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各種原因,大眾常常會將資本神秘化和妖魔化,特別是蛋殼暴雷、996 修福報這些事件,更加劇了這種傾向。
讓人感覺資本橫豎都寫著吃人。
這次我會新開一個「聊資本」系列,和大家由淺入深聊聊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嘗試去消解其中的一些誤解。
01 合伙辦企業的弊端
很多年前在中國出資辦企業,通常是按出資額占股。
比如說你想創立一家企業,需要 100 萬,但手里只有 20 萬,這時候怎么辦?
如果有個大哥愿意拿 80 萬幫你,那自然是好事,但即便他只拿錢不做事,也要占股 80%。
這種按照出資金額分股權的方案比較傳統,看起來也還算公平,比較適合傳統企業。
因為他們業務發展不會太快,資金投入也比較重。
但如果你辦的是一個互聯網公司,就會帶來一些問題。
第一,創業者占小股會心態失衡。
如果股份太少,他是否還有充足的動力去做這個事?
比如這家公司以后賺了大錢,創始人分到手的屈指可數,但投資人明明沒干多少事。
前期只投了一筆錢,而且這個錢可能還投得不是很多,最終卻拿走了企業大部分的利潤。
創始人心態失衡,意味著個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已經錯位。
那么我們有理由擔心,創始人會不會把更多的精力用來謀私利,而不用來給公司爭取利益?
第二,這種機制會為后續融資帶來阻礙。
假設企業再往后發展,需要融資 1000 萬,要還是按照以前的規則來,創始人的股份又會被稀釋不少,那他的占股幾乎就要忽略不計了。
02 投大錢占小股的 VC
后來隨著科技行業快速發展,風險投資(主要是指向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并取得該公司股份的一種融資方式)逐漸興起。
對創業者來說,風險投資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肯出大錢占小股,這對創業者來說豈不是美滋滋?
此外,前面的兩個問題也隨之解決了。
這種機制下,企業發展會更良性。不過,資本為什么會愿意出大錢占小股?
高回報的誘惑
近些年興起的很多都是科技企業。它們通常發展速度快、回報高,所以即便投資人占股少,也很有可能帶來超過百倍的回報。
留出接盤空間
其次,科技企業往往比傳統企業更燒錢,投資人進來后要考慮到后面得有人接盤,所以股份也不能占太多。
優質創業者比錢更稀缺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大家意識到創業者是相當稀缺的資源,優秀的創業者就更加受追捧了。
錢在這里反而不稀缺,優秀的創業者、創業項目才是香餑餑。
03 我給錢,你投資
風險投資這個行業,簡單來說就是一些有錢人要理財,另外一群人會看項目。
于是專業的人就把有錢人的錢拿過來投項目,以求獲得超過市場平均的回報,雙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在這個組合中,專業的人就是所謂的風險投資人。
很多人以為投資人是投錢的,創業者是要錢的。
其實不能這么說,因為VC (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 投的錢往往也不是自己的錢。
他們也是需要一邊融資,一邊投資。
只不過,從融資角度來說,創業者是面向風險投資來融資,VC 是面向那些有錢的人來融資。
當然他們通常不用融資這個詞,VC 的融資叫募資,募資的對象包括一些母基金,主權基金、家族基金、一些大學捐贈基金等等。
VC 募到錢后再把手里的錢投給創業者。
可能就有人問,創業者為什么不能直接去找那些有錢人融資,還需要中間通過 VC 這一層?
VC 就感覺是中間商賺差價似的。
第一 ,有錢的人往往沒那么專業,而且多數都知道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請 VC 來幫他們做選擇無疑更明智。
第二,看項目、投項目很辛苦。
因為不是投完項目就完事了,后面還要管理、找時機退出......
VC 從業人員天天就是到處跑,有錢人自然不想干這個,還不如給這些投資人分一點利潤,外包給他們干。
04 VC 的構成
VC 最上面一層是合伙人。
合伙人通常會制定戰略,以及全方位參與「募投管退」這整個風險投資的流程(募投管退:募資、投資、管理、退出)。
合伙人再往下的職位設定,各家 VC 就不太一樣。
通常會有董事、總經理、高級副總裁、副總裁、 MD、VP 這些人,再往下就是投資經理和分析師。
通常越往下工作越具體,比如說投資經理會負責掃案子——找出潛在的好的公司、好投資標的。
有的分析師他會負責一個行業的研究,然后把研究的結果共享給這個機構。
這樣就可以輔助大家判斷投資標的,他們也更明確知道什么賽道、什么項目能投。
當然這個機構里面還會有一些其他人員,比如說一些做投后服務的,做法律支持的什么的。
05 哇 VP 誒,好厲害
這些和金融沾邊的行業動不動就是經理、VP(Vice President:副總),聽起來不明覺厲。
其實是為了社交方便,找一個比較好聽的頭銜。
因為風險投資這個行業往往要和創始人打交道。
你找作為老總的創始人去聊天,如果頭銜是個投資經理雙方還能聊一聊。
但你名片上面寫著一個投資辦事員,那就不太像話了。
現在網絡環境就偏好對這些金融行業的人士做一些神秘化處理,讓人覺得投資人很牛逼,投行出來的牛逼。
尤其那些金融頭銜聽起來一個個的就都是人才,但單純從頭銜來判斷,其實意義不大。
我之前視頻里也說過,其實搞一個投行也沒多難,尤其是一級市場投行我想搞也可以搞一家。
但是你想干好就會難,這種其實屬于下限很低,但上限很高的行業。
06 創始人比團隊更重要
其實創業和投資,都是高度個人英雄主義的一個事,我們說一句沒那么政治正確的話。
勞動人民固然是很偉大的,但是一家公司行不行,80% 都是看 CEO 行不行,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有人會說大家不都講究團隊精神嗎?這個并不沖突,一個好的將軍他打仗當然需要一個好的團隊。
但往往是先有了一個好的將軍才能有一個好的團隊。
團隊固然重要,但其實個人牛逼是因,團隊牛逼往往是果。
07 資本背后是人性
現在網絡上的人對資本往往有著高度臉譜化的印象。
比如我們經常聽說資本是逐利的、資本是貪婪的。
其實在業內人士來看,資本要具象得多,因為背后都是一個個具體的人。
每一家資本他背后的掌舵人其實都是有偏好的、有性格的。
所以當我們業內的人拿到一個項目,他們往往會說這樣的話:
你這個項目可以去找誰誰誰,他比較喜歡這個類型的;
你可以去找誰誰誰,他最近專門看低度酒這個賽道;
所以說每個機構和創始人都有很強的偏好,差異很大。
08 資本有道德屬性么?
