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咩小胖
最近,跟幾位孩子即將上幼兒園小班的家長聊了聊,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焦慮”。
其中一位朋友是幼兒園老師,她說雖然自己帶過很多屆小班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即將入園,還是會跟其他家長一樣感覺焦慮。
其實,幼兒園新生家長出現焦慮的情緒,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作為過來人,我也深有體會。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第一次離開家長,去獨自地適應陌生環境。這是對孩子成長的考驗,更是家長和孩子要共同面對的挑戰。
家長們最為擔心的,就是孩子剛入園時因為分離焦慮產生的哭鬧。而其實,因為入園所產生的焦慮,家長比孩子出現得更早。
家長通常在孩子入園前就開始焦慮了,而孩子大多是在入園后才有分離焦慮。
孩子入園,家長焦慮,通常是因為以下幾個問題:
1、家長有分離焦慮,舍不得離開孩子。
通常這樣的焦慮會出現在家中長期照看孩子的家長身上,比如全職媽媽,或者是照看孩子比較多的老人。
不要以為分離焦慮只會出現在孩子身上,家長同樣也會因為舍不得離開孩子,而產生分離焦慮。
2、對孩子是否能適應幼兒園生活而感到擔憂。
孩子去幼兒園會不會哭鬧,能不能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這些問題都會讓家長感覺擔憂。面對未知的情況,想得過多,家長會比孩子更早出現焦慮情緒。
很多時候,身為幼兒園新生家長,在做入園準備的時候,會更多去關注孩子的問題。但是,如果家長的焦慮沒有解決好,反而會影響到孩子。
特別是有些家長的焦慮情緒比較嚴重,在孩子入園前一兩個月就表現出來,甚至在孩子面前明顯地顯露出來,這樣會加重孩子對上幼兒園的抗拒和分離焦慮。
家長要注意調節自己的焦慮情緒,尤其是以下幾種行為要避免,以防影響到孩子。
- 因為分離焦慮,而愈發“粘著”孩子。有的家長因為焦慮入園后的分離,會在孩子入園前,格外粘著孩子。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在入園的時候,更容易產生分離焦慮。
- 總是詢問孩子到幼兒園以后會不會想家長,會不會哭等。這樣負面的提醒暗示,只會加重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和焦慮。
- 當著孩子的面,跟家人或者朋友表達自己對孩子入園的擔心和焦慮。被孩子聽到以后,也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在孩子入園前,家長要用積極的態度去影響孩子,讓孩子對幼兒園生活充滿期待。
既然家長的入園焦慮會影響到孩子,那么該如何緩解呢?家長可以通過自我梳理和向他人求助等多種方式,來幫助自己緩解焦慮情緒。
?對于舍不得離開孩子的家長,需要正視孩子的成長和獨立。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必經路,是孩子逐漸離開家長去獨立的開始。家長可以把對孩子的擔心,化為對孩子成長的期待和鼓勵。
另外,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更有利于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這些準備都需要家長提前引導孩子做好,準備充足,家長也能夠少焦慮一些。
?可以跟有經驗的家人朋友聊一聊,說說自己的擔憂,聽聽他人的建議。
焦慮的情緒,通過傾訴也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注意,跟朋友或者家長傾訴自己的入園焦慮時,不要讓孩子聽到。
其實,不少孩子進入幼兒園后的適應速度會超出家長的想象。要相信,在我們細心呵護下成長的孩子,也終有長大的一天。
新生家長們,懷著積極的心態,一起見證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后的成長變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