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在三伏天勇敢走出空調房、全天蹲在工地,完成了硬裝的最后一道小工序:安裝隱形踢腳線(略翻車,今天還要去修補)。至此,除了還沒決定好的廁所門之外,我的硬裝部分算是結束了。
因為裝修速度過慢我可謂受盡了方方面面的屈辱,前兩個月參加活動時還有個老熟人一臉正經地埋汰我:你注意裝修時間啊,房子產權才70年,感覺你裝80年了。
裝修裝得慢主要是一我不太有急著住的壓力,就想著慢工出細活,盡量裝的時候細致點、別來來回回返工,未來一勞永逸;二是卡在鋪地板這個環節上了(后面細說),等地面濕度合格足足等了四個月,被各種朋友吐槽為“聞所未聞”的裝修奇事。再加上隱形踢腳線又有異形部分,找廠家找到禿頭,所以能在此時做到七十分,我已經動不起來氣了。
鑒于這兩月總有人私信我裝修進度和一些很細節的問題, 我就在此把硬裝期間自認為做得好和有遺憾的地方整理總結、再粗略列一列時間線,方便大家階段性相互切磋。 等家具進場以后,再更新軟裝部分。
想到什么寫什么喔:
1.我自己室內是沒有裝門的,但如果你裝,在裝修的初期(砸墻之前),就 要最先把防盜門、窗和瓷磚都定好的。 特別是窗,它的周期通常是30-40天左右,你主體拆除之后是要再裝上的,所以要第一時間著手安排它。 最晚裝上窗戶的時間也要在水電改造完畢、貼瓷磚之前,但這是最晚的時間了。
窗戶我定的是 墨瑟(Moser)的 ,主要是遇到了一個靠譜細致的銷售,拿到的價格很好。 款式是斷橋鋁65三玻,個人感覺滿意且足夠耐用。 這里面 我首先給大家一個小建議: 就是無論你定的是什么,拿到訂貨單時要親自一扇一扇的長乘寬再加減乘除一番, 我基本在每個地方都能因為這個動作省大幾百塊。
定窗戶這件事我覺得要結合實際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像我家樓層很高又不沿街,生活噪音本身很低了,但因為旁邊挨著高中和幼兒園、可能會很早就做操,所以我還是選了三玻,基本關閉以后全屋靜得嚇人。上周北京下大暴雨那天煤氣公司約我上門改管兒,外頭嘩啦呼啦跟發大水似的(我父母家已經拿各種毛巾堵窗戶縫兒了),在新家屋里連雨聲都聽不到啥,隔音是真的厲害。
2.同時要訂櫥柜。 櫥柜聽著是很后面才需要的東西,但因為走水電時就要確定路徑, 廚房恰巧又是用水用電的重地,所以幾乎也要在一開始就確定櫥柜廠家,出廚房的水電圖。這樣才能保證你主體拆除后就能馬上續上水電改造的攤兒而不至于停下來等。
3.主體拆除后通常會開始陸續進水電改造和表面工程的材料了。 我建議如果簽合同的話要把品牌名稱一并寫進去: 比如偉星的水管、美巢膩子、龍牌石膏板、昆侖的電線等等。
無意發現手機里還有這張拆除照,工人的搭配就無心間很潮怎么回事
它們雖然都不是什么昂貴的材料,但因為有些材料商會承諾質保五十年(比如偉星)還附帶有售后保修卡,所以 這就解決了有業主擔心施工隊以次充好和以假亂真的問題 ;因為你可以在官方查到購買記錄,哪怕十年后找不到工長去哪兒了,出了問題依然有人給你負責到底。
4. 水電改造在我家裝修過程中是最快也是我完全沒操心的階段,因為這幾乎是一個完全不牽扯到審美的純技術活兒,師傅做得又快又好。
對了,有大直男曾在微博上對我的開關排列提出質 疑 ,具體言辭我也記不真切,但大意是類似“為啥要這樣留電位? 明明只需要一個三控,你這并列x個雙控也是驚為天人的布局了”這種普卻信的。
