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西西弗評論
本文系作者授權轉載
01
前段時間,看了一本書,《無罪之罰》,寫的是美國的司法制度的一些問題。
我也有一些律師朋友,聊過一些國內的司法案例,也聽到過不少故事。
看完《無罪之罰》很多情節很多案例,給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一方面是想打破很多朋友對美國司法的幻想和神話;另一方面,了解美國的問題,有助于我們自我改進。
第二點,也許更重要一些。
注:本文提到的一些案例,大量引用自《無罪之罰》一書,作者為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教授亞歷山德拉?納塔波夫(Alexandra Natapoff)。
02
很多人對美國的印象,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
談到美國的司法,都是司法獨立,法治,陪審團,律師法庭激辯這些印象。
其實,美國領先于全世界的,首先是囚犯的數量。
雖然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倍,但美國的囚犯數量比中國還高出了24%。
這212萬名囚犯中,其中大約100-150萬是在押重刑犯,這個數字,估計也是世界第一。
然而,《無罪之罰》這本書認為,美國司法制度更大的問題,反而不是這些重刑犯,而是輕罪(misdemeanor) 。
美國的輕罪在中國司法體系中并沒有準確對應,有些人把輕罪理解為中國的治安處罰,這是完全不正確的。
美國輕罪案件的懲罰其實一點都不輕。
因觸犯輕罪被逮捕和定罪的被告人輕則被監禁、罰金、監控、跟蹤、留下案底,重則將會被剝奪工作、駕照、福利、監護權、移民身份和住房。他們有可能被取消貸款、吊銷執業執照,也有可能陷入債務危機,產生不良信用記錄。
有時即便他們涉嫌的案子被撤銷了,上述后果仍然會發生。
無罪之罰書中舉了一個例子:
“泰龍·湯姆林(TyroneTomlin)是紐約布魯克林一名53歲的建筑工人。2014年11月下旬的某天下午,他在和朋友聊天間隙去街角的商店里買了一瓶蘇打水。當他走出商店,兩名便衣警察正在對他的朋友搜身。
一名警官拿走了湯姆林的汽水問道:“你另一只手拿的是什么?”湯姆林回答:“這是我拿的吸管,我準備喝蘇打水用的。”警方搜查了湯姆林,并以持有吸管為名而逮捕了他。警官解釋說:“這是吸毒工具?!睖妨直粠е练ㄍィ?strong>檢察官稱如果他作認罪答辯,就會建議法庭只判處他30天監禁,但湯姆林拒絕。
由于付不起法官設定的1500美元保釋金,他被關進了因暴力犯罪而臭名昭著的萊克島監獄。
11月25日,離感恩節只有兩天時,湯姆林再次出庭,這次控方雖然沒有掌握毒品證據,但依舊試圖與其達成辯訴交易,然而湯姆林繼續堅稱自己無罪。由于沒錢保釋,他又被送回了萊克島監獄。
幾天后,湯姆林在淋浴時被一群囚犯照著頭和眼睛一頓拳打腳踢,導致他兩周后再次出庭時眼睛還腫著。然而就在這次聽證會上,檢方出示了一份來自警察實驗室的報告,頂部用粗體寫著“未檢出被控物質”,證實了湯姆林所持的確實只是一根普通吸管。
其實這份報告早在11月25日那次開庭時就傳真給了地區檢察官,但當時沒有任何人提起它,沒過幾天他就被打了?,F在官方駁回了這個案子,湯姆林終于如釋重負地說:“可以回家的感覺真好啊?!?/p>
美國的保釋制度比較完善,只要有錢付保釋金,即使殺人嫌疑犯,也能保釋出來。
但很多美國窮人,是沒有能力付保釋金的。
對這些人來說,雖然還沒有司法判決,但被關進監獄,也是他們無法避免的命運。
03
如果你沒有錢付保釋金,即使輕罪案件,司法判決前,你也要被關進監獄。在輕罪案件中,監禁不僅貫穿全程,而且最具破壞力。
看守所是你被捕時被送來的地方,是你沒錢保釋時被關押的地方,是你被判有罪時服刑的地方,是你沒錢支付罰金時受罰的地方。
看守所不同于重刑犯們服刑的監獄,但在某種意義上,看守所的條件,比監獄更差,看守所的日子,比監獄更難熬 (中國的看守所有些也比監獄條件更差) 。
