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聚焦于生活里的智慧、溫暖的桌子
2021年的尾聲,一起判決引發了熱議。
某微博用戶,盜用了一位博主的女兒的圖片,被判賠償1.5萬元,并責令登報賠禮道歉。
聽上去是很小的事,但情況卻復雜得多。
7月7日,杜某在微博發了一張照片,并配文:
日本地鐵上的小乘客,一個人上學,眼神里充滿自信和勇氣。
照片配上文案,很快引來一波對日本的贊嘆。
比如:
日本小女孩獨自坐地鐵,也很勇敢。
日本父母和老師會教導孩子,把空座位讓給辛苦打拼的大人。
仿佛日本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國度。
事實真是這樣嗎?
杜某完美詮釋了:開局一張圖,故事全靠編。
因為這張照片,根本不是在日本拍的。
照片中的小姑娘叫小樓,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照片是她媽媽發到網絡平臺的。
拍攝地點,是杭州地鐵。
發現不對的網友提醒了杜某。
小女孩的媽媽,也第一時間發文澄清,希望對方刪除。
杜某不但拒絕刪除,而且繼續跪舔日本。
他和評論區的人一唱一和:
“學不來,即使再給四十年也不管用。”
“差距不是一般大啊。”
“只有在世界上最安全,最文明的國度里才有這個可愛、幸福的鏡頭。”
虔誠的姿態,肉麻的贊美,日本人看了都甘拜下風。
更惡心的是,他選在“盧溝橋事變”紀念日跪舔日本,并狠狠拉踩中國。
說他不是故意的,誰信?
真覺得外國好,你移民啊!
對這種人,你越解釋,他們越興奮。
你越氣憤,他們越認為你素質差。
你叫不醒一個裝瘋賣傻的人,但法律可以。
很快,小樓的媽媽將杜某告上法庭。
盜圖造謠的杜某,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但案件背后,仍有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杜某這樣的人,絕不是少數。
精日、崇洋媚外者,總是不遺余力夸贊外國好。
在他們眼中,外國的月亮就是比較圓,而中國,就是落后的,充滿劣根性的。
為此,他們不惜在網上大肆批判,為國外高唱贊歌。
借用金燦榮教授一句話:
有些人特別壞,把日本對中國的一時領先,解釋為日本文明對中國文明的永恒領先,更進一步解釋為日本人比中國人強。
甚者,一些蠢的中國人(知識分子)也相信并傳播這種說法,這些人吶,不是壞就是蠢。
這些年,“精日分子”們對日本的吹噓,確實面面俱到。
你肯定聽過這些說法:
日本人有工匠精神,擦桌子都要擦6遍。
日本人愛干凈,洗完的馬桶,里面的水都能喝。
日本人十分環保,從不用自己的木材生產一次性筷子,等等。
以此來證明,外國的文化、制度,遠遠優于中國。
當年一篇《中日夏令營的較量》,通過杜撰和想象,明晃晃地貶低中國孩子,吹捧日本人。
比如說中國孩子意志力不如日本孩子,比如說中國孩子沒有紀律性。
“80后”從此被稱為“垮掉的一代”。
可公知們曾跪舔的一切,很快變成他們打臉的證據。
北青網報道,日本大阪某醫院,誤將廁所用水接入飲用水管道,持續了近30年。
出現這種失誤的水龍頭,多達120處。
他們果然沒說錯,日本人喝馬桶水,是真的。
日本的“工匠精神”,世界罕有?
日本鋼鐵制造巨頭,承認長達十年,以次充好。
牛肉品牌被爆造假,以次充好。
日本政府執意將124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
每一次丑聞,他們都態度誠懇,鞠躬道歉。
我錯了,下次還敢。
整改是不可能整改的,我不是鞠過躬了嗎?
“躬”匠精神,大核民族,誠不欺我。
日本人均國民素質高?
10月底的萬圣節狂歡過后,涉谷街頭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說好的一塵不染呢?
說好的國民素質呢?
在這種時候,公知和大V們怎么不出來說話了?
日本和一些西方國家,確實曾領先于中國。
可你別忘了,它們的發展,很多是靠掠奪我們來的。
時代變了,我們國家正在飛速發展,很多人的思維卻沒有轉變過來。
他們仍然充滿著民族自卑感,仰望國外。
“德國下水道”,就是很好的例子。
網上曾大肆夸贊,德國在青島修建的下水道,讓這座城市受益百年,不怕水淹。
還有人吹噓:下水道還能找到包著光亮如新零件的百年油紙包。
這個說法,至今仍有人深信不疑。
實際上,德國修建的,不到百分之一。由于城市規劃等原因,還陸續被翻建重修。
也就是說,公知們夸的,其實是中國制造的。
德國自己,常常自身難保。
洪災、水淹,消防不力,這樣的新聞,公知們選擇性眼瞎。
對中國的缺點重拳出擊,對外國卻唯唯諾諾。
網上曾流傳一段打油詩:
美國霸氣小護照,德國良心下水道,印度恒河有療效,日本夏令營呱呱叫……若問全球哪里差,最大輸家我天朝。
中國就像一個老實孩子,嘴有點笨,只會默默做,連自己國家的人民,都要踩她一腳。
這些吃里扒外的公知們,雖然是黃皮,但有一顆白心。
很多人甚至沒有在國外生活的經歷,只了解了一點皮毛,就開始上躥下跳,暴露自己的愚蠢。
十八線之外的明星田某某,寫過一篇《三代才能培養一個貴族》。
她說:
中國太缺少好的教育了,父母甚至沒有正確地教過我們中餐的禮儀。
可能她沒讀過多少書,不知道“食不言寢不語”的禮儀,已經流傳了千年。
她認為什么有素質、有教養呢?
