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緩緩君
首發(fā) | 緩緩說
01
《唐人街探案3》(以下簡稱《唐探3》)的上映推遲了整整了一年。
從商業(yè)角度來看,選擇推遲無疑是值得的。
長久的等待,吊足了影迷的胃口;
就地過年,讓今年春節(jié)檔的影院尤為熱鬧;
票價的提高,進一步推動了票房記錄的節(jié)節(jié)高升。
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唐探3》在首映日當天,其電影票房就突破了10億人民幣,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首映日票房紀錄。
為什么我要特意強調(diào)票房,因為電影業(yè)不僅關于娛樂、藝術和商業(yè),它也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種體現(xiàn)。
這也是我對“唐探宇宙”寄予厚望的關鍵原因。
關于文化軟實力的部分,具體后面會再展開講,先來談談電影本身。
《唐人街探案》是一個系列。
“唐人街”指的是移居海外的華人聚居的地區(qū) (由于唐朝對海外有著巨大的影響,以至于海外諸國一度把“唐”作為對中國的代稱,中國人也被他們稱為“唐人”) ,探案的背后則是一個又一個燒腦兼具溫情的故事。
從名字的拆解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系列的兩大關鍵詞是:
華人+破案。
02
“唐探系列”的第一部作品發(fā)生在泰國首都曼谷。
在密布著舊樓、小巷和霓虹招牌的唐人街上,海外華人的生存境遇也各不相同。
有人混成了黑白兩道通吃的閆先生,幾乎壟斷了曼谷唐人街上的金鋪,在當?shù)乜芍^是呼風喚雨。
也有游走于夜場和市井之間的女房東阿香(佟麗婭 飾) ,靠著姿色和手段獲得了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但在關鍵時刻總會表現(xiàn)出人性中的善意。
但更多的,還是在海外艱難求生的底層小人物們。
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漂泊海外,他們可能始終無法融入當?shù)厣鐣?,有的甚至還是黑戶。
在這種情況下,唐人街成為了他們的庇護所。
“唐探系列”的兩大主角之一——唐仁 (王寶強 飾) ,就是這樣一個混跡于曼谷唐人街的小人物。
因為一段羞于啟事的往事,唐仁決定遠走他鄉(xiāng),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
但在泰國的境遇并不如意,泰語不好,也沒有身份,唐仁只能給當?shù)氐木?strong>坤泰(肖央 飾) 當馬仔,做一些打雜的工作。
《唐探1》的成功之處就在于,電影在唐仁身上,既呈現(xiàn)了底層小人物的那種猥瑣、狡黠、痞子氣,也塑造了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那種勇敢和敦厚。
這種黑白兩面的同時呈現(xiàn),讓人物的形象變得更真實,更立體。
隨著劇情的展開,唐仁向秦風(劉昊然 飾) 透露了自己的往事。
“這世上比所有人都瞧不起你的滋味還難受的,就是所有人都同情你?!?/strong>
所以唐仁才決定遠走他鄉(xiāng),想要混出點名堂。
所以,哪怕他在泰國混得并不如意,但依然不愿意回家。
“牙掉了,咽肚里,苦只有自己知道。那些在外面漂著不回家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strong>
這段話不僅讓觀眾對唐仁浮夸、貪小便宜的那一面多了一份理解;也說出了千千萬萬異鄉(xiāng)“打工人”的心聲,實現(xiàn)了和觀眾的共情。
從這一點來說,《唐探1》給唐仁這個角色的定調(diào),可謂是相當成功。
《唐探2》的劇情則發(fā)生在美國紐約。
和第一部類似,紐約華人的境遇也各不相同。
有帶著美式色彩的華人版“教父”七叔(曾江 飾) 。
有混成了“中層”的職業(yè)介紹所的老板娘 (范湉湉 飾) 。
也有“黑”在紐約,通過不停換工作才能艱難求生的底層小人物宋義 (肖央 飾) 。
宋義有一個妹妹,兩人曾在紐約相依為命,可妹妹卻在一年前突然失蹤,從此杳無音信。
所以宋義會說:
“紐約這座城市看起來很美,其實它還有有個名字……“
“罪惡之城?!?/p>
“還是隱藏很多危險的,特別是對于我們這些異鄉(xiāng)人來說?!?/p>
其實宋義的妹妹,恰恰就是被七叔的干兒子陸國富拐賣后失蹤的。
所以,在海外的華人就一定會相互幫助嗎?
