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權威部門統計,目前占癌癥發病率及死亡率首位的是肺癌,肺癌是中國的頭號癌癥殺手。而上海唯一一家冠以“肺科”的專業醫院,也是全國為數極少、專治呼吸道疾病的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當仁不讓地成了迎戰各種肺癌的主戰場,其病人 30%來自本地,70%左右來自外省市,由此足見上海市肺科醫院在全國范圍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腫瘤治療上,近70%的患者在治療癌癥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放射治療,30%左右的癌癥可以通過放射治療根治。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系列精準智能化放療設備的面世,放射治療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
上海市肺科醫院放療科在先進的放療設備和技術發展的輔助下,已經從傳統“精確放療”升級到“智慧精準放療”,從而給廣大需要接受放射治療的肺部腫瘤患者帶來了更精準更有效更便利和副反應更小的治療!
自 2018 年開始,上海市肺科醫院放療科每年舉辦“肺癌精準放療‘葉園論壇’”,所謂“葉園”,取意肺科醫院所在地前身是著名的葉家花園。參與“葉園論壇”的都是國內外資深專家,每一次探討的都是肺癌放療領域前沿話題,尤其針對實際臨床治療所面臨的“痛點”問題,備受國內同行關注。2020年成功主辦了“上海市第一屆早期非小細胞肺癌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技術培訓班”。2021年又主辦了“放射相關性肺炎診治進展”國家醫學繼續教育培訓班,并牽頭討論了“放射相關性肺炎診治共識”。在其學科帶頭人許亞萍教授的帶領下,“非小細胞肺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技術的建立與推廣應用”獲得了 2020 年第六屆“上海市抗癌科技獎”一等獎。
如今,在科室所有臨床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放療科各項精確放療新技術都在順利開展中。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全國規模最大的肺部腫瘤放療中心——上海市肺科醫院放療科。
許亞萍:科室行政主任,主任醫師
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密歇根大學腫瘤中心訪問學者。兼任上海市抗癌協會理事、上海市放療質控委員會委員、CRTOG 放療免疫工作委員會上海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靶向與免疫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CRTOG 肺癌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非小細胞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 常委、中華醫學會放療專業委員會肺癌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療專業委員會體部立體定向放療(SBRT)學組委員。
蔡勇:科室行政副主任,主任醫師
兼任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腫瘤放療專委會委員、宋慶齡基金會腫瘤醫療及區域產學研聯盟理事、世界華人腫瘤醫師協會肺癌專委會委員、CRTOG 放療免疫工作委員會上海分會委員。
劉輝:副主任醫師
兼任上海市腫瘤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腫瘤專業委員會胸部腫瘤學組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肺癌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療專委會委員、上海抗癌協會癌癥康復及姑息治療專委會委員、CRTOG 放療免疫工作委員會上海分會委員。
吳紅宇:副主任醫師
日本橫濱市民病院呼吸器科放射治療科訪問學者。兼任中國醫師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放射治療學會會員、上海市女醫師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宮曉梅:副主任醫師
同濟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兼任上海市醫學會放射治療委員會青年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放射治療專委會青年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腫瘤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華人腫瘤放療協作組青年委員。
吳瓊雅:副主任醫師
兼任中華醫學會放射治療學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會員、上海市女醫師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徐清華:副主任醫師
癌,是“世紀瘟疫”。我們都知道,在現代腫瘤的治療中,外科、腫瘤內科和放療科是三大重要的支柱科室。對于不能耐受手術治療的局限期肺癌患者,放療是一種有效的局部治療手段:早期非小細胞肺癌,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X-刀)5 年局控率達90%以上;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聯合免疫鞏固治療,患者可獲得長期生存。即使是晚期肺癌患者,若內科治療后疾病進展出現有癥狀的骨轉移、腦轉移等,放射治療依然可以有效地緩解患者癥狀,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先進的設備是提高肺癌精準放療療效的前提。2020 年上海市肺科醫院放療科新配備了放射治療模擬定位 CT(GE Discovery RT)和直線加速器(Varian TrueBeam)各一臺。其中,GE Discovery RT 是全球第一臺診斷級自由呼吸全視野大孔徑 CT,在模擬定位過程中可獲取診斷級影像資料并智能追蹤人體解剖結構的變化,更快捷、精準地采集肺部呼吸運動信息,有效克服了肺部腫瘤放療的呼吸運動管理難題。而新放療設備 Varian TrueBeam 集呼吸門控技術、高級成像技術、治療技術于一體,可完成調強放射治療(IMRT)、容積旋轉調強放射治療(VMAT)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RT)等精確放射治療方式。上海市肺科醫院放療科還是國內首批開展瓦里安Truebeam2.7 online 4D CBCT 技術的單位。瓦里安的Eclipse治療計劃系統和VelocityTM腫瘤多模態影像管理及放療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的應用,利用高度整合、高度自動化、高度智能化的放療技術優勢,進一步為肺癌精準智能化放療的開展提供了的充分技術保障。
讓上海市肺科醫院倍感自豪的是,其放療科團隊應用 SBRT 技術(X-刀)治療肺癌已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療效及治療患者的數量均處于全國前列:不可手術早期非小細胞肺癌 SBRT 治療后 5 年腫瘤局部控制率達90%以上,5 年生存率達60%以上,甚至包括了一些難治性的中央型患者及伴間質性肺病的患者,均取得理想療效。并在《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JTD》、《BMC Pulm Med》、《TLCR》及《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等國內外知名的本專業刊物發表SBRT技術相關學術論文。2020年,肺科醫院放療科“體部立體定向放療技術”已順利通過了國際機構 IROC 的放療質控認證,在劑量準確性方面已達到了國際一流的水準。放療和多學科的交叉融合也進一步助力了肺癌患者療效的提高。精準放療與免疫、靶向治療聯合,可以使患者獲得更長生存。國內外肺癌診治指南均推薦不可手術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標準方案為同步放化療后行免疫鞏固治療,中位生存時間達到 47.5 個月,5年生存率達42.9%。國內外肺癌診治指南同樣推薦不可手術的局限期小細胞肺癌首選同步放化療,早同步優于晚同步。在靶向與放療聯合方面,肺科醫院充分利用了多學科聯合治療的優勢,在同濟大學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所長周彩存教授的帶領下,針對 EGFR 敏感突變晚期 NSCLC 患者出現的寡轉移、寡進展情況,提出表皮生長因子酪氨酸酶抑制劑(EGFR-TKIs)聯合 SBRT 為主的局部治療模式,使患者中位生存時間較以往延長近1年。
是的,正是他們,開啟了肺癌放療的新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