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看戲子,愛討論戲子。
但在文化上,戲子是被看不起的。
哪怕他紅極一時——
闊人們都捧他,其實只當是玩物一般;不闊的人們,只當他是茶余飯后的談資。
無論是賣藝的伎,還是弄曲的伶,插科打諢的優(yōu),還是演戲的旦——
戲子,是他們的總稱。
他們拋頭露面,沖州撞府,久染風(fēng)塵,早已學(xué)會了看人臉色、見人說人話的手段。
他們豁出一張臉,往往是鉆營的好手。
直到今天,依舊如此。
戲子,一定要靠人捧才能紅。那么多的戲子,紅的就那么幾個,非鉆營手段獨到不可。
誰有利用價值,誰的大腿粗,誰得勢了,怎么巴結(jié)他們——這才是戲子的基本功。
所以啊,成功的戲子,往往是趨紅埰黑的能手,見風(fēng)使舵的高人。
這才有了戲子無義的說法。
無義,但有錢。他們對財富和名望的欲求,遠比常人熾熱。
一有機會,一些戲子為了搞錢,猶如飛蛾撲火。
搞錢搞得最兇的那幾個,往往把自己打扮成“藝術(shù)家”,背地里做了商人,坐穩(wěn)了政商兩界的掮客。
已經(jīng)是藝術(shù)界的“名流”,自然就與社會上的“名流”同流合污起來——
他們的投資,全靠內(nèi)幕交易;他們賺快錢的本事,全靠酒局上、枕頭旁聽來的消息。
合法的,不合法的,全都做遍了。
靠幾個玩氣功的、懂風(fēng)水的、會開光的“法師”,他們辦起了“沙龍”;在家也拉起了“皮條”,高朋滿座,大玩名利場的把戲。
于是乎,就有了人脈,有了資源,他們的胃口就更大了,不只要賺錢,還要呼風(fēng)喚雨、興風(fēng)作浪,所到之處無不烏煙瘴氣。
至此,他們的藝術(shù)人生(戲子生涯),無一例外要走向盡頭。
想賺錢,沒問題;然而,戲子倘若一旦動了要賺快錢、大錢的念頭,那就離毀滅不遠了。
因為他們倘若要賺大錢、快錢,只有和一些“名流”勾連,這一條路可走:
表面演戲,背后勾兌;前頭拿錢,后頭分肥。
自然,還有一干稱得上真正“藝術(shù)家”的老戲骨、真演員們。
他們賺錢不多,淡泊名利,幾十年錘煉藝術(shù)水平,讓人敬佩。
你見過幾個演技好、德行高的藝人是有錢的?
心中不想錢,才能把手藝練好;心里要只想錢,那就把手藝拋一邊,一門心思去鉆營。
這才有了怪現(xiàn)象:如今,演技最差的藝人,收入往往最高;演技最好的藝人,收入?yún)s最低。
所以,戲子最大的德,就是不想錢。
故曰:戲子無財便是德。
然而,有德的戲子少,有“財”的戲子卻多。
但是,戲子以其名人、藝術(shù)屬性,是最好的花瓶,是政商、名流之間天然的粘合劑——
哪個年代,都少不了靠戲子來陪客、宴客、找由頭、擋臉遮面,做做潤滑、調(diào)劑的。
有需求,就有市場,就會有數(shù)不盡的飛蛾撲上去。
昨天,范姓女人垮了;今天,趙姓女人垮了;明天,說不定還有人會冒出來的。
所以啊,這瓜,年年有的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