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融創中國收購廣西本土房企——彰泰,一時間占據房地產市場頭條。
近日,有自媒體曝出“并購王”融創再度出手,將大手筆收購藍光發展。
針對此番傳聞,藍光發展方面對媒體回應表示:合作僅局限于項目層面。
1
融創擬收購藍光發展
有業內消息稱,融創在與某40強房企接觸,洽談部分收購該房企的事宜。但是目前還在前期談判和接觸階段,交易的相關內容還沒有談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不方便透露更多細節。等到相關細節談妥,公司會發布公告予以確認。
根據消息描述,“被收購的該房企2020年全年的銷售剛剛千億出頭億元,同比只增長了2%”,“該房企在2021年即將到期的短期債務總額,高達約400億元,但是手中的流動資金僅僅只有區區兩百億出頭”等內容來看,這一國內40強房企極有可能是藍光發展。
而藍光隨后也公開回應:與融創主要是項目層面合作。
在三道紅線下,藍光的財務數據的確難看。
從2016年末到2020年年中,藍光有息負債規模分別為217億元、302億元、530億元、568億元、714億元,凈負債率分別為90%、91%、102%、80%、105%。
2020年末,藍光發展總資產2582億,總負債2119億,是一家資產和負債規模均超千億的房企。
今年,藍光發展償債壓力劇增,在極力自救。
藍光從今年開始收縮投資規模。中指院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藍光拿地金額分別為179億元、322億元、303億元、375億元,在房企拿地排行榜上基本都在TOP50之列。
今年,公開市場已經很少看到藍光拿地身影,今年前兩月,藍光拿地金額僅14億元,在拿地排行榜上已經滑落至第83位,其主要拿地方式都采用項目合作。
對于此次收購,藍光和融創雙方均未正式公告,但業內推測該事件可能還處于前期商議階段,根據孫宏斌以往行事作風,一旦確定會很快官宣。
2
旭輝放棄收購彰泰 融創接盤
若雙方達成一致,這將是近期融創第二筆重磅收購。
4月17日,融創中國與彰泰集團在無錫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融創將與彰泰設立合資公司,接手彰泰所屬目標公司100%權益,交易完成后,融創與彰泰分別持有合資公司80%、20%股權。
據公告顯示,融創西南集團應向合資公司投入的資金總額約為人民幣99.1億元。此外,融創旗下融創服務投資擬8億元收購彰泰服務80%股權,代價為人民幣8億元(可予調整)。收購事項完成后,彰泰服務將成為公司的間接附屬公司。
而此前旭輝在今年1月,宣布收購彰泰股權,雙方擬按65:35的比例成立合營企業,開發廣西的地產項目。
但在4月14日,旭輝控股發布公告稱,經過盡職調查及進一步商業磋商,旭輝與彰泰于4月14日正式解除協議,終止合作。
據知情人士透露,旭輝進入盡職調查之后,發現彰泰項目“坑”太多,且1-3月,彰泰銷售情況非常差。或許這兩個原因直接導致旭輝放棄全面收購。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今年1-3月,彰泰以38.4億元銷售額排名全國85名。
在克而瑞發布的2020年房地產銷售排行榜中,彰泰集團以254.2億元排名89位;2019年,這一數字為226.3億元,行業排名第104;2018年為215億元,雖然每年有增長,但相比自己的目標,似乎還有些距離。
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加大融資力度。但到了2020年,因為融資渠道收緊,信托頻繁暴雷,彰泰的融資渠道受到很大的擠壓。
也因為沒有上市,信托等非標融資依然是彰泰集團的主要渠道。但這些渠道目前的情況都難言樂觀。
但黃老板的野心是大的,這從其此前請來原藍光集團總裁張巧龍就可以看到,他希望彰泰像四川藍光一樣,不僅是區域一哥,還能成功走向全國。
可惜理想很豐滿,最終還得面對現實。
不過也有媒體報道,彰泰在與旭輝的合作后期突然“跳價”,是導致雙方分手的原因之一,在旭輝宣布公告之前,融創中國的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就曾前往廣西與黃海濤見面,兩人一拍即合。
