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流傳著這種說法,吃魚絕對不能吃“中國臟魚排行榜”中,排名前三的魚,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吃的次數越多,危害就越大,很可能你就中招了。
中國臟魚排名第一的是“鯰魚”?
據傳,鯰魚是臟魚之王,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關于鯰魚的爭議,有的人是因為其生活環境,鯰魚適應力極強,即便是在淤泥里,也能夠生存下來,所以這也讓人們認為鯰魚會吃“垃圾”。
其實不然,在實際養殖鯰魚的過程中,其水質是需要符合國家《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的,也就是說,在水質和飼料上都有較為嚴格的標準。
還有的人說正是因為鯰魚是雜食性魚類,喜歡進食腐殖物質,但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是人工養殖的鯰魚,主要進食的是人工配合飼料,它本身是安全的。
并且,大家還不用擔心的是,經中國疾控中心抽檢,正規養殖的鯰魚,其中的鉛、鎘含量都低于國家標準,也因此建議大家購買正規途徑的鯰魚,避免不明來源的野生鯰魚。
中國臟魚排名第二的是“清道夫”?
清道夫魚,也別稱為吸盤魚、垃圾魚,它原產于南美洲,主要食藻類、底棲等有機碎屑,后被我國引起作為“魚缸清潔工”或“河道清污魚”。
由于清道夫魚的這些名諱,讓人們認為它的不可食性。但真正不建議大家食清道夫魚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它不能吃,從理論上來看,只要通過高溫烹煮后是可以食用的,如部分國外地區會用清道夫魚熬湯等。
然而相比于其他的魚,清道夫魚的肉質差,特別是肌肉少、骨骼多,腥味也十分濃烈。尤其是有的人喜歡野釣,若為野生的清道夫魚,其本身還極其有可能感染寄生蟲。
再加上野生的清道夫魚,長期生活在污染水域,極有可能富集到重金屬。更需要大家重視的是,目前在國內清道夫是一種“工具魚”。
中國臟魚排名第三的是“羅非魚”?
想必大家也知道羅非魚,在全國,羅非魚的產量是僅次于鯉魚的,針對這種魚,只要是正規養殖場,水質清潔、飼料安全,就可以適量食用。
需要提供警惕的是,野生的羅非魚,特別是生活在污染水域中的羅非魚,就要小心為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