內心的巨大痛苦說道:“水生,咱們三人只有這一面的緣分了。孩子如今有了功名,我的心愿也算是達成了,心里也沒有遺憾了。”說著,她從身上解下一件淡黃色的衣衫,遞給他們,“這件衣服給你們留下,以后祭祀這件衣服就如同祭祀我一樣,旗桿便能立起來了 。”說完,她決然地轉身,邁著沉重的步伐準備離開。
父子二人見狀,心急如焚,趕忙追上去。可慌亂之中,腳下不知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兩人重重地摔了一跤。等他們掙扎著睜開眼睛,卻發現自己依舊坐在洞口前的巖石上,身邊靜靜地放著一件淡黃色的衣衫。原來,父子二人做了同一個夢。
父子倆呆呆地望著那件衣服,心中明白再尋找也是徒勞無功。他們緩緩起身,一步三回頭,帶著無盡的眷戀與不舍,朝著家的方向慢慢走去。
回到家中,小狀元依照記憶,精心繪制了一幅母親的畫像。從此,每天早晚,他都會虔誠地對著畫像禮拜 。
經過歲月的沉淀,水生一家的日子愈發昌盛。在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家中兒孫滿堂,且代代都有在官場任職的人,家族榮耀無比,而關于他們的這段傳奇故事,也在村子里口口相傳,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常常談及的一段佳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