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辰宴上大家齊祝“福如東海,長命百歲”,可現實卻藏著難言之隱。九十多歲的老人,有正式退休金的少之又少,農村家庭尤為明顯。他們的子女多半六七十歲,受時代限制,能正式退休拿穩定收入的不多。
師父今年七十二,一輩子在湘南農村種地打魚,積蓄都花在兒女身上。
兒女進城生活后,師父六十歲還得打零工,就為給自個兒攢點養老錢。
可師父的父母八十多,老本吃光,四個兄妹攤派贍養費,個個犯難。
老二早亡,剩下的兄妹都進老年,自身沒退休金,誰都不愿多擔責任。
師父七十歲,讓兒女每月給兩百生活費,自己卻愁著爹娘的贍養費。
兒媳說沒義務承擔,女兒稱自己壓力大,妹妹以嫁出去為由也想推脫。無奈之下,師父去隔壁村幫人養魚,七十多還得割魚草、值夜班。年底沒給父母繳醫保,母親生病住院自費,兄妹還都責怪他。
看著父母坐輪椅、犯糊涂,師父著急落淚,養老壓力實在難扛。
這不是子女不孝順,是他們自己都老了,身體和經濟都難支撐。
養兒防老在當下農村,碰上兩代人都沒退休金,實在難以落實。
社會雖有農村養老政策、高齡補貼,但保障力度遠遠不夠。農村家庭得明白,靠子女單扛養老不現實,自己得早做打算。
年輕時哪怕再難,也要想法攢點錢,交點養老保險,給自己留條路。別等老了像師父爹娘那樣,沒收入來源,全靠子女死撐。做子女的,也別互相攀比推諉,父母養育之恩不能忘,盡力而為。
社會也得多關注農村高齡老人,完善政策,減輕家庭養老負擔。養老不能全靠子女拼,自己早打算、政策多給力,才是好出路。
你身邊有這樣的養老難題嗎?歡迎說說你的看法。養老不是一句祝福就能解決,提前規劃、多方發力,才能讓長壽少些負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