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你是不是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說肚子疼,有時還有發燒、拉肚子、精神不佳。
就醫后,醫生做了檢查化驗,照B超拍片子,發現腹部有淋巴結腫大,最終診斷是腸系膜淋巴結炎,什么藥也沒開,就說回家休息。
那么,這個腸系膜淋巴結炎是個什么疾病?
需不需要吃藥呢?
什么是腸系膜淋巴結炎?
腸系膜淋巴結炎, 從字面意思上,指的是在腸系膜這個位置產生的淋巴結炎。
那么,腸系膜是什么?它在哪里呢?
腸系膜位于人體的腹腔內,它是一層膜,包裹在大腸和小腸的外部,將腸道與腹腔連接在一起,起到連接、固定的作用。名叫腸系膜,也是很形象了。
淋巴結又是啥呢?
淋巴結屬于免疫系統的一部分,遍布全身,當某一個部位的淋巴結發炎時,就是免疫系統發出的外界病原體入侵的警告。通過字面意思,我們大致明白了,腸系膜淋巴結炎是發生在腹腔部位的淋巴結感染疾病。
得了腸系膜淋巴結炎,最常見的癥狀包括:
急性或慢性腹痛,尤其是右下部;
疲憊、不舒服、無精打采;
發熱;
腹瀉、惡心、嘔吐;
食欲不佳等。
這個疾病最常見的易感人群是兒童和青少年,成人較少。
導致腸系膜淋巴結炎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
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都有可能是感染的原因。
這包括,呼吸道感染之后引起的腸系膜淋巴結炎,由呼吸道侵入人體的病原體,行進到腸道部位,引起病變。另一個常見的原因是,不潔凈的飲食。比如說,飲用不潔凈的水、未經徹底消毒的牛奶、進食烹飪不徹底的肉類等。
醫生看病就行了,為啥要照B超?
只從癥狀上來看,腸系膜淋巴結炎與其他一些胃腸道疾病很相似,比如腸胃炎、闌尾炎、腸套疊等。因此,醫生需要鑒別患者到底是哪種疾病,只有知道了是什么病,才能知道該怎么治,吃什么藥。
這需要:
問診——詢問癥狀情況,詢問病史。
觸診——觸摸一下疼痛的部位,看看軟硬、彈性,與正常的有什么區別。
抽血化驗——查找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線索。
驗尿——有沒有尿路感染。
醫學影像檢驗(B超、CT等)——有沒有腫塊、包塊、淋巴結腫大,有幾個,有多大尺寸。
這些檢查項目,醫生不一定全套都做,會根據經驗和患者的情況,選擇一部分做。
如何治療呢?需要吃抗生素嗎?
單純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是自限性的,能夠自然恢復。
沒有對因治療用藥。
可以對癥用藥,比如有疼痛、發燒時,使用解熱鎮痛藥。有腹瀉嘔吐時,充分補充液體。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需要強調的是,腹痛這一癥狀,恢復起來需要時間,通常需要1-4周,因此,耐心很重要。
由于疾病的恢復期較長,在恢復期間,疾病也會進行發展變化,因此,需要細心觀察,如有加重需要及時就醫。
除了單純性淋巴結炎之外,如果還有其他的病因存在,需要具體分析并治療。當明確存在細菌感染的情況下,才需要進行抗菌治療。對于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遵醫囑,不要擅自使用。
腸系膜淋巴結炎能夠預防嗎?
致病的病原體種類比較多,對因預防比較困難。由于感染途徑大多是通過呼吸道、胃腸道進入人體,因此,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是很有幫助的。勤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咳嗽打噴嚏避開他人,都是很有效的日常預防方式。
(由“問藥師”團隊李云龍藥師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