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現在國家開放二胎,很多家庭都有一兩個孩子,雖然孩子確實也給家庭帶來了歡聲笑語,但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有些熊孩子也讓父母煩惱無比!帶娃是確實不容易,經歷過的父母都很有這方面的體會,尤其是教育方面確實令人頭疼。
何在國人看來萬分艱難的帶娃過程,外國人卻覺得很輕松呢?
相比之下,國外的寶媽帶娃方式與我們有很大差異,在她們看來帶娃很輕松,主要是帶娃狀態完全不一樣,下面我們來看看著名主持人撒貝寧和他妻子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撒貝寧和他的妻子李白是在節目上認識的,很快他們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有了愛情的結晶,一對雙胞胎兒女,他們夫妻二人都有很高的文化程度,而且剛好孩子他媽是外國人,那么,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帶娃的呢?
有一次撒貝寧下班回家,看到倆孩子在地上的拖鞋,甚至還塞進嘴里吃,撒貝寧趕緊去制止,因為大家都知道,再干凈拖鞋上面都會有細菌和灰塵,然而妻子李白卻很淡定,并說地板和拖鞋都清洗干凈了,而且已經消過毒,不必擔心,隨他們吧!
這就是中國式帶娃和外國式帶娃最大的區別,中國父母表示不放心,外國父母對孩子成長卻很放心,簡單點就是說,中國父母采用了圈養的方式,而外國父母則是采取了放養的方式,二者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多值得我們去借鑒!
國內與國外帶娃方式的具體的區別有哪些?
1、孩子吃飯問題
從一些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外國孩子吃飯的時候,一般都是自己動手,不需要父母追著喂的,雖然最終會弄的到處都是飯,但同時也能鍛煉孩子自立,可能國人常常疑惑,擔心孩子噎住,擔心孩子吃不飽,或者擔心發生其他的意外。
其實不用太擔心,餓了想飯這是本能反應,孩子雖然小,但是如果肚子餓了,他的大腦也會給出反應,餓了自然會鬧,會找吃的,雖然吃飯的過程比較慢,存在會造成浪費、會弄臟自己的衣服等問題,但這對孩子養成自理、獨立的習慣有非常大的幫助。
再看看我們,國內的父母,到飯點時都會追著孩子喂飯,也不管孩子到底餓不餓,更不會讓孩子自己抓著吃,擔心不衛生,不健康,甚至有時候追著追著就來氣了,就埋怨孩子不好好吃飯。其實孩子根本就不餓,當然不愿意吃飯了。
2、孩子選擇權的問題
在國外,父母給孩子的選擇權會多一點,在很多事情上都會讓孩子自己選擇,只要不違背原則,危險性較低,不傷害別人的前提條件下,孩子都能夠做自己的選擇!比如說,孩子的興趣,愛好,參加的活動等等,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夠真實的表達自己,說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并提高自己的主見,不再是遇到事情就找父母,這樣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反之,中國的父母有很強的控制欲,喜歡替孩子做決定,在選擇性問題上占主動權更多。孩子還沒出生,早早的就給孩子規劃好了未來的人生道路,有些父母甚至將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嚴格要求孩子必須這樣那樣,這種做法,給孩子帶來了很多壓力,對于孩子個性的發展非常不利。
3、對待孩子錯誤上的區別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情緒不是很穩定,容易沖動,不受控制,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不聽話,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己也控制不了情緒。
當孩子無理取鬧發脾氣的時候,國外的父母采用引導的方式的較多,間接的跟孩子說他的做法是不對的,比如說用生活小事舉例,或者通過故事引導,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接受父母的批評!
然而在國內,打是親,罵是愛,棍棒底下出人才,在過去的一些舊思想,舊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常常會很嚴厲,幾乎不會給孩子解釋的機會,這種教育方式在短時間內確實奏效,但會給孩子心理影響較大,長此以往,孩子的內心深處會非常壓抑,如果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依然會犯錯誤。
總之,無論是哪種教育方式,其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底蘊,不同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也有差距,我們需要相互借鑒,揚長避短!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做孩子未來發展道路上的明燈,要引導孩子走向光明,走向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