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公布,其中30項獎勵涉及醫藥衛生健康和生命領域。
據了解,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有兩項為醫藥衛生健康領域,其中“高場磁共振醫學影像設備自主研制與產業化”研究成果,由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共同完成;“鐘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創新團隊”研究成果,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中華醫學會完成。
此外,“肺癌早期精準診斷關鍵技術的建立與臨床應用”“腎小球腎炎診斷策略和關鍵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糖尿病免疫診斷與治療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等18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造血干細胞調控機制與再生策略”“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等6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腹腔微創手術機器人與器械關鍵技術及應用”等3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據悉,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含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含一等獎3項、二等獎5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含特等獎2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137項;8名外籍專家、1個國際組織被授予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勵醫衛領域獲獎名單
(通用項目)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項
1.高場磁共振醫學影像設備
自主研制與產業化
主要完成人:鄭海榮,張強,賀強,余興恩,梁棟,劉曙光,馬林,曾蒙蘇,王海寧,周曉東,邢峣,李國斌,劉新,謝強,鄒超
主要完成單位: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提名者:上海市
2.鐘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創新團隊
主要完成人:鐘南山,何建行,冉丕鑫,沈華浩,唐芹,周玉民,楊子峰,關偉杰,梁文華,鄭勁平,賴克方,黎毅敏,李靖,陳榮昌,王健
主要完成單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中華醫學會
提名者:中華醫學會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8項
1.肺癌早期精準診斷關鍵技術的
建立與臨床應用
主要完成人:李為民,彭勇,張立,劉丹,陳勃江,田攀文,王業,王成弟,鄭永升,王思振
主要完成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杭州依圖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提名者:四川省
2.腎小球腎炎診治策略和
關鍵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主要完成人:劉志紅,胡偉新,曾彩虹,樂偉波,施少林,侯金花,黃湘華,陳櫻花,鮑浩,王金泉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
提名者:江蘇省
3.糖尿病免疫診斷與
治療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
主要完成人:周智廣,徐愛民,李少波,李霞,黃干,肖揚,楊琳,惠曉艷,羅說明,向宇飛
主要完成單位: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香港大學,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者:湖南省
4.低氧與缺血適應防治缺血性腦卒中
新技術體系的創研及推廣應用
主要完成人:吉訓明,呂國蔚,孟然,羅玉敏,任長虹,李思頡,趙海蘋,邵國,趙文博,尹志臣
主要完成單位:首都醫科大學
提名者:教育部
5.發育源性疾病和遺傳性出生缺陷的
機制研究及臨床精準防控
主要完成人:黃荷鳳,徐晨明,丁國蓮,吳琰婷,陳松長,張靜瀾,陳小章,趙歡,高玲,陳茜
主要完成單位: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提名者:上海市
6.難治性白血病診治新策略的
建立與臨床應用
主要完成人:張曦,李忠俊,曾令宇,高蕾,張誠,劉耀,高力,鐘江帆,孔佩艷,馮一梅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徐州醫科大學
提名者:重慶市
7.腦血管病醫療質量改進關鍵技術與
體系的建立和應用
主要完成人:王擁軍,李子孝,趙性泉,王伊龍,劉麗萍,王春娟,孟霞,潘岳松,荊京,許杰
主要完成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提名者:北京市
8.耳科影像學的關鍵技術創新和應用
主要完成人:王振常,鮮軍舫,張麗,沙炎,牛延濤,趙鵬飛,呂晗,劉兆會,尹紅霞,邢宇翔
主要完成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提名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9.中醫藥循證研究“四證”方法學
體系創建及應用
主要完成人:商洪才,田貴華,吳大嶸,王燕平,陳耀龍,鄭頌華,趙晨,張曉雨,邱瑞瑾,鄭蕊
主要完成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廣東省中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蘭州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提名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10.基于“物質-藥代-功效”的
中藥創新研發理論與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主要完成人:劉昌孝,張鐵軍,章臣桂,曹龍祥,王振中,林大勝,申秀萍,胡思源,許海玉,許浚
主要完成單位:天津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泰合健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者:李大鵬,吳以嶺,王銳
11.靜脈注射用脂質類納米藥物制劑
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主要完成人:張志榮,龔濤,張彥,熊迎新,孫遜,黃園,張凌
主要完成單位:四川大學,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提名者:四川省
12.血管通路數字診療關鍵技術體系
建立及其臨床應用
主要完成人:張海軍,馮圣玉,屠娟,王魯寧,楊孝平,張潔,吳平,尹玉霞,丁波,張國峰