我的回答是,當然有。因為每家資本背后都是一個個真實的人,每個人都有他的道德底線和價值觀。
比如說你拿著一個黃賭毒的項目去融資,這個項目可能已經挺賺錢了,但我敢說絕大多數一線的、主流的 VC 都不會投這樣的項目。
不是因為他們怕承擔這里面的風險,其實他們回避風險的方法有很多,就是單純的不投。
但一個行業大了,這里面就什么人都會有,有些人確實底線很低。
所以說有一些這樣的項目,最后也可能能拿到錢,但因此就定論資本是貪婪的,也有失偏頗。
這就好比你把一個電瓶車放到大街上還不鎖,幾天后確實有比較大概率會被偷。
但是你應該不會仰天長嘆說社會是黑暗的、社會人是貪婪的。
總是會有好人有壞人,但是真正沒有下限的人永遠不會成為主流。
現在的大輿論環境,資本永遠順應人心,永遠沒有風險,這個道理我也懂。
我并不是為其洗白,說資本是高尚的,而只是想在這些噪音中,說一句大實話。
它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行業,這里面的人也并不比其他行業的人更壞,僅此而已。
每一個個體,其實都是有性格、有偏好、有追求的。
我是覺得我們不應該忽視個體之間的區別,很概括的就說一句資本是逐利的。
資本當然要賺錢,當然要逐利,從這個角度說當然是沒錯的。
但是大眾往往在說資本逐利這句話的時候,另有所指。
就是資本為了逐利可以不顧道德,不顧一切。這種看法非常武斷片面。
與其說資本是逐利的,我其實更愿意具體地說是哪一家機構、哪一家投資人他做了哪一件沒有底線的事。
另外,我想補充幾個個人觀點:
第一,資本可以提高效率。
有無數的科技企業得到資本幫助后都發展快速。他們成功之后,又會拿出一些錢反哺投資他們的 VC。
然后成為這些資本的 LP(Limited Partners,有限合伙制基金的投資者),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第二,通常情況資本確實比較「冷血」。
如果更準確地說,可以將這種傾向稱為理性。
對資本而言確實沒有雪中送炭,只有錦上添花。
如果你有一個快倒閉的小企業,想指望這時候資本投錢幫你忙,基本不太可能,因為這對于資本來說風險也很大。
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企業發展很快,融資融到手軟,還是有很多 VC 搶著送錢,為什么呢?
如果你仔細想想這背后的道理,這才是理性的。
資本畢竟不是搞慈善的,如果它要搞慈善,注定不能長久,也不能提供長久的價值。
我覺得資本只是工具,你只有認識它才能利用它,而不是去抱怨這些資本的不公平。不光是資本,金融也是一樣。
許多爺爺輩的人就是節衣縮食、辛苦攢錢,存在銀行里面,最后被通脹拿走大半生積蓄。
包括現在也有很一些大 V 也建議大家錢還是要存在銀行,這樣說沒問題,永遠是大家愛聽的,永遠是正確的,輿論正確也沒什么風險。但注定還是會讓通脹給拿走你的積蓄。
所以以我的角度看,對資本也好、金融也好,最好保持一個去認識、去利用的心態。
第三:我贊同資本應該受到約束和規范。
以募資為例,你可以向那些專業的有風險承擔能力的人去募資。
而不能向那些沒有風險承擔能力,以及那些不夠專業意識不到這里面風險的人去募資。
09 創業者不是資本
人們經常把創業者和投資人混淆,都稱為資本。
這里面愛博眼球的自媒體功不可沒,不管是什么公司、什么人做的一個事,都喜歡用資本這個詞來加深偏見,制造對立。
但我們業內的人通常不太會把創業者或者商業公司叫做資本,那些專業做投資的投資機構才叫資本。
另外,創業者被資本裹挾的事其實也不多,資本都是占小股,企業的話語權通常還是在創始人手里。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創業者會受到資本影響,有些資本可能會要求回報率,給創業者一些壓力。
但多數時候,創業者而不是資本,才是一家公司真正的掌舵人。
10 最后的話
創投圈有人懷揣投資偉大企業的理想,也有人只為賺錢,有人兢兢業業,也有人試圖通過投中明星項目一戰成名,有人想立志成為最頂級的投資人,也有人就拿投資生意當做一塊跳板......
所謂風險投資,其實也就是眾多的行業之一,并不罪惡,也不神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