我覺得這件事就是你管好自己家的就行,因為 每人家的電工邏輯是不一樣的 。像我家因為又把燈光設計拎出來單做了,所以開關是按區域和功能組合走的;再加上我不想走回頭路、更懶得背誦哪個開關究竟控制哪個房間/區域效果的,也會在不同點多安幾個,確保在任何位置都可以操作客廳燈光,或者累成狗平躺下以后也可以關掉全屋照明設備之類的。
所以走線這方面, 不用非要執著于“不多繞”、“休想騙我錢,我懂著呢”這一個點,我建議大家還是好好思考下自己的使用場景、結合生活習慣來設計,畢竟家使用起來襯手是最重要的。
5.但如果你 決定找專業的燈光公司做燈光設計了,那么記得也要在鏟墻皮階段就開始接觸燈光設計師并盡快上門測量、出圖紙,以保證不耽誤水電進度 。
我用的是一家叫做 天空之光 的照明設計公司,應該算是(為數不多的)同類中在北京比較專業的機構了。燈光設計師畫完圖拿來,一本兒,比我家設計師的都不薄了。
他們的 收費方式按平米收設計費,如果你想一并從他們那買產品的話,有三種選擇 :一是意大利的iGuzzini;二是Tons;三是他們自己研發的產品。我房子不大又是第一次試,所以選了中間檔的Tons,個人感覺產品做工不賴,裝上以后很低調,但與我家風格特別匹配、細節禁得起推敲。
照片反映不出來,現場燈光真的美,溫柔靜謐
他們前后上門有三四次,也會等下半年家具都進場后最終整體調試燈光,屆時可以展開談談。
6.走電線前最好跟工長 確認一下2.5平和4平的用量 ,確保在用電重地(比如廚衛)以及空調區域上一定上4平的,別浪費、但也不要疏忽。
按理說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操作,但在我裝修那檔兒,正好 有條熱門微博瘋傳,內容是控訴那些你一眼看不到工人就給你偷摸以次充好或者更換建材的行為 。所以最好的就是,大家能找到那個用人不疑、認真干活的人;如果實在沒那種好福氣,在幾個裝修重要關口, 親力親為核實數量、提醒師傅減少浪費(可以退)、并在重要區域眼見為實。
7. 一個小提醒:開關不要只挑選品牌,也要將“外形跟家的風格配不配”這條納入考量。 這里其實我有點小遺憾,因為我考慮開關的時間有點晚,本來想買Gira,去訂的時候才發現它有預埋件,這個件一是要等,二是要在上個階段就埋到墻里面去。
所以只好臨時換品牌,比來比去,沒買西門子得了設計大獎的系列,反而 選了一個最便宜、但是跟我家處處有弧度這種裝修風格更匹配的、線條圓潤些的系列 。裝上以后看,也算是越看越喜歡的決定。
8.水電改造結束就開始考慮全屋的表面工程,比如墻/頂面的吊頂、封石膏板,廚衛沒什么特殊造型的話就要封槽、做防水等等。
我家木工活兒比較多,又是異形吊頂又是全屋加石膏板又是弧形拱門的,所以這個階段算是一個小重點。 之前有人在微博咨詢我,說自己家里也想做隱形踢腳線,外地設計師認為直接在墻體上剔槽是省錢的做法,只涉及到工費;但在北京操作起來,剔槽的費用反而更高,這兩者應當怎么選。
我了解的情況是, 剔槽對墻面平整度要求極高,幾乎要達到絕對意義上的平整才適宜操作這道工序 ,但一般人家的墻面,我們雖然眼睛看不出任何問題,但很難達到特別特別平整。
這張能比較清楚的看到加完石膏板后為隱形踢腳線留的槽
所以我選全屋加一層石膏板,主要也因為這對工人而言更好操作(更好操作在我心里也意味著自己的家不會承擔什么大風險或者受罪),價格也實惠。 有人嫌棄這種做法會擠壓空間,讓本不富余的室內面積雪上加霜。
