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不能停》看似講的是2023年大裁員,其實講的是1998年大下崗。整部電影就是一部宏大的時代蒙太奇,讓一個事實上在98年就丟掉工作的體力勞動者,“穿越”到2023年參與了新一代腦力勞動者的大裁員。亦真亦假,亦史亦現。
比如(下崗)工人圍攻廠長的景象,大家猜是發生在1998還是2023?
再比如下崗工人擺攤的戲份,我相信90后們小時候都會或多或少有些記憶,因為很多下崗工人的工資、遣散費,都是用工廠生產的產品抵押的。我們小時候的記憶中,還包括城管暴力驅散這些擺攤者。
最大的證據就是,眾合標準配件廠是生產螺絲之類的金屬工業品,為啥這些工人擺攤賣的是日用品百貨呢?因為這就是一場巨大的“蒙太奇”,時間空間是交織錯亂的。
再比如這種大膽而直接的鏡頭語言,對比度呼之欲出:一邊是新聞中的春風,一邊是徹骨寒風中的下崗工人。如果這也看不出導演想表達的思想,實在是虧待了這部作品。
電影開頭第一幕就是1998年年會,眾所周知98年就是大下崗的年份,這其實就是電影主創在開頭給大家提了個醒。
電影天臺那場戲外包小姑娘說:“那些把公司搞垮的人,還能踏踏實實過日子,你甘心嗎”,正確的翻譯應該是:“那些把國企搞垮的人,一轉身就私有化大富大貴,然后你下崗了,你甘心嗎”。
如果在2023的語境下,公司搞垮了關打工人屁事?我為什么不甘心?我甚至還喜聞樂見幸災樂禍呢,不就是換個工作么?一刻都來不及為前公司悲傷,趕到戰場的是下一份工作的offer。所以電影里一切看著別扭的內容,都要帶入到1998的語境下就合理了
大家看電影的時候一定會感受到這種違和感:就是一個非常現金現代化的,有著自助餐廳、游泳池、健身房、按摩間的當代互聯網公司,一定要帶一個8/90年代風格的第二產業工廠?這是不符合邏輯的,就算是以這個工廠為基礎一路發展過來,原來的人事關系和廠房設施也絕不可能保留的這么完整。
唯一的理由就是這是一場“時代蒙太奇”,主人公坐車去省城,其實是一次“時空穿越之旅”,兩次裁員潮被藝術表現手法連接了起來。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電影里所有的違和感都說得通了。
“廠子是我一輩子的青春和驕傲”,這種話只有在當年那種把集體企業當家的無產階級主人翁才會說出來,要是用現在互聯網壟斷企業裁員的視角來看,這就顯得過于煽情和不知所謂了。所以電影安排這種情節的目的,是在強調當年下崗工人對于廠子的情感,是要讓大家感受一下歷史。
還有其他一些“時代痕跡”,比如用黑社會綁架的手段對付“刺頭”工人,在2023年的治安環境和遍地都是攝像頭的現狀下,大家看了肯定會覺得這是人工強行制造矛盾。但是,一旦帶入到1998的歷史之下,就完全不一樣了。
那時候動用黑白兩道的力量,打壓不心甘情愿下崗的工人,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手段。我建議大家可以問問父母,98年前后有沒有“莫名其妙失蹤的刺頭工人”這些城市奇聞軼事,你一定會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電影里最關鍵的一條主線,也就是徐總所謂的“一盤大棋”,如果站在2023的視角下,你會發現無論從邏輯還是從實踐上都非常扯淡,一個副總冒著違法犯罪的風險瘋狂微操就為了“路線分歧”,關你屁事?。抗臼嵌麻L人家的。
但是在1998的語境下,一切都明了了:徐總就是當時最有代表性的蛀蟲,通過各種見不得光的手段掏空國企/集體企業,就是跟徐總一模一樣的操作,最后光明正大地說——效益不好了啊,所以我們要下崗、我們要私有化,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了“知名民營企業家”,資本的原始積累就這樣完成了——這樣看動機和邏輯是不是就完全捋順了?
