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榮耀終端有限公司CEO趙明現身2021高通技術與合作峰會,并在現場公布了榮耀手機與高通合作的最新動向,即六月發布的榮耀50系列將搭載高通驍龍移動平臺,并透露高端品牌榮耀Magic系列下一款產品Magic 3將搭載“行業最領先的旗艦芯片”。外界分析,其極有可能采用高通頂級芯片驍龍888Plus。
其實自去年年底榮耀從華為“單飛”之后,其高管已經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其要力推高端機的決心,并每每都將標的定為超越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并直指蘋果和三星。
對于榮耀力推高端的決心,業內不乏看好的聲音,但在我們看來,唯有全面分析榮耀當下的表現和舉措,才能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深意及榮耀的未來。
V40“第一槍”成“啞彈”,原有中低端市場競爭力正在喪失
熟悉榮耀品牌的業內應該知道,榮耀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中低端市場,也是榮耀從華為“單飛”后被認為可以東山再起的資本。所以今年1月榮耀首發的新機V40普遍被認為是其獨立之后面向中低端市場的“第一槍”,彰顯出其對于榮耀的市場和戰略價值。
可惜的是,不知是何原因,榮耀V40在價格、價值、品牌之間并未體現出很好的平衡,發布之初便導致業內和用戶的詬病,被認為對于市場和用戶缺乏誠意。
以榮耀V40輕奢版為例,不少用戶對其性價比產生質疑。就芯片配置而言,同樣是搭載天璣800u,榮耀V40輕奢版8GB+128GB售價2999元,Realme Q2的6GB+128GB售價僅1299元。而定價同為2999元的紅米K40Pro,搭載的是高通旗艦級芯片驍龍888。
而榮耀V40所配置的天璣1000+芯片,也不是聯發科發布的最新芯片,此前配備此款芯片的手機realmex7 Pro、iQOOz1等售價也多在2299元左右。相比之下,榮耀V40的3599的起售價,在價格上缺乏競爭力。
為此,我們也曾在第一時間對此做過更詳細的分析,詳見《單飛后首秀V40:“榮耀”欲續榮耀還需做更多》一文,此處不再詳述。
盡管如此,榮耀CEO趙明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仍對外宣稱,榮耀的市場份額已經從此前的3%增加到了8%,銷售勢頭良好。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從今年4月多家媒體實地走訪榮耀線下渠道的報道看,榮耀手機的銷量并不理想,甚至處在供大于求的狀態。
以前述的V40為例,據《智東西》報道,榮耀V40系列8GB+128GB版本在某銷售商的提貨價格僅為3000元左右,而目前京東商城榮耀V40同樣版本的價格卻在3599元左右,價格相差近600元。盡管如此,因為價格問題,榮耀手機“不是很好賣”。實際的情況是, 榮耀手機各種機型都有,新的二手的都很全,并且價格也相比線上要有500多元的優勢。這樣看來,榮耀手機在線下市場中并沒有出現明顯的缺貨現象,甚至可以說是供大于求。
所謂事實勝于雄辯。據Counterpoint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榮耀市占率為5%,較上個季度(去年第四季度)市占率下滑了2%;
全球手機市場,榮耀并未進入前7,而從排名第7的realme市占率為4%看,榮耀在全球市場的市占率應低于4%。
那么問題來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榮耀的市占率均未能達到8%,而且是環比下滑的態勢,榮耀CEO趙明對外宣稱的8%,且必須是增長的態勢(從3%到8%)從何而來?
棄原有品牌定位,“黑馬”已現,榮耀奪回中低端市場壓力陡增
眾所周知,從榮耀誕生之日起,就以小米為主要對手,而自2019年紅米獨立小米之后,二者的競爭更為直接。但由于非市場因素的影響,到去年第四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一度領先于小米的榮耀最終敗下陣來,雙方市占率分別為13%和7%,差距為6%,到了今年第一季度,雙方市占率差距擴大到了10%,即小米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市占率是榮耀的3倍,這再次從側面印證了榮耀手機今年以V40為代表開啟反攻的不利。
除了小米之外,未來榮耀在中低端市場又多出了一個勁敵,那就是回歸中國市場2年的realme。
提及realme,我們不得不說到對于一個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品牌定位。與當初的榮耀類似,realme以“敢越級”定位于全球年輕消費群體,惟一不同的是,其首先發力于海外(以印度為始)年輕用戶群體,取得階段性成功后,于2019年回歸國內,針對中國Z時代年輕消費群體,走“科技潮牌”的路線,2年下來,其已經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名副其實的黑馬。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realme智能手機銷量環比增長82%,同比增長451%,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Top 7品牌,作為對比,榮耀下滑高達35%,市占率僅領先realme 3%,如果這種態勢不能很快抑制,榮耀很可能在中國市場被后來者realme超越。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里之所以提及realme,是想由此引出為何“單飛”的榮耀要放棄多年打造的品牌和市場定位,而選擇所謂高大上的全球標志性科技品牌。是對于獨立后自身品牌的自信?還是認為年輕消費群體已經沒有增長空間?
