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啥時候最容易學壞呀?其實最小的時候,4到6歲這個階段就得特別注意。好多人可能覺得是初中,不少老師也這么講。但實際上啊,初中那三年主要是孩子自我約束和自我成長的階段,就是不太愿意聽父母的話了,但這可不是學壞的年齡段。真正容易學壞的,還得是4到6歲。
我這么說,估計很多家長都覺得我在亂說,是吧?但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3歲看大,7歲看老”。
你想啊,孩子3歲的時候,大腦發育可快了,神經元、神經突觸都在瘋狂分裂,到3歲的時候,大腦發育能達到70%。等到4到6歲,就是后期發育以及人格形成、情緒控制和自我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說“7歲看老”,就是這個階段養成的品格、人格和習慣,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要是在這個階段,家長教育得好,引導得好,孩子就能養成很好的自控力、行為習慣,還能塑造出完善的人格。可要是家長啥都不管,家庭環境一塌糊涂,孩子就會見好學好,見壞學壞。你們說,哪個階段最容易學壞呢?
可不就是4到6歲嘛。要是4到6歲教育得好,孩子后面上小學就會很正。咱們當老師的都知道,有些孩子到一年級表現不好,到初中也不行,這能單純怪孩子后面被別人帶壞了嗎?這就是借口呀!
幼兒園4到6歲這個階段養成的人格、品格和行為習慣,和孩子長大后的表現有很大關系。所以說,4到6歲不僅是最容易學好的年紀,也是最容易學壞的年紀。
我就經常跟家長講,4到6歲這個黃金時期可千萬別錯過。要是這個時候家長啥都不重視,讓孩子瞎玩,或者家長自己習慣就不好,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長大就會模仿。
所以家庭環境教育太重要了。咱們今天就說,一個孩子能不能成才,主要靠啥呢?可不是靠學校教育。孩子7歲以后上小學了,小學老師在育人方面,作用可比不上家庭環境的影響大。4到6歲在幼兒園,老師最多教教行為習慣,可人品、人格的養成,不還是在家里培養嘛,大家能理解吧?
所以有時候當老師的也挺苦惱,有些孩子來上學的時候,就已經帶著些毛病了,你以為是在學校跟別人學壞的,其實是他來的時候就自帶問題,甚至還可能教別人學壞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