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94年5月,在一片爛泥地里,蘇州工業園區挖下了第一鍬土。
它沒有任何可借鑒、可參考的先例,有的僅僅是3個月前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簽署的合作協議。
“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特殊政策,就是上上下下以“打雞血”狀態投入創業的信心來源。
這個借鑒新加坡經驗的、中新兩國政府合作的旗艦項目,是全國首個開展開放創新的綜合試驗區域。
當年12月28日,三星電子領取了蘇州工業園區工商局頒發的“00001號”營業執照。
彼時,在中國的跨國企業極為罕見,三星需要進軍中國市場,經過多方比較,最終選定了蘇州工業園區。
為什么是這里?
因為它是中新兩國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開發區,而新加坡的投資環境當時在國際上得到了很高的認可。
蘇州工業園區的“開掛”式發展,從自身來說,是“讀懂”新加坡模式,在學習借鑒中消化、吸收、再創造;
從宏觀視野來看,是因為南巡講話之后,這里成為了對外開放1.0時代的樣板。
接過“東亞四小龍”的接力棒,從制造業起步,中國的“國運”開始了篳路藍縷的征程。
在這個歷史進程中,對個人和企業來說,最關鍵的是:“在場”。
截至目前,蘇州工業園區已累計實現境內外上市企業42家,總市值約5000億元;
與國運、共命運,自然能收獲時代的紅利。
貳
斗轉星移,時間來到2001年11月10日;
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主席卡邁勒手中木槌“嘭”的一聲,中國“入世”終于得到了世貿組織最終的批準。
這是世界談判史上極為罕見的一次長跑式博弈,歷時長達15年;
中國代表團換了4任團長,美國換了5位首席談判代表,歐盟也換了4位。“黑發人談成了白發人?!?/p>
加入WTO,開啟了對外開放的2.0時代。
這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轉折點意義的事件,它打開了對外開放的新天地,廣闊的發展空間帶來了20年的高速發展。
在全球化進程中,我們獲得參與制定規則和競爭的有利位置,并重塑了全球供應鏈。
20年后,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
在疫情爆發之后,這種“世界工廠”的地位更加穩固。
回顧這20年,每一個國人都很清楚:積極融入世界、堅定做多中國,才能跟上時代腳步。
叁
第三個標志性的時間,是2021年6月10日。
在這天,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以下簡稱《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這是建國以來首次為一個省專門立法。
它彰顯了一個決心:建立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最高水平開放形態。
從這個時間點開始,我們進入了對外開放的3.0時代。
為什么要繼續提高開放水平?
因為,在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從制造工廠到掌握更高層級的金融話語權,是必由之路。
《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明確:
國家在海南島全島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實現貿易、投資、跨境資金流動、人員進出、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
要想實現“貿易、投資、跨境資金流動”,必須分階段實現資本開放。
境內的資金能夠出得去、境外的資金進得來,跨境資金流動獲得比其他地區更寬松的條件,更便利的監管。
比如香港,之所以能夠成為財富管理中心,跟其資本項下完全自由流動有非常重要的關系,2019年香港財富管理規模達到28.7萬億港幣。
吸引全球資本,未來的海南要給“掌握全球金融話語權”打個樣。
站在這個時間點上,與國運、共命運,再次成為一道個人財富進階的必答題。
肆
有眼光的人早已布局。
海南自貿港建設一周年,海南引進12.2萬多人,比上年增加177%,新設市場主體31萬戶,增長30.9%;
尤其是三亞,市場主體增加近5萬戶,成為全國企業增長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外資企業成群涌入三亞,今年1至4月,同比增長286%,實際利用外資2.22億美元。