美國平均每年有1100萬人被關進3000個看守所,每天大約有73萬人被羈押在看守所。平均而言,這些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犯有輕罪而被關押的,這一比例在部分城市高達50%。
看守所的羈押時間可短可長,一些人在被捕后只用待一晚上,超過一半的嫌疑犯會被關押超過一個月,四成嫌疑犯會被關押兩到六個月,有18%的嫌疑犯會在里面被羈押半年以上。
平均來看,無論嫌疑犯是否有過犯罪前科,他(她)都會在看守所里被羈押至少一個月。
湯姆林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守所與保釋現象是密切相關的。
保釋應當是一種善意的“首付款”——法官設定一定的金額用以確保被告人在將來會出庭接受審判。
有能力支付這筆費用的被告人將被釋放,當案結事了之時,這筆錢會發還給他們。然而對于沒錢的窮人而言,保釋金就制造了認罪的壓力。
大多數輕罪案件的被告人都無力支付保釋金,他們要么作出認罪答辯后被釋放回家,要么只能待在看守所里直到案件的訴訟程序全部結束。
付不起保釋金的人,并非少數。
紐約在2010年有87%的非重罪案件被告人獲準保釋后無力承擔保釋金。
04
輕罪在美國的泛濫程度,原本外人想象的要嚴重。
3億多美國人中,超過6500萬美國人有犯罪前科,其中大多數只是牽涉輕罪案件。
現在大多數雇主會進行犯罪背景調查,導致這些低等級定罪對就業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有些地方政府濫用逮捕令。
紐約市有超過120萬份未結案的逮捕令,賓夕法尼亞州有140萬份,加利福尼亞州則有250萬份之多。得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市每年簽發8.7萬份逮捕令,而該市僅有68萬居民。弗格森附近圣路易斯縣的派思朗鎮在2013年有23457個未決逮捕令,平均每位居民能攤到7個。
一旦一個人被判犯有輕罪,他與刑事程序之間的糾葛就再也不同以往了。
警方對曾有過輕罪前科的人更有可能采取逮捕措施,而非像對待普通人那樣僅僅開具罰單或者直接放行。
檢察官更有可能要求有前科的人保釋或者對其科以更為嚴重的罪名。
法官則會對有犯罪前科的被告人判處更長的刑期,即便檢察官更有可能尋求保釋或以更嚴重的罪行起訴他們。法官通常會對有前科 (即便是無需律師參與的輕罪前科) 的人判處較長的刑期。
而今天,背景調查——出于就業門檻、志愿者資格、房客篩選,以及許多其他目的——已經成為幾乎每個美國成年人必經(即便不總是受歡迎)的成年禮。
就像醫療病歷、銀行流水或征信記錄一樣,有犯罪前科的人,入學就業,甚至租房都會遇到更多困難。
05
輕罪案件中,很多無辜者為了能走出監獄,而被迫接受“控辯交易”。
《無罪之罰》中舉了一個例子:
“杰克·福特被指控犯有入室盜竊罪,這是一項四級輕罪。房主報警稱,福特未經允許闖入他家住宅。然而,福特卻說自己根本無罪,因為入室盜竊罪的前提是“明知未經允許仍進入他人住宅”,但福特是在女朋友的邀請下跟她一起光明正大走進去的。
在巴爾的摩,輕罪案件要開庭需要等待排期一個月之久。由于付不起保釋金,福特只能在中央看守所。
當福特終于熬到出庭時,官方遞給他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協議——只要他愿意認罪伏法,就可以將刑期“實報實銷”,馬上回家。
檢察官覺得福特被羈押一個月已經足夠了。然而,為了證明自己是無辜的,福特拒絕了這份認罪協議,福特的律師埃爾金斯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正式審判?!?/p>
然而,控方申請延期以尋找證人,法庭予以準許。但埃爾金斯卻反對延期審理,她說:“法庭至少應該在延期前重新審查福特的羈押必要性,準許他保釋到下次開庭時為止,否則他又要在看守所里煎熬幾周了。”
但法官拒絕了她的要求。
