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袋食用鹽(400g/袋)、四袋面粉(10KG/袋)、四包方便面(5袋/包)、三桶礦泉水、兩桶飲用水、咸菜罐頭若干、谷物雜糧若干、其他不計……
以上是這兩天囤積的物資。
不管怎么樣,有備無患,你說是不?
瞅著屋子一角的塑料桶、紙箱子、布袋子,一個念頭閃過:滄海一粟,我是流寇?
沒錯,人生海海,很多人都是浮游大海的流寇。
浮在海上一日,便要撲騰一日。有的人上岸了,有的人隨波逐流,有的人則在苦悶尋路。
尋路,即救贖。
怎么救贖,因人而異。
畢竟,境遇不同、資質不同,救贖之路也不同。
《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可提供一套思考模板。
在情勢急迫之下,一個原則是活著且發展。活與發展并存。單純活,只是茍活。單純發展,是盲目猥瑣。只有活且發展,才能打怪升級,實現救贖。
文中,作者提了三個原則:主動性、靈活性、計劃性。
主動性,就要主動分析外部環境與自身情況,處理好以下關系:穩妥與進取,長期忍耐堅持與短期快速突破,化被動為主動、通過外部解決內部問題,并壯大核心基本盤。
靈活性,就是要清晰基本規則與基礎方法模型。靈活,是根據情形變化,有堅持的靈活。
計劃性,就是要克服盲動,不跑偏。
救贖,不是一蹴而就,是每個有成效舉動的累積。
既然救贖不是短時間能實現的,那就需要相應的依托,或者說是基本盤。
基本盤是救贖之旅的補給地,補給地的豐裕程度受環境的影響。所以,要關注外部環境的連鎖反應,要在全局角度上來統籌規劃,要注意階段性重點任務,即鞏固基本盤與外部擴張的轉變。
基本盤有兩個關鍵:及時獲取訊息,以便應對調整,充分做好物質保障。
作為“流寇”,要清醒認識到境地不妙,行程不管是順利,還是多舛,都要不斷尋路。
畢竟只有立長志,才能持續集中智慧、力量,克服諸多困難,實現救贖。
(文耕坊-景軒bookhik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