再次強調:徐總掏空標準配件廠的手段,就是90年代蛀蟲們慣用的普遍手段,電影是在給不了解那段歷史的年輕人們,科普一下那些人的手段。只是電影里沒有明說,所以我在這里告訴大家,當年太多集體企業,就是被這種見不得光的手段掏空的,下崗工人只是這些蛀蟲的犧牲品。
98年的蛀蟲,其實就是23年的權貴。所以電影中不只有大鵬一個人物是“時代蒙太奇”,徐總是反面的另一個。
對于當年用“大局”PUA下崗工人的現象,比如“工人要為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電影中也給出了遲到二十五年的隔空反擊——
假如沒有這一場“跨越時空的相遇”,那么《年會不能停》就是一部非常俗套的作品——最后靠“青天大老爺”董事長機械降神解決矛盾,簡直就是“清官戲”的職場翻版。
不管是民間故事還是當代影視,我們看到過很多這種套路了:皇帝被奸臣蒙蔽了,但是皇帝是慈祥的、是愛民的,只不過年紀大了眼花了,所以把權力交給了奸臣。然后九品芝麻官或者正直的小御史,頂著重重困難揭發了奸臣的罪行,最后在御前皇帝看到了奸臣的真面目,天降正義。
西方故事里這種套路也很多?。捍认樯屏嫉摹皠撌郎瘛彼?,于是他的兒子或者弟弟化為邪神危害人間。勇者一路斬殺了邪神布置下的各種怪物,找到了傳說中的神器,喚醒了創世神,把邪神房放逐到了地獄……
然而有了這一場劃時代的蒙太奇,《年會不能停》瞬間就躋身到“神作”的行列。然而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聯想到98年的大下崗,畢竟觀眾群體也不同了,所以會有一些不同的聲音,認為轉折生硬、煽情尷尬、強行制造矛盾等等。
不過在這樣的前提下,《年會不能?!芬廊皇斋@了巨大好評,說明它2023年的部分拍得也很好,也表達出了廣大無產階級的心聲。今天本文就是要戳破最后一點窗戶紙——把1998和2023對其顆粒度,讓表面看似很別扭的內容,都變成了“神作”的必要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蒙太奇”這項電影藝術創作手法,就是與無產階級革命歷史緊密相連的。1923年,蘇聯最偉大的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在《左翼文藝戰線》雜志上發表論文《 雜耍蒙太奇》,正式在電影中確立了一種全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在其后續的不朽名作《罷工》《十月》《戰艦波將金號》等電影中,都大量使用了這樣一種表現手法。
為什么“蒙太奇”是“革命”的?因為它是結構、諷刺、批判的一個有力的武器。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上一個鏡頭是資本家們的豪華晚宴,資本家們觥籌交錯,用裝滿葡萄酒的高腳杯碰杯;下一個鏡頭就是暴力機器鎮壓罷工的工人,工人的鮮血灑遍了大地——
這個“蒙太奇”的意義就很明顯了:高腳杯里的葡萄酒其實是工人們的鮮血。
我以前的文章中也引用過這個片段很多次了:電影史中最著名的“蒙太奇”段落之一,就是卓別林導演的《摩登時代》,從羊群和摩肩接踵上班的人們。
早就想談一談這個電影,但是需要鋪墊的東西太多了就一直沒有展開說,因為先要講一講文化革命的知識,就是這兩篇:;還要批判一下《繁花》,因為《繁花》這部作品太惡毒了,我連續寫了三篇長文批判它,這是非常首要的任務。
結合《年會不能?!反蠹铱梢愿钊肜斫狻斗被ā匪谏w的真正的歷史,正如上文所說:徐總就是當年“先富起來”人們的代表,就是寶總的真實面目。他所用的套路,只不過是千千萬萬個掏空國有企業蛀蟲們萬分之一的手段。這個穿越時空的蒙太奇,委婉地告訴大家一丟丟當年的真相,會啟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們去探究那一段歷史。
◆ ◆ ◆ ◆ ◆
關于所有歷史文章都由于“眾所不知”的原因被刪除的問題,目前微博還都能看到備份:
其余文章也在努力補檔中。但正所謂“天有不測風云”,誰知道哪天又會發生“眾所不知”的意外呢。趁著目前還能查看,大家趕緊去搶救性閱讀一下吧。
還有一些微博文章獨創文章的備份,請搜索日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