未必。
有時候,人家坑的就是“自己人”。
很殘酷,卻也真實。
唐探1和2,呈現(xiàn)的是海外華人的生活圖景。
作為當?shù)氐纳贁?shù)族群,在面對新環(huán)境時需要同舟共濟,于是華人聚集在了唐人街,他們的境遇各不相同,卻始終保留了華人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讓中華文化在海外扎下了根。
唐人街是海外華人歷史的一種見證。
《唐探3》的故事,則發(fā)生在東京。
相比之下,本作少了對海外華人生存狀態(tài)的刻畫,取而代之的是加大了對“主題國” (唐探系列每一部作品都會選擇一個國家作為故事發(fā)生的所在地) 特色的呈現(xiàn),色彩會更加“明亮”一點。
在一句“Welcome to Tokyo”之后, 日本的旅游、cosplay、相撲、劍道等日本傳統(tǒng)文化一一呈現(xiàn)在你眼前。
你也會看到新宿、銀座、秋葉原、東京塔等日本地標性景點。
再加上妻夫木聰、長澤雅美、染谷將太、鈴木保奈美、淺野忠信、三浦友和等日本大咖+老戲骨的傾情演出。
短短兩個小時,日本的民俗、文化和旅游景點被糅合在了一起。
如果你之前沒有去過日本,他剛好可以當做一部旅游觀光片讓你在電影院里游覽一遍東京。
03
再來說唐探系列的另一個關鍵詞——探案。
三部作品在“探案”這條線上,差異非常明顯。
在《唐探1》中,“黃金失竊案”和“密室殺人案”,陰差陽錯地交織在了一起。
觀眾順著天才少年秦風和油膩大叔唐仁的視角,看著案件幾經(jīng)反轉。
秦風自帶“最強大腦”和“記憶宮殿”,當之無愧是破案的主力。
而唐仁則是“武藝”擔當,再加上無心插柳的提示,幫助秦風走出柳暗花明。
直到影片播放到95%進度條的時候,真相看似已浮出水面,兇手也已經(jīng)伏法。
然而最后5分鐘,楞是能讓整個案件出現(xiàn)了驚天大反轉。
這種“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反轉,讓人拍案叫絕。
在影片的結尾,思諾那突如其來的邪魅一笑,更是把電影推向了一個高潮。
在給觀眾帶來驚悚的同時,也留下了足夠的懸念。
可以說,《唐探1》的探案部分,就是不斷地給你帶來反轉和意外。
而《唐探2》在破案部分的風格則略有不同,陰陽五行元素的引入,讓作品帶有了一絲輕玄幻的色彩。
(真兇藏身的那個詭異的道壇,具有相當強的視覺沖擊,也把玄幻色彩推向了高潮)
相比于第一部的反轉再反轉,《唐探2》在劇情推進到大半的時候,其實多多少少已經(jīng)能猜出誰是真兇了。
但《唐探2》的精妙之處在于,在主線的連環(huán)殺人案中,又疊加了一起由宋義策劃的“順風車殺人案”。
并且,和《唐探1》一樣,“順風車殺人案”的關鍵線索,一直到最后5分鐘才向觀眾呈現(xiàn)。
所以結尾處依然給人帶來了意外和驚艷。
而《唐探3》則走的是“本格推理”路線。
所謂的本格推理,是推理小說的一種流派,又被稱為古典派。
這種流派會盡可能讓觀眾 (讀者) 和主角獲得同樣多的線索,以考驗觀眾 (讀者) 是否具有解開案件謎題的推理能力。
所以《唐探3》的破案部分相對簡單,沒有那么多意外和反轉,我個人在看了一小半的時候,就已經(jīng)猜到了兇手是誰,后續(xù)劇情的展開,更多的是對證據(jù)和殺人動機的補完。
但本作和前兩部的區(qū)別在于,《唐探3》其實有三條線,在破案之外還暗藏著更大的謎題。
04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評價《唐探3》,我個人的看法是:有驚喜也有小遺憾,但也讓唐探系列擁有了更大的可能,是一部承上啟下之作。
《唐探3》安排的三條線,一條是破案,一條是Q成員的現(xiàn)身對秦風的招攬,還有一條是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批判 (這條埋得比較深,和“戰(zhàn)爭遺孤”的歷史背景有關,本文不進行展開) 。
作為本片的主角,秦風既有陽光男孩的一面,同時也有黑化的潛質(zhì)。
關于這一點,唐探1、2、3中都有暗示。
在警校的面試中,面試官問秦風,為什么想要報考刑警學院?
