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機遭無線電干擾插入喊話:“立即離開,否則后果自負”,翼龍10無人機沖入海峽入口
島內媒體報道,7月25日凌晨,自廣東省沿華南海岸線飛來一架翼龍-10偵察無人機,該機進入東沙群島以北,海峽南側出入口空域飛行。
在此期間,這架無人機距離東沙島以北大約100公里的空域,先后進行了密集往返飛行,顯然對東沙群島執行了電子偵察任務。
翼龍-10這次的“空中漫步”,堪稱“電子戰版《航拍中國》”。這架翼展17.8米的龐然大物,帶著光電吊艙和雷達系統在東沙島以北100公里空域來回溜達,就像拿著高清攝像頭在敵人后院拍紀錄片。
它的毫米波雷達能穿透云層,把臺軍雷達站的位置、頻率參數全扒得干干凈凈,連雷達兵喝咖啡的動作都能在屏幕上看得一清二楚。
翼龍-10還能發射干擾信號,把臺軍通訊頻道變成“雜音廣場”——7月25日那次無線電插入喊話,其實是解放軍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臺軍:“你們的對講機,現在由我們調頻。”
這就不得不提東沙群島的戰略地位了,它堪稱是“南海版的棋盤天元”。
這個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島,扼守著南海航道的咽喉,戰時能當解放軍的前哨站,平時則是臺軍的“燙手山芋”。
臺軍在島上修了機場、雷達站,還派駐了海巡部隊,結果發現這些設施在翼龍-10的眼皮子底下全成了“露天博物館”。
2025年3月那次兩岸艦船對峙,大陸海警船直接把臺軍拖船堵在淺灘動彈不得,這次無人機更是用行動證明:東沙島的“防御體系”,脆弱得像紙糊的城堡,隨便來架無人機就能在墻上捅個窟窿。
解放軍的戰術組合,堪稱“空中版的田忌賽馬”。翼龍-10打頭陣搞電子偵察,空警-500預警機在后面當“空中大腦”,BZK-005無人機負責補刀,這種“偵察-干擾-打擊”的鏈條,把臺軍的防空系統耍得團團轉。
7月23日到25日那48小時,大陸100架次軍機在臺海周邊晃悠,其中40架次集中在東沙群島,相當于在臺軍眼皮子底下開了個“空中廟會”,把他們的雷達屏幕塞得滿滿當當,連識別民航客機的功夫都沒有。
臺軍他們的F-16V戰機,發動機是從美軍退役飛機上拆下來的“器官移植”,雷達系統還停留在2000年代水平,連翼龍-10的隱身涂層都識別不了。
他們的電子戰設備還是在2002年采購的“安捷項目”通訊系統。當翼龍-10用現代電子戰手段碾壓時,臺軍就像拿著長矛對抗坦克,連“英勇就義”的悲壯感都透著股滑稽勁兒。
讓臺灣沒想到的是,臺軍的“反制措施”反而成了大陸的“教學素材”。他們在東沙島搞的“漢光演習”,模擬對抗解放軍無人機蜂群攻擊,結果防空系統直接死機,連島上的發電機都被干擾得冒黑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