面對需要繼續在看守所待幾周的痛苦未來,福特在律師面前崩潰了:“算了算了,我就按服刑時間認罪吧?!?/strong>
對無辜的委托人而言,認罪反而變成了盡快出獄的一條“捷徑”。
福特的律師埃爾金斯坦言:“我在全國各地都代理過案子,巴爾的摩市看守所是我見過最為糟糕的地方,我的委托人為了走出看守所都會選擇認罪。他們已經不關心認罪協議如何了,只想著離開這里?!?/p>
法官見此機會便更進一步,她告訴埃爾金斯:“你可以建議你的委托人認罪?!庇谑菬o辜的福特最終作出了認罪答辯,承認了入室盜竊的罪行。
雖然福特很高興自己逃過了牢獄之災,但埃爾金斯卻對此無法釋懷:“控方終于如愿以償了。”
埃爾金斯繼續說,“但我感覺自己遭到了羞辱。法官心里明白,以福特的辯護理由可能會勝訴。為了強迫福特接受認罪答辯,本來可以讓他保釋,法官卻非要繼續關押;明明能夠直接開庭,法官卻執意延期審理。福特為了出獄被迫認罪了,法官居然連一點心有愧疚的意思都沒有?!?/p>
法學教授阿爾伯特·阿爾舒勒 (AlbertAlschuler) 稱這一過程為“近乎完美的無辜者有罪制度”。
辯訴交易對案件事實準確性的松懈態度并不僅僅局限于輕罪。
正如聯邦最高法院在2015年承認的:“當今的刑事司法在很大程度上屬于認罪制度,而非審判制度。97%的聯邦定罪案件和94%的州定罪案件都是認罪答辯的結果。”在重罪案件中,事實和指控都是可以協商和修改的。
整個美國的刑事訴訟都圍繞著交易進行,導致案件的真實性(被告人究竟是否犯罪)本身就存在問題——而這關乎公平和正義。
06
與美國的醫療系統一樣,美國的刑事司法系統也是非常昂貴的。每年耗費在刑事司法的金額為2650億美元,而其中只有不到2%是為窮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務。
2009年,一份題為《輕型犯罪、大型浪費:美國輕罪法院的巨額通行費》的報告指出美國每年要辦理1050萬起輕罪案件。
實際上,該報告并不是通過統計而得出這一案件數量的,由于這些數字根本無從獲取,研究人員另辟蹊徑,依據向全國州法院中心 (NCSC) 報告案件數量的12個州的申請率推算出了全國的案件總量。
當時,1000萬的巨大規模令人震驚。相比之下,每年有300萬起至400萬起重罪案件提交給州法院及聯邦法院,其中100萬起最終會被定罪。
《無罪之罰》的作者從這項研究中得出了結論:
美國在2015年有超過1300萬起輕罪案件。輕罪案件的年度數量達到1300萬起是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這意味著被控犯有輕罪是美國生活的正常組成部分,就像你得了流感去看醫生,買一輛皮卡或SUV,或者上四年制大學一樣常見。
在高犯罪率地區,情況更加恐怖,特拉華州、阿肯色州和西弗吉尼亞州每10萬名居民中每年發生的輕罪案件超過12000起輕罪案件,也就是說,這幾個州平均每10個人就能每年攤到不止一宗案件。
07
在美國,觸犯法律,對窮人和富人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同樣的交通違章,對富人來說就是交個罰款,對窮人來說,就完全不同了
“奎阿納·威廉姆斯 (QianaWilliams) 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單親媽媽,她在敘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時聲音清脆而動聽,但長長的劉海卻遮住了她的眼睛,因為她并不習慣在旁人面前講話。
當威廉姆斯只有19歲的時候,她在圣路易斯縣因無證駕駛而收到一張罰單。由于無力支付罰金,她又被處以繳納更重的罰金和訴訟費用。
自那以后,她的生活就被徹底顛覆了。
“我的經歷延續了大約二十年,年輕時我收到了生平第一張交通違章罰單。我確實錯了,我不該無證駕駛。但當時我無力承擔這張罰金金額,更別說新增加的罰金和訴訟費用。出庭時,我被要求盡我所能上繳罰金,我照做了,每個月我都會支付20美元或者我能夠支付的其他金額,但如果有一天我錯過了開庭日期,或者我確實沒錢了,我就會收到一張逮捕令。
