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閩清縣志》記載,福建閩清茶口粉干起源于南宋嘉定年間,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外觀潔白勻長、內質細潤柔韌,且久煮不糊不粘,食之爽口,隔餐不餿等。相傳明代鄭和下西洋,曾隨船攜帶茶口粉干供將士食用,并饋贈沿途外國友人,茶口粉干因此名揚四海。
“茶口粉干歷史悠久,尤其在國外很出名,國人卻知之甚少。”擁有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法國DBA博士,“雙料”博士頭銜的黃道權,決心運用多年來積累的機器人、人工智能、云平臺、物聯網等技術,將家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茶口粉干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粉干博士”。
2021年6月18日,黃道權和四位合伙人開啟了非遺粉干小吃快餐連鎖品牌“茶粉小匠”的創業夢想。《用數字化賦能小吃快餐,讓餐飲小白成功創業》,始終是我的初心使命。”黃道權說希望通過“茶粉小匠”平臺助力家鄉的農村振興事業,同時幫助更多創業“小白”也能為百姓做有溫度的健康餐飲,找到人生的發展方向。
成為《非遺粉干,健康快餐》第一品牌!
在深圳寶安區桃花源科技創新園松崗分園,“茶粉小匠”的樣板間雛形初現,以馬卡龍色系的粉白綠為主色調,裝修風格清新明亮,品牌logo加入梅花、鴨嘴、字母“I”等元素。黃道權穿著“茶粉小匠”的工作服和帽子,熱情地講解“茶粉小匠”的品牌寓意,他說茶粉指代閩清的茶口粉干,小匠是說做餐飲美食要永葆匠心,小吃店主打招牌為老鴨粉干,而福建閩清的縣花就是“梅花”,至于“I”就是AI數智化的意思,通過智能炒菜,炒粉,炒面機器,讓餐廳無需用大廚,美味標準更加穩定。同時,通過抖音等線上銷售融合線下體驗,打造數字化餐廳。
在福建閩清,向來有“無粉不成席”的說法。閩清縣塔莊鎮茶口村因井水清甜可口,像溶進了香茶,所以得名“茶口”,而好的水質成為“茶口粉干”口感出眾的重要條件之一。著名愛國僑領,福建閩清鄉賢黃乃裳率福州十邑數千民眾,到馬來西亞開墾“新福州”,茶口粉干成了他們下南洋的必帶品,從而使這一美食廣泛流傳于東南亞。閩清籍院士吳孟超在99歲高齡接受采訪時,曾說最愛吃的美食是茶口粉干,從小就喜歡吃,后來自己經常在家里做著吃,“我爸爸就是做粉干的,把這技術帶到馬來西亞”。
2012年,閩清茶口粉干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7年,擁有八百年歷史的“閩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藝”被列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茶口粉干還登上了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家鄉》節目,向全中國展示和介紹其八百年流傳的特殊制作工藝,歷史文化,大大提升了閩清“茶口粉干”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作為吃著茶口粉干長大的福建閩清人,黃道權很榮幸被邀請登上了《家鄉》節目,和奧運冠軍一起為茶口粉干代言。
談起推廣茶口粉干項目,黃道權滔滔不絕,他說很多年前因為三高問題,自己投保被拒絕了,為此他去醫院做了2周的全面檢查,發現自己的三高問題不嚴重,只比臨界點高一些,從此他開始注重飲食健康了。每到飯點,他就開始發愁,四處尋找低脂低糖的美食,忽然想到了多年前代言的家鄉美食茶口粉干,于是他買來連吃了三個月,發現不僅血糖正常了,連肚子都變小了。
“為什么閩清茶口粉干,相較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而言,在福建福州那么有名,而在國內的知名度這么低呢?”黃道權心里覺得有點兒遺憾,他認真調研后認為“茶口粉干缺乏系統化、品牌化,連鎖化的推廣運營模式”,他的想法得到閩清縣政府各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決定通過品牌連鎖店和線上運營模式帶動家鄉茶口粉干從深圳深圳市場,推向全國市場。
為百姓做有溫度的健康餐飲
2021年6月18日,黃道權和盧芳芳、向武高、陳勁彪、雷致富等人在深圳寶安桃花源科技創新園,喝了一杯奶茶,這群懷抱品牌夢想的中青年創業者就開啟了非遺粉干小吃快餐連鎖品牌“茶粉小匠”的創業夢想:為百姓做有溫度的健康餐飲。