秦風的回答是,他想要完成一次完美犯罪。
秦風年幼時,父親曾讓他在銀行門口數(shù)人頭 (推測和保安人數(shù)有關) 。
然而秦風因為貪玩,根本沒有按照父親的要求去做,反而隨口瞎報了一個數(shù)字,導致父親作案失敗,當場被抓。
這成為了秦風心中的一個陰影。
或許,他的心底里,其實是有想過要通過實現(xiàn)一次完美犯罪來彌補這種缺憾的。
在《唐探1》中,秦風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身為罪犯的潛質(zhì)。
秦風曾通過把自己想象成罪犯,從而實現(xiàn)“接近罪犯”,找到了破案的線索。
到了《唐探2》里,秦風在生死一線之間,想要的不是恐懼,而是發(fā)現(xiàn)了宋義是個左撇子,從而懷疑起他就是Q。
秦風的舉動和反應,根本就不是一個正常人。
所以宋義反問他:我救你的時候,你想到的就是這個?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看可以,(但)別看太久?!?/strong>
《唐探2》的最后,秦風在燈光下那亦正亦邪、半明半暗閃爍的臉,把他人格深處的那種矛盾,刻畫得淋漓盡致。
而秦風則對自己的推斷充滿信心,但他依然選擇了把證據(jù)交給宋義,放過了他。
這和他在第一部中放過思諾的做法幾近一致 (當然,思諾的案子秦風手里缺乏證據(jù),但這不是秦風幫她繼續(xù)隱瞞的理由,秦風本可以告訴警察,好讓這個案子繼續(xù)追查下去,但秦風沒有這么做) 。
或許,秦風從心底里就是愿意去成全這樣的“完美犯罪”。
他可能從心底里就對他們 (能夠實現(xiàn)完美犯罪的人) 抱有一份欣賞。
這樣的秦風,當然是有被招攬的可能。
在《唐探3》中,Q對秦風的其中一個考驗,就是三個窮人如何“公平”分配兩塊面包,秦風在游戲中非常果斷地選擇了殺掉一個窮人。
其殺伐之果斷,可見一斑。
在通過了種種考驗之后,Q的成員現(xiàn)身了,他們正式向秦風發(fā)出了加入組織的邀約。
而秦風之所以沒有黑化,我覺得唐仁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面對要不要把奸殺犯推下去來拯救他人性命的選擇時,秦風一度非常猶豫,如果不是唐仁的那句“老秦”,秦風可能真的會動手。
對于唐仁+秦風這對偵探組合,唐仁在某種程度上像是一束光,時不時地照亮秦風內(nèi)心深處的那片陰暗,避免他掉入深淵。
而偵探聯(lián)盟對抗Q組織的故事,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在電影的最后,Q組織的成員圍坐在圓桌前,部分成員露臉了,也有少數(shù)的席位空著。尤其圓桌上的C位,竟然也是空著的。
我個人有一個大膽的推測,主角秦風的爸爸,很可能和Q有很深的淵源,甚至不排除有可能是Q的創(chuàng)建者。
理由有二:
秦風小時候爸爸讓他數(shù)人頭的事,按理來說是非常私密的一件事,但是Q竟然知道,甚至還拿這件事來動搖秦風的內(nèi)心,這意味著Q和秦風爸爸的關系絕非一般,秦風的父親很可能就是組織的一員。
再者,秦這個姓的首字母,恰好就是Q。
這是一個偶然,還是組織創(chuàng)建者以自己姓氏的首字母為組織命名?
我覺得都有可能。
還有,思諾是不是Q的一員?
這也留下了很大的懸念。
從思諾在《唐探1》中高超的作案手法來看,她表現(xiàn)出來的智商,完全有可能被Q選中。
更何況,這起案件的推進,全程都在Q的關注之下 (唐仁刮臉時接到的那個電話,就是Q打給他的) 。
所以,Q和思諾之間,完全可能存在一定的淵源。
我相信這些謎題,未來在唐探系列的后續(xù)作品中會一點點向觀眾揭曉。
總之,隨著《唐探3》劇情的推進,1和2留下的懸念,被串接了起來,“唐探宇宙”的想象空間,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05
2019年,某美國大型IP的收官之作橫掃全球票房。
這件事細思之后,對我的沖擊是很大的。
它體現(xiàn)的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輸出能力。
而電影,就是文化輸出的一個載體。
2019年,在某地的鬧劇中,有人穿著“美國隊長”的裝扮,走上了街頭。
這讓我看到了,電影的背后,不僅有娛樂,有藝術,有商業(yè)版圖,它更大的影響在于——文化的輸出。
它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這種軟實力的滲透,會影響世界各國人民對這個國家制度及文化的認同和評價。
撒切爾夫人曾經(jīng)說過一段話:
“中國不會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因為中國今天出口的是產(chǎn)品,而不是思想觀念。 中國的知識體系不能參與世界知識體系的建構,不能成為知識生產(chǎn)的大國。 即使中國經(jīng)濟快速崛起,充其量只能成為一個物質(zhì)生產(chǎn)大國,但在精神文化生產(chǎn)和創(chuàng)新輸出上,仍然是一個無需重視的小國。”
從經(jīng)濟、軍事到科技,盡管中國的硬實力正在不斷地追趕,但我們在文化軟實力上,和競爭對手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份差距,所以一直以來,我個人都非常希望看到能有一個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的IP出現(xiàn),能有屬于華人的英雄形象在全世界得到廣泛的認同。
而唐探系列讓我看到了希望。
喜不喜歡一部電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都很正常。
但我不建議你因為個人喜好,就抱著那種要把它一腳踩死的態(tài)度去進行全盤的否定和一味地唾棄。
批評很容易,但建設很難。
《唐探3》固然有遺憾和不足,但它確實是一個非常非常有潛力的IP。
希望唐探系列能夠越做越好,把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挖掘出來。
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建立,加一把火,獻一份力。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簽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