但我做下來覺得真的就還好,畢竟石膏板本人加上底下襯的那些膠什么的一起也就1厘米多點點,約等于沒有了。所以與其在這兒爭取空間,真不如少買兩件家具,據我觀察, 房子容易好看的兩大條件:①大;②家具特別少。
9.不過 石膏板這塊兒我有個大失策,希望寫下來幫朋友們排雷。
當你貼上這一層石膏板之后,要記得墻面就不再是曾經的墻面了,所以 業主應當保持敏感度,意思是: 當有任何需要往墻上掛的施工步驟出現時,你都要第一時間知會工人全屋墻面有這么一層石膏板這事。
我裝修時因為腦袋里擱的東西太多,總把這件事忘掉, 出了好幾次雖不影響安全和使用但可能會影響美觀的小事故: 一是暖氣改管兒時是以裸墻的距離為標準鑿地的,再加上一層石膏板之后墻面到地面開孔的距離就比正常的略小了一兩公分,導致暖氣側面看不是跟墻體完全平行,而是斜著的。
其實這是 跟暖氣施工也有關系 ,工人跟我說留的距離都是7公分,后來我測了一下,實際上留得也很寫意,有的是7有的是6。留7公分的位置傾斜幾乎看不出來,6公分的就比較明顯,比如上圖。
二是我本來定好了浴室柜和洗手池,洗手盆選了一大塊大理石直接插到墻里面去那種。
就在這個位置
當時我只確認了承重墻、又忘記石膏板這件事,等測量師傅來了以后提醒我,雖然這面墻是承重墻,但因為這層石膏板不承重,所以 時間久了洗手盆是會慢慢向下傾斜一丟丟(或許肉眼看不出來的)角度的。
雖說可以通過再做加固來彌補,但我很厭煩這種為了實現一些也沒多亮眼和加分的設計,而去給工人疊加很多其實根本不屬于基礎施工層面、增加造價的東西, 屬于里外雙輸的行為,所以毅然決然地舍棄了這套,直到現在還沒來得及去挑替代品呢。
10. 木工活兒實際上是可以跟瓦工活兒交叉進行的,所以水電結束后一方面可以開展室內木工活兒,另一方面廚衛也可以開始貼磚了。在這之前的一周(水電改造時), 最好也把淋浴房擋水石、窗臺石什么的都量尺預定好,通常五六天也都到貨了。
沒找到近處的窗臺石照片,我選了一個天然大理石漢白玉色,效果很滿意
11. 在第一條里我提到要 訂瓷磚要早,忘了說同時也把地漏買好,作為理論上第一個入場的五金,地漏跟瓷磚一起進場。
12.我廚房灶臺和水盆的位置貼了現在市面上鮮有人使用的(過時的)150*150小磚,磚沒多少錢,但買之前可謂在橙色軟件上對比了一通,各種小樣買足一箱。
如果將瓷磚價格、運費(到樓下)和有償搬上樓這幾點綜合起來考量, 我覺得自己最終選的這家就很靠譜,因為有好多人問我,所以貼一下(但本人與今天推薦的所有產品、公司、個人,都無任何形式的利益關系,都是自己真金白銀買來的)。
13. 貼瓷磚的時候, 需要叮囑瓦工師傅具備從整體規劃的全局觀:為了美觀起見,從顯眼的地方開始貼,盡量把收尾的磚留在邊角或者隱蔽處。 特別是如果遇到類似與窗臺石有交叉的部分,可以不用切磚,用窗臺石+打膠的厚度找一下縫,視覺上更加完整。
14. 既然說到了瓷磚,就順便再表揚一下解我燃眉之急的美縫小姐姐。做 瓷縫 是近些年新興起來施工工序,一般獨立于施工隊,要到外面自己找自己談的。當時我身邊的美縫資源也是捉襟見肘的,要不然就是胡亂報價,讓我屢屢倒吸一口涼氣。
最終還是透過可信賴途徑找到了靠譜的美縫廠家,而且美縫老板帶過來的工人也是個老妹,干活兒麻利細致, 用的材料是意大利的麗多可(LITOKOL)。
