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林樵叟侃材翁
1
2021版《天龍八部》在爭議聲中落下帷幕了。
段譽戴耳釘、尿炕等橋段,因為改編的“出格”,使得此劇被吐槽不斷,直至后期飾演“阿紫”的何泓姍出場,才少了些差評。
(2021版段譽)
沒想到的是,結局又引來更大爭議。
有人認為,劇中讓王語嫣回到段譽身邊不符合原著,有人卻為王語嫣回到段譽身邊叫好,認為這才是原著精神。并且,這兩種明顯勢不兩立的聲音,都有不少網友的支持。
(2021版王語嫣)
這是怎么回事?
其實這些爭議,源于《天龍八部》歷史上曾出現過三個不同的版本:連載版、修訂版(也稱三聯版)、新修版。是版本的區別,造成了如今的爭議。
2
大眾最為熟悉的三聯版(修訂版)中,結局是段譽與王語嫣情定三生,同返大理,而在路上遇見阿碧陪著瘋癲的慕容復。
(2013林志穎和劉亦菲版本)
但新修版中,金庸卻進行了大幅修改,涉及王語嫣的變化是增加了王語嫣追求“長生不老”,變得有些不可理喻。
而段譽在“神仙姐姐雕像”破碎之后,突然也明白了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愛王語嫣,而只是一種“心魔”。于是段譽任由王語嫣回到她表哥慕容復身邊。
許多人認為金庸這是“畫蛇添足”。
觀眾們認為段譽經過那么多波折,最終在枯井里與王語嫣定情,在結局里輕易就放棄王語嫣,這是不合情理的。
首先,慕容復是逼死王語嫣母親王夫人的兇手。王語嫣怎能若無其事回到慕容復身邊?
其次,寫段、王分手的一個理由是段譽為了保住父母令名,因為新修版中王語嫣是段正淳女兒的身份已經曝光,而段譽又不能公開說出自己是段延慶和刀白鳳兒子的秘密。
如果僅僅是這個理由,還勉強可以說補了漏洞。然而,后來段譽卻同樣收了是段正淳女兒的木婉清和鐘靈。而且,木婉清的身份不但是大理許多人知道,經鐘萬仇一折騰,連北宋都有豪杰知曉。
可以說,新修版創造了更大的漏洞。也就難怪讀者們吐槽。
3
但近年隨著新修版的推廣,也有聲音提出新修版才符合邏輯。
認為王夫人的死純粹屬于自殺,慕容復和王語嫣沒有殺母之仇,而王夫人動輒濫殺無辜,很該死。
并且認為王語嫣的外祖母李秋水也不是好人。所以,作為她們后裔的王語嫣,秉承家族血統,面對幾十具敵人尸體時,也會滿不在乎說出“一把火燒掉”的處理方式。在慕容復在場時,也對待段譽很涼薄,所以王語嫣根本配不上段譽。
其實王語嫣能說“一把火燒掉”的處理方式,在武俠小說世界中,真的是很普遍的處理法子。
相比較木婉清、鐘靈姐妹都有人命在身來說(鐘靈貂鼠咬人沒有解藥,木婉清則更不用提了),王語嫣已相對算善良的女子。
如果說王語嫣本性不善,則其在花肥房救助阿朱阿碧,主動指點群雄弱者武功脫困等一系列行為,就不可解釋了。
4
新修版中,王語嫣“無情論”在邏輯上也是說不通的。
首先李秋水和王夫人固然并非好人,但這不代表王語嫣是壞人。說王語嫣在慕容復面前,對段譽涼薄看似有理,但也正說明王語嫣忠于感情,絕非水性楊花之輩。
相反,在不知道慕容復在哪的場合,王語嫣的表現就不同。例如慕容復冒充李延宗要殺段譽時,她就發誓日后一定要為段譽復仇。她還讓段譽趕緊出逃,不要顧及她。
這說明王語嫣本性屬善,只是慕容復在時,王語嫣要在乎慕容復的感受,所以此種疏遠段譽也是人之常情。
好比現實生活中,如果男子很強勢的話,傳統型女子會自覺管控與外交往的尺度。
所以,當時以慕容復未婚妻自居的王語嫣,對段譽刻意疏遠也可理解。為什么蕭峰對阿朱癡情,對阿紫疏遠是無人非議,怎么輪到王語嫣對表哥一心一意,就不行了呢?