根據美團外賣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小吃快餐行業中,粉和面屬于剛需的第四大項,每年占小吃快餐的份額比較大,大約為5000億的市場規模。“生意做遍,不如賣面(粉干);走南闖北,不如賣水(奶茶),因此發展以非遺美食茶口粉干為特色的小吃快餐行業,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黃道權笑著說這是他多年調研市場的心得,“一口粉干一口奶茶,這也是品牌茶粉的另外一層含義”。
作為福建人的黃道權笑著說,以前有首福建閩南老歌叫《愛拼才會贏》,他覺得新閩商的理念是“抱團打天下,懂拼才會贏;助力你成功,我才會功成”。為了推廣茶口粉干項目,其實他已經整整籌備了六年。在這之前,黃道權運用自己研究和思考多年的數智化云技術,帶領團隊研發出智能廚藝機器人,為非遺美食數字化、標準化奠定基礎。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涵蓋健全保護傳承體系、提高保護傳承水平、加大傳播普及力度等方面內容,將推動更多的“指尖工藝”轉化為“小康力量”。“閩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藝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流傳了八百年。”黃道權說自己的創業思路與國家倡導的精神不謀而合,即通過推廣非遺粉干美食,帶動鄉村振興。
據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介紹,閩清茶口粉干是零糖、零脂肪的健康食品,加工流程講究,工藝獨特,歷經選米、淘洗、浸泡、磨漿、壓干、煉生丸、煮丸、煉熟丸、制粉、煮粉等18道工序,在制作過程中將大米的淀粉都沖洗掉,成為預防糖尿病,克服高血糖的保健食品,非常適合愛美又愛美食的女性朋友。
好的原材料,還需要好的湯料配方。“粉干和老鴨湯是最配的,老鴨現熬,粉勁湯好,美味的關鍵是現熬湯料”為了尋找最好吃的味道,今年年初他和合伙人盧芳芳,向武高等走遍了家鄉的酒樓、飯店和街邊小吃店,連續三個多月試吃粉干。如果遇到了美味的粉干,他們就請出做這道美食的主廚咨詢配料和做法,然后經過反復研究試驗,結合當地粉干大廚的做法,終于找到了一種深受大眾喜歡的湯料配方。
品牌的三化理念是“小、數、典”
民以食為天,當人工智能和非遺美食相遇會碰撞出什么火花呢?黃道權帶領團隊運用自己研究和思考多年的數智化技術,從深圳開設“茶粉小匠”樣板店再拓展到全國,打造全國知名小吃快餐連鎖品牌,向全國各地的朋友推薦美味健康、千年流傳的非遺粉干,既助力加盟合作伙伴創業成功,也幫助和回報家鄉的父老鄉親,為鄉村振興出一份力量。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餐飲收入規模達4.67萬億元,同比增長9.4%,為全球第二大餐飲市場,2019年加盟餐廳市場規模占比15.2%,而人均食物開支約為每日16.4元。中國餐飲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機會,小店化、數智化、典型化是黃道權一直提倡的品牌理念,簡言之就是“小,數,典”三個字。
第一個字“小”是指小店面,一般在60平米左右,投資約20萬元,預計6個月回本。“很多人想到街邊店,就會聯想臟亂差,我們采用在清華大學攻讀工程博士課程研究的新型智能炒菜機器人和數字化智慧餐廳,各項指標達到國內外一流水平,通過‘茶粉小匠’平臺將街邊店品牌化,檔次化、規模化。”黃道權博士說。
第二個字“數”是指數智化云技術,把菜單和佐料標準化,做菜不需用大廚。小吃店采用定制的炒粉干機器人實現加油、加料、炒粉、煮粉自動化,確保機器人炒出來的每一份粉干,和大廚調配的完全一樣,熱氣騰騰,美味溫馨, 記憶點滿滿。
與此同時,“茶粉小匠”大力推動門店數字化,通過美團、餓了嗎等平臺合作推動外賣銷售之外,還建立自有數字化平臺實時監管加盟店,積極發展會員,并利用抖音、快手等小視頻,擴大品牌和門店的銷售和宣傳。
第三個字“典”就是典型化材料的意思,主打原材料為非遺美食茶口粉干,也放眼閩清三寶等其它特色名小吃的發展,以此帶動閩清鄉村振興。
“這是我下半輩子為之努力拼搏的事業,以前的所有成就歸零,現在從頭開始。”談起“茶粉小匠”的未來發展前景,黃道權滿懷激情地描繪著連續創業夢想,打造《店員/店長/加盟商共同富裕的新型餐飲創業平臺》。
并給自己團隊定下了五年發展規劃,從2021年8月底開第一家“茶粉小匠”小吃店,到2026年拓展到1000家至2000家小吃店,成為非遺粉干小吃快餐第一品牌。實現10億-20億的銷售目標,同時爭取在香港IPO上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