效果呢,完美。每一道都鼓鼓的豐盈飽滿 (姑娘干活時感慨:你這個墻面的縫兒是真深,比別人家都費料),特別是廁所的顏色,現場調得幾乎與瓷磚融為一體。我是滿意得不得了,完活兒以后主動提出把姑娘送到地鐵站的非分請求。
裝修的過程已經非常辛苦了,業主和工人真的沒必要一定站到彼此的對立面去、劍拔弩張的,大家如果都可以換位思考、真誠一點,亦可從苦中找到快樂的理由。
15. 當然,衛生間貼磚之前 要做好地面和墻面的防水處理、地面找好排水坡度、蓄水閉水試驗一般要做滿72小時,最后連同物業和樓下業主一起驗收 ,保證萬無一失。
16.實際上木工/瓦工工作進行到尾聲,也就意味著油工開始入場,這兩者的工作一樣是有交集的。我在 ( 點紅字直接跳轉) 這篇,已經詳細提到過要想得到完美結果、木工和油工是怎么配合干活的。
今次再強調:特別是需要做異形和弧度的地方,木工盡量做圓潤,油工再仔細找順滑,大家商量著來。想要成功,二者需要費心的因素對半,缺一不可。
17. 除了淋浴房和灶臺小面積,我 全屋刷乳膠漆,使用英國品牌Mylands,搭配Hamilton刷柄+大小各三個刷頭 ,最后再用羊毛刷完成細節之處的潤飾。顏色我用到白色、米色和藍色三種,分別對應 Mylands色號是No.1 Pure White、No.59 Cadogan Stone以及No.222 Bridge Blue.
選顏色我做了好久功課,因為一個顏色就有幾十種,今天還看到當時做的筆記呢
其中 No.1 Pure White 刷完之后整間屋子真的白得發光像個大美人,我一度都想放棄刷顏色了,如果你想四白落地, 我特別推薦這一款,明亮柔和不傻白,很有態度。
59號 上墻如我所愿,是似奶油蛋糕一般的米色, 刷好后你過個兩三周再看,最終成色會更柔和靜謐一些 ,讓人視覺上感覺放松舒適不緊繃。
剛刷完不久
近期
衛生間小面積用的222與米色瓷磚做反差
18. 需要留意的是,Mylands漆有3%、5%和20%三種光澤度可選,數字越大越光滑閃亮,反之越小越“粗糙有紋理”一些。我因為想要有天然痕跡的感覺,所以選了3%光澤度的。
近看3%的紋理感
有人可能會在此提問: 喜歡天然質感為啥不用微水泥。 好問題,咱們就說說這個微水泥,不知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現在有什么見解和心得,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跟裝友們分享。 我說個我的:我炒掉的第一個設計師,酷愛趕材質時髦,啥興起推薦啥。當時我雖然已經想好了要用什么材料,但想想多了解一下也沒啥不好,就加了他推薦的微水泥廠商、去現場看過(一個網紅打卡家居店)、外網資料學習過、并且要了樣塊體驗。
當時 我問這東西防水能力如何, 廠商跟我拍著胸脯保證,能直接用淋浴房里的東西你隨便水泡都沒問題。好的,回來就把她給我的樣塊扔到水桶里泡了三天。結果拿出來如下:
發給朋友,朋友:好家伙,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要裝敘利亞風格。
說回正題, 油漆用量方面 ,我是請工長和廠家各算一遍,基本上用下來正正好好。 當時1號白色漆因為只用來刷頂和衣柜后面這些邊角的地方,所以我卡著用量往少里買,最后確實不夠了。但因為之前有讀者裝修富余了一桶白色都芳漆送給我,我就拿它們刷了衣柜會蓋到的墻體,本以為兩種油漆混刷會不行,結果也什么問題都沒有,很均勻完美。