主要完成單位: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山東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山東省醫療器械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珠海醫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提名者:上海市
13.聚乙二醇定點修飾重組蛋白藥物
關鍵技術體系建立及產業化
主要完成人:石遠凱,李銀貴,王文本,徐光,何小慧,劉鵬,王龍山,惠希武,張雪梅,李正棟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石藥集團百克(山東)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石藥集團中奇制藥技術(石家莊)有限公司,石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提名者:王軍志,于金明,馬丁
14.足踝外科精準微創治療關鍵技術
體系建立與推廣應用
主要完成人:唐康來,華英匯,陳世益,LICHANGMING,陶旭,袁成松,陳萬,王晗,周兵華,馬林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西南大學,山東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者:重慶市
15.基于液體活檢和組學平臺的
肝癌診斷新技術和個體化治療新策略
主要完成人:周儉,樊嘉,楊欣榮,孫云帆,胡捷,黃傲,周少來,高強,郭瑋,胡博
主要完成單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提名者: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
16.缺血性心臟病細胞治療關鍵技術
創新及臨床轉化
主要完成人:沈振亞,張浩,楊黃恬,胡士軍,劉盛,陳一歡,劉剛,曹楠,滕小梅,姬廣聚
主要完成單位: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提名者:江蘇省
17.創傷后肘關節功能障礙關鍵治療技術的
建立及臨床應用
主要完成人:范存義,蔣協遠,劉珅,錢運,孫子洋,公茂琪,黎逢峰,陳帥,王偉,陳建忠
主要完成單位: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上海康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提名者:上海市
18.前列腺創面修復新理論與
精準外科干預體系
主要完成人:夏術階,劉春曉,羅光恒,韓邦旻,荊翌峰,徐啊白,田野,趙福軍,朱依萍,王興杰
主要完成單位: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
提名者:上海市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7項
1.熒光探針性能調控與生物成像應用基礎研究
主要完成人:張曉兵(湖南大學),譚蔚泓(湖南大學),趙子龍(湖南大學),陳卓(湖南大學)
提名者:湖南省
2.早期胚胎發育與體細胞重編程的
表觀調控機制研究
主要完成人:高紹榮(同濟大學),高亞威(同濟大學),張勇(同濟大學),陳嘉瑜(同濟大學),鞠振宇(杭州師范大學)
提名者:季維智,裴鋼,魏輔文
3.成年哺乳動物雌性生殖干細胞的發現及
其發育調控機制
主要完成人:吳際(上海交通大學),鄒康(上海交通大學),孫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小東(上海交通大學),劉以訓(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提名者:上海市
4.造血干細胞調控機制與再生策
主要完成人:程濤(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劉兵(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王前飛(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竺曉凡(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程輝(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
提名者:周琪,陳賽娟,裴端卿
5.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
主要完成人:張福仁(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張學軍(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紅(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王真真(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孫勇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
提名者:沈巖,張學,沈洪兵
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
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
主要完成人:于君(香港中文大學),黃煒燊(香港中文大學),陳力元(香港中文大學),張翔(香港中文大學),沈祖堯(香港中文大學)
提名者:香港特別行政區
7.新型納米載藥系統克服腫瘤化療耐藥的
應用基礎研究
主要完成人:李亞平(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于海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尹琦(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張志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張鵬程(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提名者:中國科學院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3項
1.奧利司他不對稱催化全合成
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主要完成人:秦勇(四川大學),王曉琳(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徐天帥(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于國鋒(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宋顥(四川大學),鄧祥林(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
提名者:陳芬兒,李松,蔣華良
2.血液細胞熒光成像染料的創制及應用
主要完成人:樊江莉(大連理工大學),杜健軍(大連理工大學),李朝陽(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葉燚(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陳庚文(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彭孝軍(大連理工大學)
提名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3.腹腔微創手術機器人與
器械關鍵技術及應用
主要完成人:王樹新(天津大學)李建民(天津大學),李進華(天津大學),孔康(天津大學),蘇赫(天津大學),劉青(北京派爾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者:天津市
來源:健康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