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今年5月20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一覺醒來,有明星官宣離婚,也有結束長跑選擇結婚,以及還有情侶520熬夜11小時第一個領證……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上演著各種悲歡離合、恩怨情仇,也許人與人之間的悲歡并不相同,但渴望愛與幸福的初心都是一樣的。
關于愛情與婚姻,我們說得太多,卻一直搞不懂。正如埃里希·弗洛姆所說的那樣:“幾乎沒有什么活動像愛這樣以極大的希望和期待開始,卻以有規律的失敗而告終。”
愛是怦然心動嗎?墮入愛河的心動,是真真切切的存在。但這種靠荷爾蒙維系的愛情,它很美卻如同煙花一樣易冷,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愛。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愛與幸福呢?
說到底,愛是一門藝術,我們既要學習愛的理論,也要在愛的實踐中學習。想要獲得真正的幸福,那么這三點值得你深思與努力,如下:
一、不存在命中注定之人
跟很多人一樣,我曾經多么渴望能遇到自己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所以我一直默默等待。
就算年紀越發漸長,身邊的朋友都相繼結婚,父母也不斷催婚催生……因為覺得未來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很值得,所以我選擇不將就,繼續為真愛等下去。
當然,我一直認為自己并沒有錯,直到我看到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的《幸福的勇氣》這本書,突然豁然開朗,原來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
“明明值得愛的人就在眼前,但卻找各種理由退卻,說什么‘不是這個人’,并自欺欺人地認為‘一定還有更理想、更完美、更有緣分的人’。根本不想進一步發展關系,親手排除一切候選人。”
“愛某個人并非單單出于激烈感情,這是一種決心、決策、約定”,這是弗洛姆看待愛情的方式。真正的愛情,并不是為了找一個“命中注定之人”或者“值得托付終生的某個人”,而是你是否下定決心去真正去愛、去付出,一起創造幸福。
二、學會自立,擺脫“自我”
在《愛的勇氣》中,作者提出:為什么愛可以帶來幸福?一言蔽之,因為愛就是從“自我”中解放出來的。
剛出生的我們,像是這個世界中心一樣,父母會第一時間照料我們,因為缺乏生存技能我們通過“脆弱”來支配大人們,通過哭鬧來拒絕合作,聚焦于自己的個人利益。
但,我們長大了,要需要自立了,不應該再用自己的脆弱或不幸、傷痛、不得志以及精神創傷作為“武器”來控制他人,想要讓他人擔心、束縛他人的言行、支配他人。當你自立了,你才能學會真正意義上接納他人,懂得如何去愛了。
我特別不贊同陳思誠那種“近乎動物本能的情愛觀”。他曾經這樣說道:“你會發現很多成功人士,他們一開始成功的動力,都會來自于女人,他們希望擁有更多的女人,漂亮的女人,這是欲望。”
就算有欲望,人是可以控制自己欲望的,而真正的愛情不是一種本能,而是需要花時間來經營的,而不是見一個愛一個的,這有著本質的區別。
三、不要害怕“去愛”與“受傷”
愛,是需要勇氣的,這是《愛的勇氣》一書反復提及到的箴言。
以前我不知道,愛是需要勇氣的,以為我們生下來就會愛,就像是呼吸一樣自然。但,很可惜,其實我們都是愛情的“膽小鬼”,面對愛我們會本能地回避愛,害怕受到傷害,缺乏擁抱愛的勇氣。
“他是不是一個可靠的人?我會不會受到傷害?我不愿意承受這一切……”這是我們面對感情時的焦慮與困惑,所以很難跟一個人建立親密關系,因此一直單身、自卑。
人生在世,就應該主動出擊,面對愛情,不刻意被動等待愛自己的人出現。要知道,只有主動去愛,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愛某人,我們才能更好地自立自強,愿意為那個“他”付出不計回報的代價。
總的來說,人間很值得,也有很多人值得我們去愛。
別做一個就連幸福都害怕的“膽小鬼”了。
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學會自立自強,獲得幸福的勇氣。
好好走下去,相信自己,敢愛敢為,過富足的人生。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