更何況當王語嫣對慕容復徹底失望后,在井底下與段譽定情,就開始認真維護新感情。在鳩摩智抓住段譽的危險時刻,她甚至不顧生死去救助段譽。這說明王語嫣并不涼薄。
至于說王夫人是自殺,在文本中確實如此。文本中作者寫了王夫人心理活動,證實了此點。
但當時在場的旁觀者哪里會知道王夫人心里想什么?旁觀者眼中也只能看到慕容復拔劍先殺了秦紅棉等女子后,又舉劍伸向王夫人,只是手哆嗦了幾下,最后還是穿胸而過。
傳出去的也只能是慕容復殺了王夫人,曾經因為親情猶豫了下而已。
其實自殺說還忽略了王夫人的死,歸根結底還是慕容復原因,所以想用王夫人自殺來開脫慕容復并不明智。
5
而回到三聯版文字,王語嫣井底定情這段,體現了王語嫣棄暗投明的頓悟,實現了自我救贖,與鳩摩智的頓悟成圣對看,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其中過程寫得倉促,讓人感覺王語嫣變化太快。
故此有“王語嫣把段譽當備胎”論出來,其實此說按照文本根本不能成立。王語嫣并沒有拿段譽當備胎。
真當備胎,不會跳井要跟段譽一起死,她要找個備胎很難么?即便后來新修版王語嫣的分手,也是誤認為段譽是她親哥哥而被迫作罷,并非其薄情。
目前主段、王分手合理者還有一個“求不得”理論。即認為天龍八部主旋律是“求不得”,三聯版中段譽能求到王語嫣就違反了主旋律。
但此論邏輯漏洞顯而易見。
例如,新修版最后西夏公主李清露對虛竹就是求得了,同樣木婉清成為段譽貴妃,又何嘗不是求得呢?
所以2021版的處理上是來個了反其道而行之,讓木婉清和李清露離開他們的夫君,結果引起網上罵聲一片,情形猶如新修版剛出時金庸拆散段王配時反對聲一樣,但2021版不也用的“求不得”論嗎?
6
平心而論,性格上木婉清是不能容忍段譽有別的女子的。新修版甚至有連“鐘靈這個小鬼都不許”的文本。
相反的,王語嫣倒是有一定的包容度。王語嫣甚至曾經救助阿碧,阿朱。
她不會不明白慕容家將兩位美女當小姐養著,目的就是讓她們做慕容復妾侍的備選。
此處有點類似《紅樓夢》中,林黛玉恐懼薛寶釵的到來。而對寶玉和襲人的感情林黛玉從沒擔心,甚至還有調侃襲人為嫂子。關鍵原因還是因為水大漫不過船。
但王語嫣對慕容復要娶西夏公主決不讓步。
原因在于一旦慕容復娶了公主,自己只能是妾了,這是奇恥大辱。更何況將來王夫人更能以此為借口不再讓王語嫣和慕容復往來,這樣就徹底斷了嫁給表哥的可能。王語嫣如何能不力爭?
