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消息,近日,聯想公布了2024/25財年全年暨Q4業績,無論是單季度還是全年數據,聯想都給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全年營收增長超過了21%,利潤增長了36%。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現在關稅戰、貿易戰的惡劣環境下,聯想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難等可貴。
他認為,聯想長期以來建立起的端到端整合的業務模式以及“中國+N”的全球制造布局,可以很好地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并且有信心繼續保持增長。
楊元慶表示,聯想業績之所以取得改善,與聯想兩大核心競爭力分不開:一個是創新,一個就是卓越的運營。
在創新方面,聯想加大了投入,尤其是圍繞混合式人工智能加大了投入。財報顯示,聯想全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3%,研發人員占比達27.8%,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
另外,繼去年(2024年)發布首款AI PC個人智能體的基礎上,近期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又提出了“超級智能體”概念。
在運營方面,楊元慶分享了聯想幾十年努力建立起來的運營模式:端到端整合的業務模式以及“中國+N”全球制造模式。
具體來說,端到端整合的業務模式,不像競爭對手將制造外包,甚至因為制造外包開發設計也都依賴于外包廠商。聯想從產品開發到市場預測再到采購、制造、銷售以及服務,完全自主掌控。
“像一條龍一樣,頭一甩尾馬上能動起來,所以不管什么關稅的變化、環境的變化,我們總能最快地進行調整,并調整到位。”楊元慶提到。
另外就是“中國+N”的全球化制造布局。楊元慶認為,中國制造優勢是無可比擬的,很少有國家能匹配中國的制造,低成本,高效率,產業聚集,因此中國的制造優勢總比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好。因此,聯想會堅持中國作為大本營,主要的生產制造基地。
同時,聯想還在全球十多個市場建立了30多家工廠。楊元慶表示,這樣,聯想能夠更好滿足本地客戶需求、定制化需求、交付時間需求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合規,更好地貢獻社區,當然也可以更好地規避高關稅等方面的影響。
“在這個基礎上,不但對下一個季度,對未來聯想業務的持續增長我們都是有信心的,因為我們的競爭力在這兒。”楊元慶提到。(崔玉賢)
本文來自網易科技報道,更多資訊和深度內容,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