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各大城市均把地鐵作為公共場所AED推進的首選。
但目前地鐵AED配置很多是廠家或者慈善機構捐贈,也有些是紅十字會或者政府財政投入,目前還沒聽說地鐵方自己出錢購買AED配置的案例。
這也導致圍繞AED的急救建設在管理和培訓環節上嚴重滯后,地鐵工作人員還游離在這個急救圈之外。
廣州地鐵之前急救成功案例居然是兩個護理實習生干的,地鐵工作人員去哪里了?
武漢地鐵前段時間AED也啟動了,來了一堆醫護人員,但AED就擺在患者頭頂,遲遲沒被打開。AED的啟用應該分秒必爭的,這關系到急救的成功率。好在最后還是用上了。如下是視頻
今天在上海海汶水路地鐵站,一男子心臟驟停倒地,啟動了AED,卻沒人按下電擊按鈕。視頻如下
特么急死人!
地鐵工作人員也不知跑哪里去了
心臟驟停急救,高質量復蘇聯合除顫,成功率很高。這個現場,就差臨門一腳。
其實地鐵發生心臟驟停時間,現場地鐵工作人員才是急救的主體,并不是說有乘客是醫護人員參與施救,地鐵工作人員就靠邊站。
地鐵工作人員是時刻準備,路人包括醫護人員僅僅是恰逢其會。
因為即使是醫護人員,可能并不知道地鐵配置了AED,即使知道地鐵有AED,很多醫護人員也沒有經過AED培訓,甚至連真機都沒見過。因為醫院里更常見的是手動除顫器,并非AED。
以上案例我們可以得出兩點啟示:
1. 頻發的地鐵心臟驟停案例,說明我們提倡的在地鐵這類公共場所配置AED是正確的。
2. 地鐵方必須承擔其急救的主體責任,加強培訓,真正將乘客安全融入日常管理,將AED救命神奇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有人說,地鐵工作人員不是醫生,夜鷹你這樣要求有點高吧?
其實要求真不高。
如果人不傻,看完如下視頻就可以學會
請轉發給更多人學習,感激不盡!
?關注我,拯救更多生命?
如果您有關于急救培訓或者AED配置的相關需求,可以聯系夜鷹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