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一詞原本來源于希臘語“Academy”,最初的意思指的是一名在危機時刻,為拯救雅典而獻出自己生命的英雄,為紀念這名英雄,希臘人為其修建了一處園林,而這處園林后來成為了眾多學者講學的地方,隨著時間流逝,學者們便開始用“Academy”來代指自己,以彰顯自己在科學研究領域的奮不顧身。
如此看來,“院士”一詞從根源上是和“英雄”聯系在一起的,只是到了后來,以法國、英國、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才開始將“院士”作為一種榮譽授予其國內最杰出的科學家。我國在后來也相繼將“學部委員”、“院士”等稱號作為學術界的最高榮譽授予國內杰出的科學家。
雖然“院士”一詞目前在東西方都被作為一種最高榮譽授予各自的科學家,但從“院士”一詞的血緣關系上來看,無疑是我們走得更為純正,而“白酒院士”的提名就是最好的例證。
前文講過,“院士”一詞的源頭來源于“英雄”,何為英雄?大者為國家、為民族,小者為家庭、為事業。而“酒”與“英雄”向來是分不開的,如曹操一樣的一方諸侯,尚且要對酒方能當歌;即使是如普通百姓的武松,也要三碗烈酒方能成為名噪一方的打虎英雄。
逃離歷史,回到現實,“酒”對于你我他的作用又何嘗不是。有多少的生意是在酒桌上做成的;有多少的親情、愛情、友情是在酒里維持住的;有多少人是通過推杯換盞來實現了自己的“官運亨通”的。在現實生活中,能喝酒、會喝酒、懂送酒能讓你成為酒場上的英雄,客戶喜歡你,領導重視你,走哪兒都有人愿意帶著你。
可以說現實中的“酒”已經逐漸成為了實現階級躍遷的階梯,因此在民間、在官場有一種英雄又被稱為“酒桌上的英雄”,而“白酒院士”的工作就是為了讓這些“酒桌上的英雄”喝得醇正、喝得醇香、喝得健康、喝得與眾不同,可以說“白酒院士”是英雄背后的英雄,且不論這些白酒工程師所創造的GDP第三城的經濟成績,就論這一點,白酒工程師們也當得起“院士”這一稱號。
很多人或許會說,西方國家都是研究物理、天文、醫學等領域的專家被授予“院士”稱號,咱們突然給一個研究白酒的授予“院士”稱號,是不是顯得太過突兀了。
其實這恰恰不是突兀,而是對歷史的延續和傳承,就像對“院士”這一詞的來源的理解一樣,顯然我們將其和“英雄”聯系最為緊密,走得最正,歐美國家倒是越走越歪了。
從歷史上來看,我們一直都有“舉賢不避親”、“用人不拘一格”的傳統,如從未帶兵打過仗的趙括,也能夠成為統領數十萬大軍的最高司令官;學識淺薄,少有治理經驗的趙高,也能成為大秦帝國的丞相。如今提名白酒工程師為“院士”,不正是一種關于歷史傳統的詮釋嗎?
白酒院士也罷、企業院士也好,其實這“酒”又與普通百姓有多少關聯,大家怕都只是看過、聽過、卻從未喝過半兩,閑暇之余更多的擔心不是釀酒的當了院士,而是那些可能在未來,帶領我們探索星辰大海的科學家們的位置應該在何處。
因此提名歸提名,倒二兩白酒,對酒當歌,詮釋歷史時,別忘了前方那無垠的浩瀚星空就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