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南佶、金英光主演的Netflix最新動作驚悚劇《槍口彼端》,講述當韓國不再是“無槍械國”,非法槍械大量流入民間,不同處境下的人們拿到槍后會如何抉擇的人性故事。
這部劇題材設定如同一個“社會實驗”,用槍引出校園霸凌等諸多韓國社會問題,單看是老生常談,但放在一個槍械流入的背景下,確實讓本質上同為“以暴制暴”的敘事出現了新的爽點。
從第一集的考試院男,因為受不了各種不遵守規則的人,忍無可忍最終爆發、無差別屠殺考試院;為死去的兒子討公道而進行一人示威的母親,最終舉起槍來殺害了加害方公司的上位者;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反轉成為校園槍擊案犯人,從教室到圖書館一路殺瘋了······
以暴制暴的爽劇敘事一次次奏效,以致于諸多彈幕評論“霸凌者怎么沒死、怎么不快開槍”之類的言論,看得出戲中角色到戲外觀眾都是真“殺瘋了”,竟然因為奎鎮最后沒能殺了霸凌者而感到“不爽”?
試想如果他真的開槍殺了霸凌者,將面臨法律實刑,等于毀了自己人生,而且他還有一個愛他的媽媽······
正如文白所說。劇中有苦衷的人們開槍,同樣也會讓觀眾對這種憤懣產生共鳴,調動起觀眾們的情緒更加投入故事。因此劇中拿起槍的人物,除了電子腳銬男,其他幾乎都有正當合理、引人共情的苦衷,這種敘事渲染了一種情緒——當那些壞人被槍殺,真是大快人心。
前8集都是這樣,期間穿插一些男主李道對槍的態度——“槍既不是正義也不是力量,它只會讓你走向毀滅”,但略顯說服力不足。
人們看到的就只有被欺壓的角色們拿起槍來的爽感,故事是這樣被引導的,爽點是被預設好的。如果按照導演說這部劇是反暴力主題,那么在前8集故事中是沒有說服力的,頗有拉偏架的意味。
直到最后兩集,也是大家公認不夠爽的部分,我才看到這部劇真正想討論的內容——當槍支泛濫,人們之間會充滿恐懼和不信任,只要有一聲槍響,不安的人們就會自覺地互相無差別攻擊。
這就是一個“社會實驗”,投入某個變量、觀察人類的行為。拋開爽劇思維,把這部劇當做社會實驗來看到最后會更有趣!
哄搶免費槍支的情節,眾人的心態也很好理解,并非出自貪婪或暴力本性,而是恐懼心。如果別人都有了槍、只有自己沒有,就沒法自我保護,煙霧彈更是加強了未知的、看不見的恐懼,第一聲槍響,人們互相都覺得是不是有人要攻擊自己,而率先展開了攻擊。
這里的第一槍,我傾向是文白開槍打了自己。李道在看不見文白位置的情況下不會輕易開槍。文白是這場社會實驗的“殉道者”,反正也沒多久可活了,不如“扣下扳機”、引爆這場人性戰爭。
煙霧繚繞中李道救下了人群中手足無措的小學生,就像當年所長救下年幼的他;遭遇了職場霸凌的年輕女護士,是否大家都期待著她開槍“整頓職場”?結果她看著李道救小學生的新聞畫面、放棄了攻擊,最后把槍上繳了。
人性之善的力量只能靠這樣子在人與人之間傳遞,雖然微弱但至少還有希望,結局似乎要傳達這樣的意圖。
還有一段印象深刻,當所長女兒遭遇全租房詐騙自殺,曾經勸李道放下槍的所長,也舉起了槍,把槍口對準了詐騙犯,這次換李道來阻止所長。
絕望的所長這才感同身受,仇人就在眼前、卻不能親手復仇的絕望,總是說著要用法律來制裁,但所長直到這時才真切地意識到,“法律離我們太遙遠了”。
某種程度上算是“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對于文白的遭遇也是,年幼被誘拐、賣到國外被挖器官,會變得如此扭曲也完全可以想象。
從主角到槍擊案件相關的眾多角色,這部劇可以說是集合了各種社會弊端、疑難雜癥的大亂燉,當然也是現實的濃縮版。反應的很多是東亞環境下的共同問題,對于那些苦衷、人們多多少少都能有所共鳴。
在韓國這種環境下,槍的出現無疑是毀滅性的。那些壓抑了很久的、無法化解的社會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一旦突然開了口子,必然是像劇中這樣,迎來大爆發。誰能保證自己是某個人扳機下的幸存者呢?如何解決社會的疑難雜癥,仍然是丞待解決的問題,但槍必須從答案中排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