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銀行存款利率定價方式迎來重大變化。6月21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布消息,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
新政來臨前,銀行大額存單遭搶購的消息不脛而走。那么新政實施后,目前銀行市場的存款利率有無變化?變動幅度如何?6月23日,經濟導報記者走訪濟南多家國有銀行及中小銀行發現,目前各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定價總體平穩,短期存款利率微升,一年期及以上中長期存款利率出現下調。尤其三年期存款利率,包括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在內的國有銀行5萬元起存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均從3.85%降至3.25%,以往在青島銀行等城商行常見的年化利率4%以上的三年期大額存單或存款產品如今也降至3.5%左右。
事實上,此番存款利率定價機制調整重在改革,并非“降息”。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存款利率上限調整,是為了存款“基準利率+基點”與貸款“LPR+基點”定價方式接軌,進一步推動存貸款利率市場化,通過引導中長期存款利率下行,進而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
10萬元存三年利息少了600元
此次改革中所謂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的優化,是從此前的“基準利率×倍數”改為了“基準利率+基點”。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新政頒布前后,許多銀行已收到總行的通知,并開始推動改革措施的實施。
“現在新存的肯定降了,降得還挺厲害,尤其是三年期整存整取特別明顯。”6月23日下午,位于濟南市歷下區的一家農業銀行網點大堂經理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原來5萬元起存年化利率3.85%的三年期存款,現在降到了3.25%;類似100萬元起存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從原來的年化利率3.9875%降到3.35%。一年期的整存整取降得不多,原來是2.1%,現在是2%。”
這位大堂經理解釋,“你手里沒有到期的那些存款,還會按照存時的利率結算。但這些存量存款無論是到期轉存,還是到期支取后重新存儲,就都會按照新的存款利率定價了。”
在離這家農業銀行網點一街之隔的工商銀行和平支行,經濟導報記者在大堂的存款產品利率介紹展板上發現,1萬元起存的一年期年化利率由此前的2.1%將為2%。
工商銀行這家網點大堂工作人員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這是根據央行最新規定進行的調整,三年期存款降幅比較大,5萬元起存年化利率為3.25%,之前是3.85%。”
“央行基準利率不變,變的是上限定價的方式。”建設銀行一家濟南支行負責人則向經濟導報記者坦言,實施基準利率加點后,除三個月存期的存款利率出現微升外,其余期限對私存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三年期存款年化利率調整前后變化超過0.46%。
經濟導報記者走訪發現,就國有銀行而言,調整后的短期存款利率有所微升,一年期及以上中長期存款利率出現下調。
以建設銀行為例,三個月存期的基準利率為1.1%,調整前1萬元起存上浮1.4倍后的年化利率是1.54%,調整后按照基準利率加50基點升至1.6%,變動幅度為0.06%;一年期存款的基準利率是1.5%,調整前1萬元起存上浮1.4倍后年化利率是2.1%,實施加點50BP后為2%,變動幅度是-0.1%;三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是2.75%,調整前2萬元起存上浮1.35倍的年化利率為3.7125%,實施加點35BP后降為3.1%,5萬元起存的加點50BP后從此前的3.85%降至3.25%。
“拿10萬元存款來說,存三個月的話,比調整前可多得60元的利息;存一年,則少了100元利息;存三年,較之前利息少近600元。”在建設銀行網點內,一位前來咨詢存款業務的儲戶算了這么一筆賬。
為什么要改?
促進市場有序競爭
除國有銀行存款產品利率調整外,各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也不同程度下調。其中,中長期大額存款利率變化也較明顯。
拿工商銀行來說,同樣是20萬元起存三年期的新客專享大額存單,優惠利率已經從之前的3.15%下降到了目前的2.7%,
“我行年化利率達4.02%的三年期大額存單,截至6月20號已發售完畢。目前截至6月底發售期內的三年期大額存單業績基準為3.55%。”6月23日,青島銀行工作人員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該行目前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年化利率是1.95%,三年期的年化利率是3.4%。
以此測算,新政后,青島銀行一年期整存整取年化利率執行基準利率1.5%+45基點,三年期整存整取年化利率執行基準利率2.75%+65基點。這較此前該行今年發售的惠存寶三年期存款3.9%的年化利率,下降不少。
那么,銀行存款利率定價方式為什么要改呢?
“過去的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是金融機構經過自主協商,按存款基準利率倍數確定存款利率的自律約定上限。在此范圍之內,各金融機構可與存款人自主協商確定存款實際執行利率。但按照存款基準利率倍數確定的利率上限,存在一定的杠桿效應。”6月23日,普益標準研究員李啟明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長期存款基準利率較高,執行利率也明顯偏高,扭曲了存款的期限結構。部分銀行為穩定存款來源,被動抬高存款利率攬儲,推升整體負債成本,不利于存款市場有序競爭。
經濟導報記者留意到,從此前銀行實際掛牌利率來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大多在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左右,不少中小銀行則一浮到頂,較基準利率上浮1.55倍。還有個別民營企業創新智慧存款,通過規則設置變相提高收益率,推高了銀行負債成本。
“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自主定價的自由度和精準度,促進行業有序競爭,推動存款利率定價市場化。”對此,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稱,在充分征求并吸收了各核心成員意見后,經利率自律機制工作會議審議通過,決定將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是金融機構的行業自律行為,也是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提高的體現。
如何應對?
做好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據了解,存款新政對國有銀行和中小銀行的加點政策有所區別,充分考慮到中小銀行的生存空間。基點上限由自律機制確定,按照銀行類別實行差異化管理。其中,四大國有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基點上限分別為10BP、50BP、60BP,國有四大行之外的銀行基點上限分別為20BP、75BP、80BP。
在業內專家看來,存款利率定價方式改革采用“基準利率+基點”的方式,沒有倍數效應,各期限存款之間的利率差異縮小,銀行整體攬儲成本下降。此外,“基準利率+基點”與貸款市場利率掛鉤,加點幅度與趨勢不會與其背離太多,有助于推動市場,提高利率政策的傳導效率。
“從全國來看,銀行二年、三年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將普遍下調,三個月、六個月期存款利率將普遍上調,一年期存款利率或有漲有跌,其中大型銀行多數下調。整體來看,長期存款利率下降是大趨勢,銀行攬儲成本將有所下降。”6月23日,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對于銀行機構的影響,劉銀平認為,新的存款利率定價方式下,各類銀行長期存款利率都將下調,其中地方性銀行降幅更大,不同銀行之間的利率差異縮小,對大型銀行影響相對較小,對中小型銀行影響較大,未來攬儲更難。
那么,個人儲戶應如何應對這次存款利率定價方式的轉變呢?
“新政實施后,金融機構不會大幅調整所有期限的存款利率,而且一年以上的存款占比也較小,總體看對存款人的影響都不大。”李啟明提醒,對于配置了較多中長期存款的個人投資者而言,短期來看收益率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投資者需要更加關注風險與收益之間的關系,根據個人的投資偏好,做好二者的平衡。
“今后個人投資者能買到的銀行高息存款產品將越來越少,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存款,存款利息將縮水,可能抵抗不了通貨膨脹,導致資產貶值。”劉銀平建議,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資產多元化配置,提升自身的理財水平和風險意識,將資金投在不同收益、風險、流動性的理財產品之中。
(編輯:楊學萍 陳德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