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玉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和價值。
↑↑↑沫珠寶新疆和田玉青花籽料手鐲 | 珠寶匠商城在售
它油潤細膩、溫潤堅韌,擁有7000多年的歷史,被人們賦予了“仁、義、智、勇、潔”等高貴的品質。
↑↑↑俄碧鴨蛋青玉瑗 | 珠寶匠商城在售
古人常常將君子比玉,希望君子能夠如玉般,溫潤和煦,光華內斂,不彰不顯。
佩玉被視為服飾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禮記.玉藻》曰:“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而佩玉中最常見的幾種樣式:“玉璧、玉瑗、玉環、”,常常讓現代人傻傻分不清楚。
↑↑↑左上:商 紅沁玉瑗 左下:良渚文化玉環 右上:紅山文化 玉玦 右下:宋 紅沁玉壁
外形相似的古代玉器“四胞胎”
雖然看起來都是圈圈,但“玉璧、玉瑗、玉環、玉玦”叫法和用途卻各有不同。
在漢初編纂的《爾雅·釋器》中,曾記載到:“肉倍好謂之壁,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肉?好?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看完之后,好像更加糊涂了。
沒關系,宋人邢丙在《爾雅疏》中,對于這段話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肉,邊也;好,孔也,邊大倍于孔者名壁。
簡單的來說,就是根據玉器的環形邊與中心孔徑的大小,從而判斷玉器的種類。
↑↑↑四種常見扁平環狀玉器,“璧、瑗、環、玦”示意圖 圖源網絡
邊大孔小稱玉璧;
邊小孔大叫玉瑗;
邊孔等寬是玉環;
邊上缺口為玉玦;
“聘人以珪,問士以壁,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荀子·大略》
玉璧
說到玉璧,J先生之前曾在文章:壁琮圭璋琥璜,6種清明祭祀玉器,你知道都長什么樣嗎? 中提到過:“玉璧,是一種中間有孔、扁平狀的玉器,是六器當中出現的時間最早、使用的時間最長的禮器。”
↑↑↑新石器時代 玉璧
《周禮.春秋.大宗伯》中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在古代,古人崇尚“天圓地方”,所以,仿天制壁,將壁制作成圓形。
而古代的皇帝,常常被尊稱為“天子”,天代表著帝王權威,可見玉璧在古代玉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宋螭虎紋玉璧
玉璧的用途有很多,隨著朝代的更迭,用途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在商周時期,玉璧作為禮玉六器之首,它的用途之一,就是禮天。
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記載:“以蒼璧禮天。” 可見,在祭天儀式中,青玉璧是古代規格最高的玉器。
↑↑↑螭龍紋青玉璧
在廣西合浦縣九只嶺就曾出土過一塊螭龍紋青玉璧,扁圓形,中間有孔,兩面飾有蒲紋、渦紋、谷紋、雙身螭龍紋等多種紋飾。
除了用于禮天之外,這一時期的玉璧,還是人們身份與地位的標志。
在當時,玉禮器是一種“特供品”,無論是制作者,還是使用者,都是貴族階層,而平民百姓是不可能接觸到的。
↑↑↑商周 玉璧
所以,包括玉璧在內的玉禮器,是貴族階層的獨占之物,成為了貴族身份與地位的象征。
到了戰國時期,玉璧成為了出使他國時,最為尊貴的見面之禮,被稱為“贄”。
在《荀子·大略》中曾記載到:“問士以璧。”說的便是派遣使者到別國訪問時,用玉璧作為憑證,以示敬意與問候。
↑↑↑戰漢 岫玉勾云紋雙龍玉璧 (一件)
兩漢時期,隨著禮制的衰落,玉璧常常被用作殮葬玉、佩飾玉和裝飾玉。
在漢代,人們希望死后可以羽化飛仙,而這種依照天的形狀制作的玉璧,便被看做是通天的載體。
因此,漢人常常會在墓中放置玉璧,從而引導逝者的靈魂,能夠通過玉璧中間的圓孔升天。
↑↑↑漢 龍鳳紋玉璧
在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墓中,曾出土各種玉璧56件,其中,僅主棺室中就發現了47件。
↑↑↑玉璧 西漢 現藏于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因為玉璧與生死聯系在一起,所以,玉璧也成為了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表示忠心的憑證,后來,更是發展成為了好友之間相互饋贈的物品之一。
除了作為殮葬和佩飾之外,漢代還有一種雕有動物紋飾、樣式十分精美的出廓玉璧。
這種玉璧的頂端處,有一個可以系掛的小孔,根據漢代文獻記載,這種玉璧是一種裝飾玉,常被掛于房內。
↑↑↑漢雙鳳谷丁紋玉璧
而到了清朝,被用作葬玉的玉璧越來越少,玉璧成為了一種供欣賞的物件。
除了用途的多樣之外,歷史上各個時期玉璧所呈現出的樣式和造型各不相同。
從簡到繁,又從繁到簡,樣式在變,不變的卻是古人對于天地諸神的敬仰。
玉瑗
中心孔徑大于邊寬的圓玉,被稱為玉瑗。
↑↑↑戰國 玉瑗
從樣式上看,玉瑗的樣式與現今的手鐲十分相似,因此,曾有人認為今天玉鐲的形制,正是從古代的玉瑗演變而來,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已不可考,我們這里便不做深究。
↑↑↑戰國 虬龍扭繩紋獸面玉鐲
從用途上看,玉瑗主要有2種用途:一種是信物;另一種牽引。