所以往往有新修版支持者,引用此處認為王語嫣也不能容忍將來夫君有其他女人,實在是誤了。
在新修版出來之前,從來沒有人會認為王語嫣不是段譽的官配。更不會有人說王語嫣會離開段譽。畢竟那時公認刀白鳳告訴段譽能娶了木姑娘、王姑娘等遺囑是伏筆,當時人們討論的只是王語嫣和木婉清誰應該是皇后。
從文本推測上可以看出,段正淳先認識的秦紅棉,然后才認識的王夫人。則木婉清應該是姐姐。而論婚約也是木婉清在先。
同時也有木婉清支持者堅持段譽更愛木婉清,木婉清更美,甚至刀白鳳遺言中,木姑娘排名第一都可以被理解為刀白鳳也中意木婉清做兒媳。
這些都成了木婉清應該成了皇后理由。
王語嫣支持者自然也引經據典反駁,但二十世紀時候的辯論基本都忽略了新修版最后提出的超級難題——保全父母令名的問題。
如果僅僅按三聯版來說,王語嫣身世問題沒有真正暴露過,知情者或死(段正淳和其紅顏知己們),或瘋(慕容復),或者為了段譽利益不會多對外說(段延慶和段正明等)。
反而是木婉清身世連大宋都有人知道,無疑將徹底陷入此問題困境中,這樣別說做什么大理皇后,連能嫁給段譽都成了問題。
7
而新修版的結局卻相反,本在三聯版中無問題的王語嫣,卻成了段譽保全父母令名的犧牲品,而最成問題的木婉清倒是成了貴妃,在邏輯上形成了更大的漏洞。
但又不能不說王語嫣離開段譽其實是金庸早期思路的初衷,這需結合新修版最后留下的一段蹊蹺的文本來看。
新修版中最后寫段譽立木婉清為貴妃,鐘靈為賢妃,曉蕾為淑妃。段譽在做了四十年皇帝后,避位為僧,傳位于其子段正興。
這里沒提誰是皇后和德妃,熟悉唐宋制度的人就知道,唐代后期雖然有過不設皇后的空缺期,但這主要是針對唐代前期唐高宗皇后武則天和唐肅宗張皇后奪權矯枉過正之舉。
而從后梁開始,每個朝代皇帝必須都有皇后,因歷朝公認唐代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不設皇后。
傳統認為天地陰陽不可或缺,天對應皇帝為陽,地對應皇后為陰,而不設皇后就會“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是逆天之舉,這樣年代不會久遠。
更何況不立皇后,禮崩樂壞,如何區分嫡庶?如何給天下人做表率?所以大理歷史是每朝都有皇后的。
而宋代是沿襲唐朝,后宮為一品后四夫人制,皇后以下是一品四夫人,即貴妃、淑妃、德妃、賢妃。而德妃的空缺一般不太那么引入注意。但對應大理歷史,就很難說是金庸的無心之舉。
8
這就必須回到連載版中,才能找到答案。其實連載版里,金庸原本打算寫八個彼此獨立,卻又緊密相連的故事。
(圖為連載版《天龍八部》楔子)
連載版中金庸設置了很多伏筆和暗線。
金庸初期的思路中,明顯是準備貼近大理歷史線寫的。連載版中,段譽和木婉清被段延慶囚禁,段正明擔心段譽搞出事情,就把重臣高升泰之女高湄許配給了段譽,以轉移天下人的視線。
而金庸設置了這個伏筆后,通過段正淳對婚事的反對,介紹了段正淳聽說的高湄為人:“令愛幼失慈母,賢弟不免寵愛過度,聞說令愛的性子極是嬌憨,任性得緊。又聽說令愛學得了賢弟的一身武功,幾乎可以青出于藍。他日令愛做了我兒媳,只怕……只怕,嘿嘿,譽兒一生要受盡她的欺壓。”段正明也曾問高升泰其女兒是否真如傳說中那樣任性,引起高升泰老大不痛快。
總之,就是高湄人設是武功高強,但是為人潑辣,刁蠻任性。很明顯金庸設置這個伏筆,就是起初準備把段譽故事寫到其登基后的故事。高湄作為原配自然是皇后,王語嫣即便和段譽情定三生也只能為妃了。
而歷史上的高皇后是一個厲害的角色。史載高家當時是大理權臣,世代為相。
而高皇后仗著家里勢力,曾經拿段譽最心愛的王德妃的性命相要挾,通過杖責毒打王德妃逼迫段譽赦免了高家曾經企圖奪位的高智昌流放之刑。但很可惜赦免的詔書還沒下達,高智昌就已經故去了。
后來高皇后早逝無子,段譽把王德妃之女昭慶公主許給高家當權的高量成。妃子和王子也開始上演爭權奪利,兄弟相殘的皇家戲碼。內爭還引起外叛,最后是高量成支持的昭慶公主親兄弟段正興,在王位角逐中勝利,才穩定了局勢。
