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家人去看了《長津湖》,帶了孩子一起去,這算是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在看的途中,看到了吳京,孩子說這個我熟,中國體育老師, 看到張涵予說,這是中國機長。
看完以后,孩子告訴我,他在雷爹去世的時候流了眼淚,太難了,在死前唱“人人都說沂蒙山好”, 哆哆嗦嗦說“好疼”。
看完久久不能平靜,沒有制空權的戰役太難了,后勤運不進去,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不但要跟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作戰,還要跟零下40度的天氣作斗爭,以至于凍住了,成為了冰雕。
后面兒子問我,現在我們趕上來了吧? 聯想到最近的珠海航展的殲20,如下餃子般的航母、核潛艇,太空站, 我告訴兒子,我們沒有超過,但是我們趕上來了,我們不惹事,但是我們不怕事,和平是永遠的主題。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的撒軍。
1
我們為什么要打仗?
兒子我問,為什么要打這一仗? 《長津湖》里面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伍千里的爸爸對伍萬里說:“過去我們被欺負,共產黨來了,分了地給我們, 還準備蓋房子,現在有人要把地拿走,我們要保衛這塊地”, 多么樸素的想法,保衛土地,保衛我們的家園, 有國才有家。
而七連的指導員梅生撫摸著女兒的照片,帶著無盡的眷戀,說的是:“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
我們這一代人不打,下一代也要打,這一代人打完,他們就幸福了,為了子孫后代,這仗必須打。
毛澤東說過:“我們愛好和平,但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p>
和平是目的,而斗爭則是和平的手段;和平是相對的,而斗爭是絕對的;只有經過斗爭才能有真正的和平。和平不是求出來的,是斗出來打出來的。任何時候,無論敵人還是朋友,只有強者才能獲得尊重。
主席說:“打得一拳開,百拳來”為了國家的未來,國家的長治久安,這仗必須打。
這種上下一致,大家明確的目標,為將來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2
我們為什么強?
1)為了連隊,奉獻自己的生命
在七連這個英雄連,作為穿插連,就是要比別人快,出其不意才能制勝,大家上下同心。
伍百里作為連長,為了讓連隊,自己被炮火炸到,腿沒了,腸子都塞不回去了,只要讓自己的弟弟伍千里幫助自己,犧牲自己,讓團隊能夠順利進攻,拿下勝利。
而作為老兵的炮排排長的雷爹,有很多人都是他出來的,別人的序號是上百,只有他的序號是17,甚至很多都叫他爸爸。 他有勇有謀, 當他看到敵人的信號彈一直在燃燒發信號,他立即扛起了信號彈放到車里,朝著敵人逃跑的方向開著,引導敵機炸敵人的坦克,最終自己也被炸著,自己被汽車砸住了。
雷爹犧牲了自己,減少了部隊的損失,可歌可泣。
2)七連優秀的傳承
七連一看只有100多號人,可是這個號碼已經排到了六百多號人了,每一個人連長都記錄在冊,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編號,這是歸屬感。
伍萬里加入隊伍,就是雷爹作為老師,他鼓勵孩子,希望孩子能夠活著。
在伍萬里的授槍儀式上,大家開始說自己的號碼,這種儀式感讓新進來的士兵,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員的驕傲,
記住每一個人就是讓大家知道這個隊伍怎么來的,目標是什么,有歷史,有傳承,有榮譽感,大家都這么優秀,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激勵著每一個人。
而雷軍的扮演者胡軍,他爸就是一名軍人,他來演雷公,讓我們看到傳承。
3
寫在最后
看完了《長津湖》,才知道今天的和平多么的不容易,沒有先輩們的犧牲,哪有今天的成就。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贊支持阿布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