于是我因為未能支付交通違章罰金而被捕,這個,嗯 (尷尬的停頓) ,導致我根本沒辦法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是肯定會影響找工作的,畢竟沒有人愿意雇一個身負逮捕令的人。逮捕令并沒有說我是因為交通違章罰金被捕,它只寫了我是一個逃犯,一個被通緝的人。
于是,這份逮捕令逼得我不得不打零工,這二十年來我都一直在做臨時工。”
她的聲音開始顫抖起來:“它對住房造成了雙重影響:一是你找不到工作就沒錢來付房租,二是房東也不愿意把房子租給身負逮捕令的人。這導致我成了無家可歸的人,這么多年來,我和孩子除了一輛車之外居無定所。我是被迫開車的,你知道校車根本不會來接送我的孩子,所以我不得不送她上學?!边@顯然不是她曾憧憬的生活狀態。”
反過來看,這些倒退的政策填補了輕罪程序本身所需的支出。
實際上,輕罪制度是一種變相的征稅方法。它先圍捕那些觸犯輕罪者,再向他們開出罰單和訴訟費,然后將這些收入再度注入輕罪制度中同樣的法院、看守所、緩刑辦公室以及地方政府。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埃德索爾 (ThomasEdsall) 將這種現象稱為“貧困資本主義”,它是一個“將基本政府服務的成本轉移到窮人身上的獨特經濟部門”。
通常情況下,輕罪程序會躲在幕后間接地將財富從窮人手中搶走;有時則是公開掠奪。
輕罪有時也成為了地方司法機構創收的手段之一。其中交通罰款就是創收的主要手段。
全美汽車駕駛員協會 (TheNationalMotoristsAssociation) 列出了全國最糟糕的超速陷阱:伍德沃思市在該州排名第一。2007年路易斯安那州立法機構發布的《過度罰金執法報告》中認為伍德沃思市政當局參與了由創收驅動的執法活動,該報告顯示交通罰金為伍德沃思市貢獻了整個城市財政預算的61%。
而僅加利福尼亞州,駕駛員的欠繳交通罰金就高達100億美元。
法官瑪麗蓮·蘭伯特 (MarilynLambert) 是路易斯安那州市政法院阿森松教區法院 (AascsionParishCourt) 負責處理輕罪案件及交通違規行為的唯一法官。如果蘭伯特法官判定一個人有罪,這個人就需要支付15美元的定罪費 (convictionfee) ,這筆錢會劃入司法開支基金。如果蘭伯特法官判他們無罪,他們當然就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正如小說家阿納托爾·法蘭西 (AnatoleFrance) 在100年前開玩笑說的那樣:
“法律以其莊嚴的平等精神,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沿街乞討或者偷竊面包。”
聯邦最高法院就認為,對窮人帶來經濟負擔 (包括刑事罰金) 并不違反平等保護條款。
08
《無罪之罰》中的美國司法體系的弊病,有些也并不僅僅存在于美國。
1.判決流程冗長,司法機構在正式判決之前過長羈押嫌疑人。
2.司法機構和嫌疑人做交易,把羈押期和刑期對沖,來誘使嫌疑人認罪。
3.司法機構把罰款做為創收的一種手段。
這些問題并不僅僅是美國的問題。
可能美國獨有的問題就是,司法流程中金錢的作用遠遠大于其他國家。
有錢能解決很多的問題。
比如,在中國殺人嫌疑犯,正常情況有再多錢也很難保釋,在美國就只是一個金額的差別。
這篇文章,看上去是在“黑”美國;但實際上,里面很多的問題,不僅僅只在美國存在。
也許,沒有完美的國家,沒有完美的制度,只能一步步改進,一步步向好的方向前行。
參考素材:
亞歷山德拉?納塔波夫:《無罪之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西西弗評論,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簽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