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國男籃官方宣布福建潯興的劉金雨和廣東宏遠的徐昕兩名年輕球員離隊,這消息一出,球迷們的反應可謂五味雜陳——畢竟這兩人都是被寄予厚望的新生代代表,尤其是劉金雨在U18亞錦賽首戰(zhàn)砍下28分的表現(xiàn),徐昕又有身高和運動能力的天然優(yōu)勢,誰不期待他們能成為國家隊未來的中堅力量呢?但現(xiàn)實就是現(xiàn)實,國家隊更看重的是“即戰(zhàn)力,兩人在熱身賽中連上場機會都沒撈著,這無疑給他們的命運劃下了休止符。這也反映了郭士強教練組選人的鐵血標準:不看名氣,不看潛力,只看當下能給球隊貢獻多少,換句話說,想在國家隊站穩(wěn)腳跟,光有天賦是不夠的,必須馬上能打出效果。
話說回來,這兩位離開并非終點,而是一個重啟的信號,官方也不吝惜贊美和期望,“希望他們回俱樂部繼續(xù)提升,這話聽著像安慰,實則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畢竟籃球是馬拉松,不是短跑,年輕球員的成長軌跡往往需要時間和磨練。再看看當前陣容,15人中還要再裁3人,誰會是下一批“出局者?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說,畢竟競爭激烈,尤其是后衛(wèi)線和鋒線幾個位置上,徐杰、高詩巖、張寧、雷蒙、李祥波和劉禮嘉都在爭搶有限的名額,表現(xiàn)平平的徐杰和高詩巖甚至可能只留一人,畢竟國際賽場的節(jié)奏快、對手硬,進攻端乏力的短板是致命的。
從兩場對委內(nèi)瑞拉的熱身賽來看,胡明軒、廖三寧、程帥澎、趙睿、王俊杰、余嘉豪、趙嘉義、胡金秋、朱俊龍這九人基本鎖定了亞洲杯名單,尤其是趙睿作為隊長,不僅是精神領袖,更是攻防兩端的關鍵樞紐;胡明軒和廖三寧作為核心組織者,穩(wěn)定發(fā)揮讓人放心;王俊杰則成為黑馬,第二場砍下16分震驚一眾球迷;內(nèi)線的胡金秋、余嘉豪和即將回歸的周琦,組成了讓人期待的“鐵三角內(nèi)線防護體系??梢哉f,郭士強的用人邏輯很清晰——表現(xiàn)優(yōu)先,戰(zhàn)術適配優(yōu)先,潛力和名氣在當下不占先機,這是對球隊負責任的選擇,也讓人看到了他打造一支能打硬仗、能拼命的隊伍的決心。
說到周琦的回歸,不少球迷既期待又緊張,這位內(nèi)線核心的護框能力堪稱中國男籃的“隱形護盾,有了他,球隊的防守強度和籃下終結(jié)能力自然提升不少,但問題是他能否在亞洲杯前恢復到最佳狀態(tài),這個變數(shù)讓整個內(nèi)線的競爭更加撲朔迷離,畢竟李祥波的位置也因他而岌岌可危,有了周琦,球隊的戰(zhàn)術空間更大,外線球員防守壓力可以更積極,也更敢于放手進攻,這對整體打法是極大提升。
當然,球隊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防守時偶爾的松懈,進攻端的流暢度還需加強,這在兩場熱身賽里已經(jīng)暴露出來,特別是對抗強度不夠高的情況下,球隊的戰(zhàn)術執(zhí)行和協(xié)防仍有提升空間。郭士強賽后也坦言,只有與高水平隊伍較量,才能真正檢驗和提升球隊實力,這句話其實道出了中國男籃當前的窘境——想要進步,必須走出舒適區(qū),直面壓力。
這輪人員調(diào)整和集訓不僅是為2025年亞洲杯做準備,更是著眼于2027年男籃世界杯和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長遠布局??梢哉f,每一次集訓都是一次人才儲備的過程,即使這次沒入選最終名單的球員,也并非被徹底放棄,經(jīng)驗和歷練都是未來回歸的資本。對于最終敲定的12人來說,亞洲杯是一個展示自己的大舞臺,畢竟沒有奧運會和世界杯的壓力,他們可以更放松地發(fā)揮,爭取在國際賽場上贏得尊重,給球迷帶來驚喜。
總結(jié)來說,中國男籃這次裁員雖讓部分年輕球員遺憾離開,但也體現(xiàn)了球隊對實力的苛刻要求和求勝心態(tài),畢竟亞洲杯這樣的賽事不容“擺爛,每個人都得拿出真本事。核心陣容逐漸明朗,周琦的回歸讓內(nèi)線競爭更激烈,球隊整體戰(zhàn)術和執(zhí)行力還有提升空間,未來幾場對波黑的熱身賽將是最后的試金石。作為球迷,我們既要理解球隊的選擇,也期待這些拼命努力的年輕人能在未來有機會卷土重來,畢竟中國籃球的發(fā)展路上,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卻總能看到希望的火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