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時候,成龍就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拍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口碑爆棚,票房大賣,然后全身而退。”
理想很美好,可惜現實卻是殘酷的。
今年已經69歲的成龍,不僅距離自己的退休目標越來越遠,其新拍的電影也陷入了各種爭議中。
這個月初上映的電影《龍馬精神》,口碑和票房都差強人意,還屢屢因為電影的“負面新聞”上熱搜,多少有些尷尬。
某知名網站上,對于《龍馬精神》的熱評第一是:
“成龍別再拍了,想打就打給自己看,咱就行行好,別讓觀眾買單了。”
廉波老矣,尚能飯否?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頂級的功夫明星,成龍真的不行了嗎?
01.頂峰
在拍攝《龍馬精神》時,成龍意外摔馬。
當時,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啊”地叫起來,但成龍卻先于幫扶之前,“哐”地一下順勢滾了起來。
“哎喲,還不錯。”這一瞬間讓成龍覺得很歡喜,說明自己的肌肉記憶還沒有老去。
大多數時候,成龍并不認為自己老了。
在去年接受GQ采訪時,被問到對于年齡的看法,成龍回道“其實現在70歲都不算老的,不像以前,哇,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七十歲正是少年時。”
從十幾歲進入影壇到現在,成龍一直沒有停下腳步。
即使在大眾看不到的視線里,成龍也一直在不停工作。
無論是同行還是觀眾,成龍給大家的印象一直生龍活虎,永遠充滿精氣神,像頭亢奮、永遠不知疲倦的獅子。
他始終堅信:“拿命拼的人,永遠不會是人生的配角。”
成龍,顯然知道,從配角到主角,這條路有多么不容易。
成龍的功夫生涯從幼時開始。
1961年,7歲的成龍被父母送去香港戲曲大師占元的中國戲曲學院練武。
全封閉式的學校管理,對于年幼的成龍“漫長而痛苦”。
不過,這段求學經歷不僅讓成龍打下了一身扎實的武打功夫,還練就了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察言觀色的本領。
10年之后,成龍學成出山。
彼時,李小龍用一聲聲“啊噠”和一拳一腳的真功夫,讓中國武術成為世界潮流,改變了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的印象。
對于學武之人來說,功夫巨星李小龍就是最好的偶像。
17歲的成龍,義無反顧地扎進進了影視圈,成了一名普通的武替。
在李小龍的電影《精武門》中,成龍扮演日本人鈴木的替身,被李小龍一腳踢飛撞倒在墻上。
除了武替,成龍就只能在劇組里跑龍套。
1973年,李小龍猝然離世,整個世界為之惋惜。
許多人希望有人能夠延續李小龍的功夫神話,可即使找來的演員外形再像李小龍,對功夫的掌控也難以達到李小龍的高度。
20多歲的成龍也模仿李小龍的形象拍武打片,可始終未能走紅。
不肯服輸的成龍悉心研究,自創了功夫喜劇的路線。
1978,成龍主演了電影《蛇形刁手》和《醉拳》,憑著劇中的喜劇元素功夫,成龍一炮而紅,正式開啟了屬于自己的功夫時代。
《龍少爺》、《快餐車》、《龍的心》、《A計劃》、《警察故事》……
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不僅讓成龍躋身一線功夫明星位置,還順利打入了好萊塢。
其中,電影《紅番區》讓成龍聲譽響徹國際,人人都記住了成龍在兩棟樓之間的精彩一躍。
成龍,顯然成了繼李小龍之后,中國功夫的代言人。
他在電影中所展現的中國功夫,一度讓外國人以為成龍會魔法。
成龍功夫電影的成功都要歸功于他的“狠”和“不要命”。
在拍攝電影《我是誰》時,成龍從鹿特丹21米的高樓上一躍而下,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沒有任何抓手,后來這一動作被業內評為“史上最難特技動作”。
拍攝《尖峰時刻》時,有個動作需要成龍避開失控的貨柜,美國人準備用個假的貨柜,成龍堅持要用真的,因為他覺得假的不真實。
到了真正拍攝的時候,只兩三秒時間,那個2噸重的貨柜就將成龍身下的木箱壓得粉碎,好在成龍已經躍至安全處。
在美國人不可思議的贊嘆中, 中國功夫愈發強大和神秘了。
2016年,成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獲獎致辭時,成龍說了這么一句話:
“從業56年,拍了200多部電影,摔斷了好多根骨頭,終于,我也擁有了這座小金人。!”