“坐在英國一個400年的哈利波特式的老房子里,要WIFI密碼,于是管家用手托出一個純銀的小盤子,上面放著一張紙,紙上就是WIFI密碼。”
我猜她想說“哥特式”房子,畢竟“哈利波特式”的房子是不存在的。
在她的筆下,中國人仿佛是野蠻人。
這和公知們的套路多么相似!
沒素質、闖紅燈、隨地大小便、偷扒搶……都是中國人。
外國人就是尊重規則,貴族滿地。
如果外國人都有 素質,為什么多名中國留學生遇襲?
如果外國人都重禮儀,為什么到了中國街頭,還隨地大小便?
如果國外都是平等且自由,為什么紐約和洛杉磯這樣的大都市,奢侈品店和流浪漢帳篷,毗鄰而居?
倫敦某公園日夜聚集數千狂歡者,飲酒,吸食毒品。
活動過后,垃圾遍地,甚至隨處可見排泄物。
你看,國外同樣有很拉垮的地方。
這些年,公知們為了跪舔國外,寫出的肉麻情話,連外國人自己都不敢這么吹。
這樣做,并不會顯得他們高人一等,反而暴露出自己的狹隘與愚蠢。
就像人民日報說的:
如果你覺得你的祖國不好,你就去建設它;
如果你覺得人民沒素質,就從你開始做一個高素質的公民;
如果你覺得同胞愚昧無知,就從你開始學習并改變身邊的人。
出了問題只知道謾罵、抱怨、逃離這里的人,除了懦弱,更是無比自私。
崇洋媚外的人,往往是缺少民族自信的人。
他們嘴上說著愛之深,責之切,實際上,處處貶低國內。
其實,在他們選擇裝聾作啞時,很多外國人都坦然接受了中國的進步。
海外抖音TikTok上,中國基建又火了一把,視頻播放量已超千萬。
貴陽黔春立交橋,如龍蟠虎踞在崇山峻嶺,最大垂直落差高達55米。
《華爾街日報》就曾說過:即使是美國最頑固批評者,也會驚嘆于中國基建的熱烈景象。
中國航天事業飛速發展,女性宇航員王亞平在太空的日常,傳到社交網絡,YouTube上引發一片贊嘆:
美國前女宇航員凱蒂·科爾曼祝福王亞平:
當你看向窗外的星星,看見我們的地球,別忘了,數十億女性也借著你的目光看向窗外。
王亞平代表的,不僅是中國女性,更是全球女性,對于太空的探索。
她讓“女性不能上太空”的說法不攻自破,證明了女性同樣有能力和魄力。
這是極有紀念意義的。
2015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實現中國人在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零的突破。
當時,外網的評論都是:
“青蒿素,那么神奇的藥物,科學家完全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總歸是為人類做出了貢獻。”
不管在哪個領域,中國始終在迎頭趕上。
中國的民族自信,是這些埋頭苦干的人,一點點建立起來的。
不要忘記“中國航母之父”劉華清。
他一句“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從此極力推動中國航母事業。
不要忘記“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王大珩。
他不眠不休地研究,連父親去世,都沒能陪在身邊。
在原子彈成功爆炸那天,他說了一句“要是再早半年就好了”,令人無比動容。
不要忘記錢學森,梁思禮。
他們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毅然踏上祖國的疆土,從此舍身許國。
君視名利如糞土,許身國威壯河山。
在每一個重要節點,中國總涌現出無數有志之士。
我們才逐漸擺脫任人欺辱的命運。
現在的中國,早已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度。
前段時間,一位中國網友在阿聯酋接種疫苗。
他以為,很多人會選擇美國疫苗。
結果,很多人想都沒想,選擇接種中國疫苗。
作為在場唯一一名中國人,他覺得無比榮耀。
而中國疫苗在國外推廣之后,眾多外國領導人,帶頭接種。
這是中國強大的象征,是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象征。
那些崇洋媚外的人,不如睜開眼睛正視,這個國家的變化與進步。
不要以為,去發達國家走一圈,看到一些不一樣的,就在國人面前無比優越。
和平不易,一個國家由衰而興,更是難上加難。
在經歷落后挨打后,我們國家重新以強者之姿,站穩腳跟。
試問,什么爽文,能跟她比?
生于華夏,長于華夏,我覺得很慶幸。
即使仍有缺點,即使還有不足,她一直砥礪前行。
每一個中國人,都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和受益者。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充滿民族自信。
回首近代,百年三萬六千日,飽嘗民族苦難,歷盡變革風霜。
烽火硝煙,江山激昂。挽狂瀾于既倒,撐大廈于斷梁。
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
◇ 參考來源:
極目新聞《杭州地鐵萌娃竟被造謠是日本人,造謠者登報道歉賠償1.5萬》
九派健康《日本醫院飲用水管被錯接廁所30年 出現此失誤的水龍頭達120處》
澎湃新聞《辟謠 | “德國良心下水道""美國霸氣小護照"……這些你信過的謠真相在這》
關注桌子 加★星標★
推薦閱讀(點擊藍色小字即可):
本文編輯:妮妮醬,排版:造夢。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后臺。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場的人都可在這里相逢。我是桌子,謝謝你的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