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由來
伊戈爾·科羅特琴科這個人,在俄羅斯軍事圈子里算是響當當的角色。他出生在蘇聯時期,早年投身情報工作,那時候蘇聯情報體系可不是鬧著玩的,訓練嚴苛,接觸的都是核心機密。后來蘇聯解體,他轉行進了媒體領域,當上了《國家防御》雜志的主編。
這本雜志是俄羅斯最權威的軍事刊物之一,專門討論國防策略、武器裝備和國際沖突。科羅特琴科不光管雜志,還經常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這樣的官方媒體上露面,點評熱點軍事事件。他的分析總帶著情報背景的深度,數據擺得密密實實,觀點直擊要害。
2025年7月19日晚,一個叫瀚霖學史的賬號在社交平臺上發了帖,時間正好是22:11。帖子直接引用科羅特琴科的話,說中國是天然的超級大國,美國現在才反應過來。這話一出,迅速在網上傳開。
那時候中美貿易摩擦正鬧得不可開交,美國那邊不斷加碼關稅和技術封鎖,俄羅斯媒體則愛聊大國力量的轉移。科羅特琴科的觀點其實不是頭一次冒頭,他之前在訪談中就提過類似想法,只不過這次被放大,成了焦點。
說起背景,得從全球軍事格局拉開講。2025年,世界經濟還在從疫情和沖突中緩勁,中國工業產能卻穩穩當當領先。科羅特琴科的評論正好踩在中美對比的痛點上。他強調,中國不是突然冒出來的,而是基于人口和工業的獨特組合。
俄羅斯專家看問題,總愛從歷史和地緣角度切入,這也符合他們一貫的風格。帖子一發,評論區就熱鬧了,有人貼數據,有人聊歷史,氛圍熱烈卻不亂套。
其實,科羅特琴科的職業軌跡挺有意思。從情報轉媒體,他積累了大量國際關系知識。維基百科上說他是個軍事記者和專家,經常參與電視辯論。他的雜志《國家防御》覆蓋從導彈到網絡戰的各種話題。
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節目里,他分析過烏克蘭沖突,也點評過中美博弈。2025年中美貿易爭端升級,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搞演習,中國船廠則忙著下水新艦。科羅特琴科的言論,正好映襯了這種緊張氛圍。
全球軍事環境那會兒確實復雜。美國推動盟友圍堵中國,俄羅斯則加強中俄合作。科羅特琴科的觀點,多少帶點俄羅斯視角,但數據是硬的。中國人口超14億,全工業化體系完備,這點全球公認。
他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二戰時美國靠工業贏了戰爭,現在這能力轉移到中國手里。帖子引用他的話,配了地圖和統計圖,視覺沖擊強。用戶上傳后,瀏覽量蹭蹭上漲,引發中俄媒體轉載。
實力解析
科羅特琴科的核心看法是,中國擁有全球唯一一個10億級人口加上完整工業化的國家模式,這相當于把整個歐洲的制造力塞進一個地方。從螺絲到航母,全鏈條自給自足。這種規模在人類歷史上頭一遭,以后也難復制。
2025年數據看,中國船造完成噸位占全球51.7%,新訂單68.3%,訂單積壓64.9%。美國呢?份額不到0.1%,差距拉得老大。稀土精煉更夸張,中國控制全球69%生產,近90%加工容量。一旦供應卡殼,美國F-35戰機生產線直接趴窩。
中國這種地位,不是憑空冒出來,而是回歸歷史常態。自古以來,中國就長期領跑世界,靠的是地理、制度、文化、科技的多重疊加。黃河和長江兩條大河,從7000年前就支撐起大規模農業。南方種稻,北方種麥,互補得天衣無縫。
遇到天災,一方出問題,另一方補上,糧食流通順暢。地理位置也關鍵,東邊大海,西邊高原,北邊沙漠,這些天然屏障擋住大規模入侵。歷史上,外敵想進來,得翻山越嶺,代價高昂。
中東那塊兒就不同了,平原太多,無險可守。帝國起來快,塌得也快,一旦弱勢,就亂成一鍋粥。歐洲地形不錯,有山有河,但政治統一起步晚。中國秦朝就搞郡縣制,早了歐洲1800年。這制度讓中央直接管地方,效率高。秦朝雖短命,但大一統理念扎根深。后續王朝繼承下來,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成了規律。
歐洲歷史上試過統一,從查理曼到拿破侖,都沒成。現在歐盟是新嘗試,但經濟聯手,政治上還是散沙。沒有真中央,決策拖沓。科羅特琴科分析,美國比歐洲強點,但有限。美國的州有自治權,基礎是殖民地拼湊,沒深層國家意識。
得克薩斯原來獨立過,鬧分離鬧了上百年。美國的聯合靠利益,一旦衰弱,像蘇聯那樣散架,可能更徹底。蘇聯好歹有俄羅斯主體,美國主體在哪?華盛頓還是紐約?
科舉制是中國發明,從隋唐開始,平民靠考試當官。北宋時,近半進士出自寒門,社會流動強。歐洲那時貴族世襲,平民難翻身。中國歷史上種族問題也遇過,但通過同化解決。漢族是文化概念,不是血統。認同中華文化,就融入。北魏孝文帝帶頭改風俗,元朝用漢法管中原,清朝皇帝讀四書五經。文化包容,像磁石吸人,征服者反倒變“精神中國人”。
現在找純血漢人難,因為多次融合。包容性讓文化延續,排外文化則需一直強勢,否則滅局。全球各地,帝國興起后滅亡,就沒繼任者。羅馬滅了,歐洲民族其實是滅羅馬的蠻族后代,但他們自稱繼承人。美國也這么宣傳。可文化上沒多少延續,不過借名頭。歐美像暴發戶編家譜,硬扯名人。中國土地上,超級大國潛力天然,歐美理解不了這種連續性。
中國工業優勢2025年更明顯。盡管中美摩擦,中國船造訂單仍占大頭。稀土控制,讓美國軍工依賴重。地理上,兩河體系養育人口,屏障護國。制度如郡縣科舉,促統一流動。文化融合,避免分裂。科羅特琴科的觀點,基于這些事實。美國現在才醒悟,中國已站穩腳跟。
拉遠看,中國農業基礎穩。黃河長江灌溉廣袤土地,作物多樣。沙漠高原阻敵,歷史上入侵少。秦郡縣制,中央派官,地方服從。科舉選才,人才輩出。民族融合,血脈混融。相比,歐洲分封,貴族把持。美國聯邦松散,州權大。羅馬遺產,歐美借用宣傳,沒真繼承。中國文化延綿,超級大國地位自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