油工操作提醒:務必上層漆干了再涂下一層。
19. 油工師傅對Mylands持表揚態度: 味道沒啥;刷起來很順手;均勻度/覆蓋度都很好。我比較滿意的是,哪怕之前某些部位因為木工活的問題需要后期小面積補漆,它也 不大會像有些涂料一樣,一塊兒一塊兒的,很好補并且為墻面保有完整感。
大家想想用起來好推順滑不拔干滋潤還有遮蓋力的粉底液吧!就那種神仙。
20. 地板安裝是我整個裝修過程中的第一個玄學: 地坪打好之后足足等了五個月才濕度達標可以鋪裝。 這其中或許有我橫跨一個春節、因為怕地面干裂而罩上厚塑料布保護的因素,但即便開春回來揭掉塑料布也還是前后測量了兩次濕度、到六月才鋪上。
我因為除衛生間外全屋通鋪地板,其中包含廚房、洗手池等區域,所以 選了德國漢諾更精造也好打理的復合地板。 大板兒鋪上以后也如我所愿:雅致古樸,順光逆光都好看。等待的不爽煙消云散。
這里有個建議:一定提醒師傅注意不要浪費,整包未拆的地板都是可以退的 。因為工人干活時我都是全天跟的,所以會在鋪到譬如未來將會被大衣柜壓一輩子的衣帽間區域時,叮囑師傅把整條割下來的、相對碎點短點擱在別處不夠美觀的都鋪在這兒。
未來這邊是衣帽間,都會被柜子壓死
即便這樣最后還是剩下下面一堆兒裁來裁去的廢料和兩條整地板以備未來破損更換。 并且退掉一包。
21.不過 今年全國雨水都特別大、極潮,所以對地板安裝(或地下室地面)大家確實要多點耐心。 我工長的另外一個業主,是個著急入住的老爺子,地面濕度還很高時硬裝了地板,前兩天見面時工長給我看照片:好家伙,入住還不到一個月,地板起鼓起了十幾公分,踢腳線都給頂飛了呢。
22.我的裝修搭子dada的別墅也差不多完活了,她提醒有 地下室 的業主們注意,夏天北方的地下室一樣很潮,達不到涂刷施工標準的話, 一定要提前租那種工業用的大除濕機,天天開。不要選擇開地暖加熱除濕,地面容易裂。
23. 最后,前天去安裝隱形踢腳線了,我定制的是 黑色不銹鋼噴砂鍍鈦材質的 。做這個設計的目的是安裝后墻面整體是平整的,視覺上更簡潔;然后顏色上亦能與其他細節呼應(比如暖氣啊桌子椅子腿之類的)。但這個東西安裝起來比我想象的難太多了,這最后一哆嗦倒是出了不少問題。
一是需要你在做墻面地面的基礎施工階段就將留槽的部位膩子就刮齊整、別像狗啃的一樣,否則 極細的踢腳線邊框根本蓋不住 ;
二是 真的要避免弧線和異形啊朋友們 ,我直到前天才真正認識到為什么市面隱形踢腳線廠家愿意給你做弧形的少之又少,當然這其中有你不做夠上千米、給多少錢別人也不會給你單獨開模的現實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異形不是正好半圓這種,真要靠手+小機器一點點給你wo出形狀, 哪怕再細致,想要跟你的異形部位貼合堪稱天方夜譚。
所以我家直線的地方就還好,工長后期稍微補補膩子打點膠就比較完美;但異形弧度的地方簡直像狗屎一樣,現在我就要穿上鞋往工地去處理狗屎。
好啦,上面是一個超精煉版硬裝流程和我的心得,其中沒有包括櫥柜、衣柜、電器、淋浴房等等物件的定制及款式清單,隨著下個月它們依次進場,我會屆時再陸續更新分享的。 也希望正在裝修或者剛剛裝修過的朋友無私地在評論區分享自己滿意的經驗和遇到的大坑 ,幫裝修路上的后來人少走彎路。
大家幫大家!無論暴雨來臨時還是漫漫裝修路上,希望所有人平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