成龍的每部電影,危險是真實的,道具是真實的,他從來都是親自上陣,一招一式,從不用替身。
拍一部戲,受一次傷,對于成龍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網上流傳著他一張傷勢圖,讓人觸目驚心。
連李連杰都曾經說過:成龍是超人,他真的從三樓跳下摔在馬路上。
這種力求真實感的拍攝,無人能及,成龍對于中國功夫電影所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世界最偉大的功夫演員之一,成龍值得!
02.衰落
成龍電影開始走“下坡路”大概要從2010年算起。
《大兵小將》后,成龍的電影口碑和票房都在逐漸下滑。
近十年來,成龍的電影評分大多都在5分左右,也沒有一部躋身票房前十的作品,甚至有的電影票房低到不如小眾影片。
這個月7號上映的電影《龍馬精神》,截止到目前為止,快半個月時間,票房才1.66億,這個票房成績顯然是不符合預期的。
另一方面,電影帶來的負面熱搜一個接一個,對于后續的票房非常不利。
說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成龍的電影為什么不靈了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兩方面。
個人方面,成龍真的老了,打不動了。
成龍今年已經69歲了,即使再不服老,身體上的衰老也是顯而易見的。
如今,有些打斗戲,成龍不得不掉威亞,以及啟用替身。
功夫是成龍的立身之本,成龍的電影最讓人拍案叫絕的是驚險的武打場面,這些高危險動作看著刺激,但這都是成龍靠滿身傷痛換來的。
年齡大了,隨便一個摔落都可能造成嚴重的生命危脅,生理條件讓成龍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玩命”。
妥協的代價就是,功夫在成龍電影里慢慢“退化”,其他元素在電影里出現得更多了,成龍電影失去了重要的支柱。
看點和觀眾的心理預期自然降低了。
另一方面,也更主要的原因是,時代變了。
現在活躍在熒幕上年輕一代的演員,更注重外表形象。
隨便打開一個武俠劇,充斥著是各種奇奇怪怪的特效和虛弱無力的招式。
以前,不是武打出身的演員,在拍攝武打戲時,都會提前學習武打招式。
焦恩俊在拍《小李飛刀》時,為了達到劇中真實的武打場面,提前訓練了好久。
張震為了拍好武打戲,硬是把自己練成了武術冠軍。
然而,看看如今的武打場面,別說提前訓練,只要不扎戲就會被粉絲稱贊敬業,有了特效,就解決了一切。
盡管成龍一直努力傾聽觀眾的心聲,但是時代的變遷,武打劇的發展走向,是成龍個人無法決定的,整個功夫電影的衰落,是他無法阻攔的。
03.未來
前幾天,成龍在一次采訪中淚灑現場。
他透露,自己曾經想找第二個jackie chen,但遇到的阻力太多太多了。
他還表示,說現在即使一個人功夫再好,也不會有一個老板肯給他投資。
他多么希望能夠回到他成名的那個時代,真正的功夫小子就有機會了。
成龍的感慨讓人心酸又無奈。
我們最引以為豪的功夫,怎么就不行了呢?
年輕一代的演員中,原來最被看好的是功夫小子釋小龍和謝苗。
兩人都是童星出身,且在武術學校學習過武打功夫,都憑著真功夫成了當時炙手可熱的武打童星。
可惜,等他們長大后,影視圈已經沒有他們的位置了。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釋小龍始終沒有放棄功夫。
去年,由他主演的《逃學神探》上映,片中真實的打斗場面又燃起了大家對功夫電影的熱情。
不少人紛紛跑到他賬號下留言,希望他多拍功夫電影。
釋小龍會不會成為下一個“jackie chen”不好說,但是他至少讓大家看到了功夫電影重新燃起來的一絲希望。
今天,當我們感嘆成龍電影不如以前的時候,不如多給他一切包容和理解。
年輕時,他對功夫電影的赤誠、勇敢、滿腔熱血,讓我們見證了一個熱氣騰騰的功夫江湖,為我們創造了那樣一個難以忘懷的時代。
點個「在看」,支持成龍,也希望中國功夫電影的黃金時代,再次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