在《荀子·大略》中記載:“召人以瑗”。
指的是,天子在召見諸侯或者朝廷大臣時,會命身邊的近侍手拿玉瑗前去傳令,而被召見者,看到手持玉瑗的使者,便要立刻趕到召見者身邊復命。
↑↑↑元 龍鳳紋玉瑗
說白了,這時的玉瑗,有點類似于古裝劇中出現的皇帝令牌和尚方寶劍,常常被作為一種信物使用。
↑↑↑電視劇《包青天》中 展昭手持令牌
除了作為信物,由于玉瑗中間的孔徑較大,還有牽引之用。
在《說文》中記載:“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
指的是,皇帝在上下臺階時,如果摔倒,便會有失皇家尊嚴,但皇帝貴為九五之尊,他人自然是靠近不得,所以,便用玉瑗進行攙扶。
↑↑↑戰國 白玉帶沁勾云」紋玉瑗
玉環
同樣被用作信物的還有玉環。
由于玉環是一個中心孔徑與邊寬大小相等的封閉式的玉器,與“還”諧音,所以,玉環被人們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含義。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玉環
在《荀子·大略》中曾記載到:“反絕以環。”這里的環,有繼續交往之意。
在古代,一些犯有重大罪行的臣子,常常會被皇帝流放到邊疆。當流放到期之日,如果收到君王的玉環,則表示君王已經諒解了他的罪行,還有復見帝王的機會。
↑↑↑被發配到邊疆的臣子
在西漢南越王墓中就曾出土一件鏤雕龍紋玉環,在玉環上鏤雕著3條首尾相連的龍,龍頭樣式各異,造型極其精美。
↑↑↑南越王墓出土鏤雕龍紋玉環
除了作為信物,古代的玉環,還是一種具有裝飾性的配飾。
《宋史·輿服志三》中記載:“袞冕之制……小授三,結玉環三。”
最常見的便是作為耳飾,掛于耳墜之上;而一些款式稍大的玉環,常與環狀圓牌等組成具有裝飾性的掛件,人們常常將其隨身佩戴。
↑↑↑清 白玉獸、玉環 (二件)
隨著朝代的變遷,玉環的樣式與紋飾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新石器時期的玉環,多以白玉和黃玉為主,呈現扁平的圓環狀,樣式中規中矩;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 黃玉環
到了戰國時期,玉環的材質更為豐富,出現了瑪瑙等材質的玉環;漢朝時期的玉環,紋飾相對簡樸,常被用作為佩飾;
↑↑↑公元前5-3世紀 戰國時期 瑪瑙玉環 (一組九件)
到了明清時期,玉環無論是從款式、還是紋飾上,都更為豐富,出現了蟠螭紋、龍紋等造型極其精美的紋飾;
↑↑↑明 鏤空雕麒麟雙鳳紋出廓玉環
玉玦
玉玦,與玉環的形制極為相似,唯一的區別在于玉玦有缺口,而玉環則完好無缺。
玉玦作為我國出現較早的玉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樣式與用途都各不相同。
↑↑↑明 紅沁玉玦
J先生曾在文章:戴耳飾只是為了美?其實還有這些用處!探秘耳飾千年發展史 中提到過,早在新石器時期,玉玦就以耳飾的形式出現,而且造型極為豐富,包括獸形、圓管、扁體形、凸形等。
↑↑↑左:圓形玉玦 中:凸紐玉玦 右:獸形玉玦
1955年,在江蘇南京北陰陽營遺址第四層中所發現的兩件玉玦,出土時均位于頭骨耳根處;在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洼文化遺址117號居室墓葬中,在墓主人左、右耳部各放置了一塊玉玦。
↑↑↑興隆洼文化玉玦 內蒙興隆洼遺址出土
這些實例,進一步證實了玉玦最早是耳飾的說法。
到了戰國時期,由于“玦”與“決”字相通,所以也有決斷、斷絕關系之意。
玉玦
上文中曾提到過,君王贈予流放邊疆的大臣玉環,則表示可以召回;而贈予玉玦,則表示君王與他斷絕關系,返回無望。
龍紋玉玦 (一對)
在歷史故事“鴻門宴”中,謀士范增曾多次舉起自己佩戴在腰上的玉玦,向項羽暗示,要他立刻下定決心殺害劉邦,但項羽始終猶豫不決,未作出回應,最終使得劉邦逃脫,成就霸業。
這里的玉玦,便有決斷之意。而范增將玉佩戴在身上,可見,當時一些大型的玉玦,也可系于腰間,作為配飾。
玦
↑↑↑紅山文化 玉玦串
古人崇尚“以玉斂葬”,與玉璧一樣,玉玦也常常被當做成一種殉葬品。
在出土的紅山文化時期遺址中,有一種被稱為“玉獸玦”的玉器,常常被放置在墓主人的胸口之上,古人認為以此便可與神靈相通,從而能夠使得逝者聽到上天的指示。
↑↑↑1986年山西省黎城縣北桂花村出土 獸形玉玦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用途之外,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在《孔穎達疏》中曾經記載到:“玦,鉤弦也。”指的是,在射箭時,一手持弓搭箭,一手用鉤弦,從而能夠使弓箭的拉力達到最大,射出最理想的效果。
玦
J先生說:
看完了上面的內容,面對這四種樣式極其相似的玉器,你能分得清了嗎?
雖然,到了今天,人們已經不經常佩戴這類玉器,但是,作為中國玉器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研究中國古代玉文化,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它們
文化即生活,傳承才有歷史。
關注有用、有趣、有料的珠寶匠,不僅漲珠寶知識,還可以在生活中了解文化的點滴哦。
參考文獻:
《古代圓形玉的分類及用途寓意》,王嶸旭、莊一賓
《說文—玉環與玉玦》,中國寶玉石雜志
《周原出土的玉璧、玉瑗、玉玦、玉環賞析》
《玉環、玉壁、玉瑗賞析》 收藏界·古文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