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近期報告了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引發大眾關注,該病主要通過帶有基孔肯雅病毒的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而傳染人,因此防蚊滅蚊是關鍵。今天,上海市愛衛辦、市健康促進中心發布“蚊蟲防控”提示。與此同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最近也發聲談及這個由蚊子傳播的怪名字病。
華山醫院感染科公眾號“華山感染”推文《基孔肯雅熱等病毒病的傳播如何形成“完美風暴”?》稱——
基孔肯雅病毒(CHIKV) 是一種由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和白紋伊蚊(A. albopictus)傳播的甲病毒。名稱源自馬孔德語,意為“彎曲的姿勢”,形容患者因關節劇痛而彎腰。
每次“完美風暴”的形成,由“蚊媒廣泛+人口密集+病毒變異+無免疫力+全球變暖+國際旅行”共同促成。寨卡病毒、登革熱病毒、基孔肯雅熱病毒均由伊蚊傳播,傳播模式相似,伊蚊是中介。它們在全球刮起旋風。這次在中國刮起的基孔肯雅熱風暴,也有其風暴形成的各個因素。中國一直處于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傳播基孔肯雅熱病毒暴發帶的邊緣,風險隨時都在。
具體來說:7月8日,一名境外返回人員在順德被確診,成為本次疫情的“零號病人”。本地蚊媒接力傳播:輸入病例被本地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叮咬后,病毒在蚊體內增殖,再通過叮咬他人形成社區傳播。病毒傳播速度極快。
今年夏天,廣東佛山出現了多起“基孔肯雅熱”病例,這是種通過蚊子傳播的病毒性疾病,癥狀像感冒又帶點“傷筋動骨”的痛。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聽說,但它和我們熟悉的登革熱、寨卡病毒病一樣,都是靠“花斑蚊”(白紋伊蚊)傳播,防不住、治不好,就可能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引發大規模暴發。
在佛山報告基孔肯雅熱本土病例后,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張文宏教授聯合王新宇教授即刻行動,在權威學術期刊《中華傳染病雜志》上發表題為“基孔肯雅熱牽動下的警示:伊蚊傳播病毒性傳染病對中國城市的持續威脅與應對”的述評。文章強調在疫苗尚未廣泛可及之前,提升醫療系統識別-診斷-報告-救治的響應鏈條,是降低蚊媒病毒病城市暴發風險、增強公共衛生韌性的可行路徑。
此次蚊媒疫情為何突然暴發?
基于華山感染團隊對蚊媒傳染病的長期研究,該篇述評以近期佛山出現的基孔肯雅熱疫情為起點,提出三個核心觀點——
蚊媒傳染病的“勢頭”正在變猛。
氣候變暖讓蚊子的“活動范圍”變大;城市越來越多積水死角;人流來往頻繁,病毒也跟著飛機“搬家”。于是,原本只在非洲、東南亞常見的病毒,現在在我們身邊也出現了蹤影。登革熱已在廣州、佛山反復暴發多年,基孔肯雅熱今年也開始出現局地傳播,而寨卡病毒雖然還未出現大流行,但一旦輸入也有風險。這“三姐妹”,未來在中國“扎根”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為什么特別強調“城市”?
你可能會問:鄉下不是也有蚊子,為什么老盯著城市說事兒?其實,這類病毒傳播的關鍵不是“有沒有蚊子”,而是“有沒有人擠人+蚊咬人”的環境。白紋伊蚊這種蚊子最愛在人類身邊活動,花盆托盤、樓頂水箱、工地積水……城市生活區反而成了蚊子的天堂。蚊媒傳染病的傳播取決于人口密度,人口不足,傳染病傳播的速度就會減緩。而且城市人流大、住得密,病毒傳播得也快,容易形成“人→蚊→人”的循環。一旦暴發,就會給醫療系統帶來很大壓力。
如何展望這次順德地區基孔肯雅熱的防控前景以及對我們后續防控的啟示?