作為國內企業“走出去”的主要門戶,三亞承擔著連接內陸與國際的樞紐角色。
截至今年5月底,三亞中央商務區新增入園企業12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4家,中國500強企業8家,上市公司23家(總部1家)。
現已有33個總部經濟項目入駐三亞中央商務區,其中23個已開工建設。
以世茂三亞國際金融中心、大唐海外、恒力國際、紫金礦業國際、珠海免稅為代表的眾多企業總部項目拔地而起,城市最美的天際線躍然眼前。
這里必然成為未來的離岸金融中心。
縱觀全球最重要的離岸金融中心,幾乎全在島上,如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巴拿馬、百慕大、新加坡等,但同時又背靠強大經濟體。
同時,他們還都具有優越的休閑度假資源——三亞同樣如此。
度假勝地和金融中心融為一體,可以同時滿足金融從業者工作、生活購物、休閑度假等一攬子需求。
它將虹吸國際化的人流、信息流、資本流和物流,進而托起金融產業的發展。
有了《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未來海南可以出臺財富管理中心相關的制度和措施,全球的財富管理機構,可以利用海南處在金融“雙循環”交匯點的位置,發展財富管理業務。
暢想未來的三亞,一個大金融產業的版圖躍然眼前。
伍
與國運,共命運,跟著國家戰略去投資是最重要的戰略選擇。
當海南2025年完成“封關”,海南資產將會成為繼香港,澳門資產后,中國第三個“全球資產”。
而這個資產,在對外開放3.0版的時代,其長線價值不言而喻。
眾多實力房企紛紛搶灘,正是出于這種戰略敏感性,世茂三亞國際金融中心SIFC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員。
S,代表三亞:作為海南國際化的CBD,三亞中央商務區頂級的營商和稅收環境,必然加速自貿港人、財、物的流通;
有了總部經濟作為保障,未來大量高素質人才將會流入片區,帶動片區發展。
I,international:作為“全球資產”,這里的價值備受各路全球資本高度關注,正進入發展快車道和升值爆發期。
它將是面向國際的商務辦公新高地,在世界金融格局中,成為快速崛起的一極。
它的國際化還體現在產品打造上,項目重金投入,盛邀國際知名建筑設計院伍茲貝格執筆設計;大師風格,獨樹一幟,在業內享有盛譽。
F,finance:在規劃、建設之前,項目即遍察香港中環、新加坡濱海灣區、倫敦金融城等世界著名總部金融集群地;
以全球金融中心的成功經驗為藍本,打造出一個超地標、超復合、超體驗、超共享的CBD。
C,center:C位。
作為一家擁有3家上市公司、總資產超5897億、覆蓋全國100+城市超460個臻品項目、在全國布局近30座超200米天際線建筑物的房企集團,世茂集團總是站在C位。
在它30余載的發展歷程中,總是緊隨國家戰略、深耕中國核心城市群。
作為海南真正意義上的價值高地,三亞國際金融中心SIFC還占據著海南的C位,處于名副其實的橋頭堡位置;
站在這里,三亞灣的無邊際海灣美景,和璀璨城市的繁華一覽無余。
世茂集團于此落子,深度布局三亞,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世茂三亞國際金融中心總建面約29.38萬㎡,總投資超50億,集國際金融藍本、四大金融總部、全景生態美學、都芯有機商務等多種業態為一體。
它凝聚了世茂集團作為一家“地標專家”的雄厚的實力和豐富開發經驗。
△ 世茂三亞國際金融中心建筑設計過程效果圖
產品類型非常多元,涵蓋了Block商業街區、商業辦公、商業SOHO及自持寫字樓;
豐富的業態,為有志于擁有未來“離岸資產”的企業和財富精英,提供多樣的選擇。
來到項目展示區,獨特的流線型云朵建筑造型讓人眼前一亮,三層夢幻空間將藝術感和自然性完美融合;
△ 世茂三亞國際金融中心實景圖
見微知著,未來全球離岸金融中心的風采,已令人心馳神往。
當我們用長線思維看待歷史的進程時,發現最關鍵的節點,往往都給出了足夠多的提示:
中外合作建產業園、加入WTO、為一個省單獨立法建設自由貿易港……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個體的成功,固然是自我奮斗的結果,但也必須看清時代的大勢。
在“封關”之前,海南先行城市三亞的核心離岸資產,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這些關注的目光背后,是中國最有智慧的大腦。
他們深知,最關鍵的是:“在場”。
三亞國際金融中心,建面約100~300平米自貿港CBD燙金臻藏商務辦公,39~300平米臨街裙樓商鋪——
給了全球資本一個成為三亞、海南自貿港未來超級紅利合伙人的機會;
改革開放3.0大金融時代,你,一定要“在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