但晚年的段譽面對眾多兒子去世,政爭失利王子們的母親受到牽連獲罪,很是心灰意冷,就此出家為僧,不問政事。
這樣高皇后和王德妃對應天龍八部的里的誰,也就一目了然了。但顯然要按連載版思路寫下去,勢必把段譽的出家前事跡概括,此思路實在過于宏大,不易駕馭。
故此連載版寫到段譽登基之初就戛然而止,金庸實際只寫了三個故事(段譽、蕭峰、虛竹),其無力再完成八個故事了,到了以后修訂版時,因為高湄的伏筆無用便把高湄刪除了,至此讀者開始了三聯版時期王語嫣和木婉清誰才該是皇后的爭論。
9
三聯版總結一下,其實是一個情癡憑借內心赤誠追到意中人的故事。
由于過于團圓美好,就此還引出了段譽是“舔狗”的說法。其實談過戀愛的都知道,生活中天天都有男子追女子的事情發生。往往是堅持不懈者能笑到最后。
“舔狗說”豈不是把許多曾經戀愛的人折損了?所以段譽逐愛成功的故事,并不違背常理。
撇開佛教八苦,蕭峰和段譽的結局也形成了強烈對比,文學結構上并無不妥。而說三聯版中段譽沒有“求不得”也是不妥。因為求不得并不能僅限于狹隘的理解為愛情,不是非要王語嫣離開才算段譽求不得。
因為段譽只想遠離權位,但最終卻是喪父母而不得不做這個皇帝,擔負起歷史使命,也是一種求不得,這有點類似虛竹想做和尚而又只能成為駙馬。
退一萬步,如果實在要說天龍八部主旨是主人公必須全部悲劇,“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王語嫣必須離開也可以,但列出的分手原因和形式要符合邏輯。
而新修版,雖然以打破玉像的佛教隱喻來讓段譽突然破除心魔。但怎么看都不合理。這樣段譽的形象就成了對王語嫣的始得終棄。而王語嫣回到慕容復身邊則被讀者罵為不可理喻,甚至不如改成王語嫣出家結局為好,也破壞了三聯版中阿碧孤守慕容復的動人形象。
而更大問題是“玉像心魔說”也不符合文本邏輯。例如在從此醉章節,段譽還沒有見到王語嫣的人,只是聽到她的聲音,看見她的背影,就心神俱醉,愛上了她。
這段愛上王語嫣的描寫又和玉像有什么關系?再說王語嫣也非白骨精那樣窮兇極惡女子,又如何是魔? 所以新修版的玉像心魔來導致段王分手設定是牽強的。
10
實則連載版、修訂版和新修版各有其優勢。
其中連載版長處是原定構思宏大巧妙,以后電視劇再要有改編,并不需要一定在修訂版和新修版中比較取材,而應三版結合取長補短,采納合理處通盤考慮才可。
而2021版的失誤就是沒考慮連載版的一些設定。2013版的失敗是遵循了新修版段王分手結局,而遭到三聯版原著支持者的集體抵制。其中不少責任是金庸先生改編引起的。
其實即便真要寫王語嫣的離開,還不如連載版中原有可能的高皇后迫害王語嫣的伏筆構思,相對自然合理,只是這要繼續維持連載版和三聯版中王語嫣身世從沒暴露設定才行,不過這應該不是問題。
如果因高皇后迫害,王語嫣離開,也符合佛家八苦的求不得的主旨,還更緊扣了愛別離這個佛門八苦主題。而高湄和段譽的結合則是符合佛家八苦的怨憎會(指利害沖突,兩不相容的人,偏又聚會在一起)。
而以后影視版本中,難免二次創作,如果要拍木和鐘嫁給段譽,也要注意新修版中倔強的木婉清,為何能接受貴妃命運的心路歷程。這在現有文本邏輯上尚且好辦,只需點明補入諸女子看到自己母親們,隨著郎君段正淳去世都一場空,受此影響而改變態度即可。同樣這也適用于王語嫣,
但段譽能娶木、鐘始終有保全父母令名的問題,新修版中,段譽和幾個心腹坦誠自己身世后,就能娶了木婉清和鐘靈的解決辦法并不合理。
這招對于鐘靈來說還算合適,畢竟鐘靈曝光范圍確實只有段家心腹知道。
可木婉清并不是太好處理。北宋都有豪杰知道其身世,除非是段家殺光知情者(但幾乎無此可能和顯得段家太殘忍),或可采用《甄嬛傳》那樣的設定,為木婉清換身份才可以,并且也容易操作。
只是這樣處理就變成了武俠劇和宮廷劇的奇妙結合,需要同時熟悉武俠和宮廷兩種思路者才能勝任。
不適當改編,可能讓讀者們厭倦在重復之前的情節;然而改編不適度,比如設定蕭峰和阿紫死而復活這樣的魔改,改編也必敗無疑。以上只是小編一些不成熟的意見,僅供以后改編者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