根據國際經驗,該病毒的R0值為2左右,如果經有效迅速措施,現在應該還處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仍能阻止風暴的進一步形成并向周邊區域擴張。如果通過有效的臨床監測,亦能阻止疾病的跳躍性傳播。在疫情過后必須立即展開當地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可以明確此次感染覆蓋的人群有多大,下次再出現新風暴的風險有多大。
我們普通人能做什么?“華山感染”給予明確提示:
無論是基孔肯雅熱還是其他蚊媒病毒病,說到底,防這一類疾病的關鍵就是“管住蚊子”,教大家幾招最實用的:
第一,清除積水:花盆底下、廢舊的輪胎、水桶里別留水。
第二,用紗窗蚊帳:家里裝紗窗,晚上用蚊帳。
第三,外出防護:穿長袖長褲,用驅蚊劑,盡量別露皮膚。
第四,及時看醫生:出現發燒、關節痛,尤其剛從流行地區回來,一定要告訴醫生,好早點確診,別亂跑了再傳給蚊子。
四招看起來簡單,是防控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最管用的方法。
上海市愛衛辦、市健康促進中心“蚊蟲防控”提示,也就大眾關心防護問題以問答形式給予回應——
問:上海常見的“花斑蚊”啥時最兇?
答:白紋伊蚊(花斑蚊)白天叮咬人,尤其活躍于日出前后1-2小時和日落前2-3小時。常出沒于公園、綠地、水邊及小區草叢,外出至這些區域應該重點防護。
問:如何預防蚊蟲飛進家里?
答:給窗戶加裝密網紗窗,注意紗網的篩目要小于20目,即篩孔平均邊長0.9毫米,要確保紗門紗窗閉合嚴密。
及時檢查修補破損處,重點檢查廚房排氣口、衛生間通風窗——這些“隱秘通道”最易被突破。
此外,外出回來也上上下下拍一拍再進家,避免蚊子搭“便車”帶入室內。
問:電蚊香能24小時連軸使用嗎?
答:不建議連軸使用。蚊蟲高峰時間段,可在室內使用電蚊香,密閉門窗點燃30分鐘后,安裝紗門紗窗且通風良好的房間可開窗通風,能有效防止蚊蟲叮咬。若在通風較差的房間,特別是空調房內,長時間使用會導致空氣質量下降,增加健康風險。
另外,不同品牌和型號的電蚊香,其有效成分的濃度和揮發速度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務必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按照指引使用。
問:家中水培植物怎么管理?
答:每周至少換水 1-2 次,換水時徹底沖洗植物根部,避免根部殘留積水孳生蚊子幼蟲??梢栽谒嗳萜髦叙B幾條食蚊魚、孔雀魚等吃蚊子幼蟲的魚,從源頭減少蚊子數量。
問:出門如何避免被蚊子送“紅包”?
答:蚊子偏愛深色衣物,且容易叮咬暴露部位,因此外出時盡量穿淺色的長袖長褲,減少皮膚暴露面積。
前往公園、綠地、水邊等蚊蟲較多的地方,尤其要注意衣物遮蓋,避免穿短袖短褲;涂抹驅蚊液,認準避蚊胺/DEET成分,重點關注蚊子最愛的腳踝、手腕,出門前均勻涂抹,按照保護時效及時補充。同時盡量避開伊蚊活躍時段出門!
“華山感染”表示: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基孔肯雅熱事件再次提醒,在全球化與氣候變遷時代,伊蚊傳播病毒性傳染病對中國南方乃至更多緯度城市的威脅將呈現持續性。
王新宇教授為此次風暴的形成與發展給出總結:未來可能暴發的傳染病,不一定長在你認識的模樣里。除了呼吸道傳染病,蚊媒傳染病同樣不容小覷。只有把蚊子壓下去,把積水干掉,更重要的是——把醫療系統練得夠硬、夠快、夠靈活,才能在下次危機來臨前,早發現、早處置、不慌亂。
原標題:《“花蚊子”傳播的這種疾病近期態勢如何、怎么防?張文宏教授發聲,教你四招!》
欄目主編:樊麗萍
來源:作者:文匯報 唐聞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