但從目前realme完美復刻榮耀此前的品牌定位,且發展勢頭強勁的事實(realme目前已經具備Q系列、V系列、X系列、GT全系列產品,這意味著realme可以在多個價位段發力,不但千元價位段有著realme Q2系列這樣的爆款,而且有著realme GT和realme GT Neo這樣的越級旗艦,realme已經成為面向年輕消費市場的全能選手)看,榮耀的做法著實讓我們難以理解。
發力高端,榮耀品牌支撐力不足放大差異化創新難度
既然定位于全球標志性科技品牌,具體到智能手機,推出甚至站穩高端市場自然成為榮耀的必然選擇。那么問題來了,就目前榮耀的現狀,尤其是與高端密切的品牌影響力方面,榮耀挺進高端,能得到市場和用戶的認可嗎?
據品牌評級權威機構Chnbrand發布的2021年中國顧客推薦度指數(C-NPS)品牌排名和分析報告顯示,在手機品牌中,榮耀手機品牌的推薦指數僅為5.4分,在華為、蘋果、OV等主流手機廠商中排名墊底,甚至不及早已在中國市場隕落的三星,相較上一年,排名直線下滑4位。
另據中國移動終端實驗室近期發布的《2020年第二期5G終端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在代表“換機忠誠率”指標,即從上一部手機到現有手機的品牌變化方面,榮耀僅為21.7%,在包括蘋果、華為、三星、OV和小米在內的所有統計廠商中,排名墊底,且差距較大。例如與對手小米的46%相比,僅為前者的不到1/2。而在未來再購率指標上,榮耀同樣僅以23.9%排名墊底。
現有榮耀品牌影響力之弱可見一斑。
我們之所以分析榮耀品牌的影響力,是因為針對高端手機,除了產品本身過硬外,已形成的品牌的溢價能力也很關鍵,但從上述事實看,榮耀品牌溢價能力堪憂。
實際上,在我們看來,品牌的溢價能力除了高端市場外,在中低端市場也存在一定的溢價空間,不過從我們前述榮耀發布V40之后的市場表現看,似乎佐證了現階段榮耀品牌溢價能力堪憂的事實。
如果說上述是榮耀發力高端主觀上存在品牌溢價支撐力不足,那么從當下客觀的高端智能手機的市場格局看,盡管華為因非市場因素影響銷量慘淡,國內廠商紛紛發力高端意圖搶奪華為騰挪的高端市場,但事實證明,效果并不明顯。
對此,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指出,vivo 和 OPPO在今年一季度銷量強勁的表現,得益于vivo 和 OPPO在入門級產品領域表現強勁,這些產品普遍定價略低于2000元人民幣(約合300美元)。而SA 高級副總裁 David Kerr則稱,像小米、OPPO、vivo 等在 100 美金到 400 美金價格區間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在短期內是最可行的,而這一區間在今年第一季度占到了總出貨量的 56%。
由此看,國內手機廠商的核心競爭力和增長動力,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還是來自中低端市場。而對于榮耀來說,這既印證了我們前述其在未來奪回中低端市場面臨的巨大競爭壓力,同時也預示著發力高端差異化創新難度的放大。
種種不利的主客觀因素,榮耀發力高端勝算幾何?
雖然說榮耀在提及其發力高端市場時,總把原華為手機研發和創新團隊幾乎“全鍋端”到現在的榮耀,想以此證明榮耀的創新實力,但在我們看來,時移世易,即市場、環境、競爭、平臺等諸多影響創新效率的主客觀條件均已發生了變化,榮耀的創新力究竟如何?能否擔當其發力高端的重任,最終還是需要市場來檢驗。
總結:結合榮耀屢屢對外強調力推高端機及其現實的市場表現,我們認為,這背后反映的并非完全是榮耀在供應鏈全面恢復供應的向好,而是“高低兩難”的隱性困境和巨大的競爭壓力之下的又一次冒險嘗試。
如我們前述,如果將此前V40的推出稱為榮耀“單飛”后的第一槍的話,那么未來高端機的發布就是榮耀的第一炮,但從目前榮耀的市場表現看,顯然第一槍并未打響,這意味第二炮就尤為重要,如果打響,對于榮耀整體手機業務都會帶來正向的連鎖反應,如果還像第一槍是個“啞彈”,那我們只能祝榮耀好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