3
融創拿地面積銳減
2021年銷售目標6400億
在旭輝宣布解除與西南房企彰泰集團的合作框架協議兩天后,4月16日,曾經并購市場的大玩家融創中國出現接盤。
根據協議,融創與彰泰將按照80%:20%的股權比例共同合作成立平臺公司,整合區域優勢資源,繼續深耕廣西,鞏固廣西房地產第一品牌的行業領先地位。
根據公告,此次交易的目標公司包含了彰泰在廣西南寧、桂林等多個城市的54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及3個房地產代建項目,可售建筑面積約1162萬平方米,未售建筑面積約為825萬平方米。據了解,上述目標項目主要為住宅業態,截至2020年12月31日總資產約487.16億元。這無疑對融創西南的儲備進行有效補充,從投資力度上說,西南區域在融創內部一直名列前茅,近兩年大的收購案例都在西南。融創方面對于此次交易也回應稱是由集團牽頭。
融創“并購王”的稱號絕非徒有虛名。
依稀記得在融創中國2018年業績發布會上,孫宏斌曾表示,去年(2018年)融創并購的量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其中50%是并購公司,還有20%是一二級聯動獲得的土地,并購成功的案例有200個。
此后融創的并購腳步也并未減緩。
2019年,融創從陽光100和新湖中寶手中接過多宗項目、還有泛海資產包、長實部分項目、以及斥資153億元收購云南城投持有的環球世紀及時代環球各51%股權,造就當年內房地產最大并購……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開始到2019年底,融創中國用于收并購的支出大概2300億元往上。
2020年的融創似乎低調了些,走的是降杠桿、分拆物業上市路線。
2021年,融創似乎又有“卷土重來”之勢,除了高調重出江湖并購,拿地也不手軟。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融創新增貨值704.1億元。
部分地塊溢價率也不低,如今年2月20日,融創聯合建發在上海普陀區以64.52億元摘得一宗地塊,溢價率36.15%,成交樓面價為8.43萬元/平方米。
最近的4月13日,融創經過377輪競價、溢價率90.62%,以10.16億元競得徐州銅山區一宗住宅用地,樓面價11839元/平方米,同樣刷新當地樓面價新高。
積極拿地的背后,是對其土地儲備的焦慮。
2020年年報顯示,融創中國營業收入為2330億元,同比增長36.2%;歸母凈利潤356.4億元,同比增長36.9%;實現合同銷售金額5750億元,同比增長3.4%,排名穩居TOP5。至2020年底,融創中國凈負債率大幅降至96%,現金短債比提升至1.45,剔除預收賬款資產負債率下降至78.3%。兩項指標成功達到“三道紅線”政策標準。
雖說各項經營業績在穩健增長,但是拿地面積卻在大幅下降。
數據顯示,2020年,融創中國拿地面積大幅下降至587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1.1%;地銷比為0.54,相比2019年下降0.2,拿地力度大幅下降。融創中國2020年過去拿地對本年銷售額支撐度為-1.33,同比大幅下降2.01,新增土儲難以對銷售額形成有效支撐。
(融創中國土地儲備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在2020年業績發布會上,孫宏斌表示,2020年樓市調控加疫情影響,少賣了,沒必要弄到6000億元,如果想達標就算6500億元也能做到。雖然去年未完成目標,但融創2021年依然制定了6400億元目標,比2020年銷售目標6000億元還要高。在行業調控、“三道紅線”以及集中供地等政策影響下,房企要做大規模并不容易,如何逆勢沖高或許在融創看來,收并購優質資產是一個好途徑。
這就不難理解,2021年融創“攻城略地”會如此兇猛了!
來源:文君言,部分素材源自杠桿地產、地產一條,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