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導演北野武眼里,老爸比別人更加膽小懦弱,只有借酒壯膽,才敢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他回憶說,一下班,老爸先直接到信濃屋酒館喝一杯,配著冷冷的日本酒,吃點味噌小黃瓜和炸竹莢魚。有幾分醉意后,轉到小鋼珠店金龍會館,最后再到志野婆婆的店里繼續喝,喝到過癮才回家。
不過,面對繁雜的禮儀素養、殘酷的社會壓力,或許只有居酒屋才是日本男人真正的流連之所。
作者黃奕龍在《日本料理完全圖鑒》中描述道,一向安靜的日本人只要一進入居酒屋,就像換了副面孔一般,變得毫不拘謹,開始放聲喧嘩。
在這里,酒是主角,食材是配角,以毛豆、烤物、刺身、燒鳥(雞)為主。除此之外,熱菜是居酒屋料理的一大特點,比如關東煮、燉牛肉、土豆燉肉、燉白蘿卜、火鍋等等,對不喜歡吃生冷食物,又想體驗一番日本民俗風情的旅行者,居酒屋是值得推薦的打卡場所。
再者,在居酒屋還能品嘗到當地的特產和名產。比如富山市的富山灣炸白蝦、福岡城的咸辣辛子明太子、金澤市的肥美寒鰤、北海道的十割芥麥面…
而且,在日本喝酒是【不心疼錢包】系列,作者向我們普及了一點,哪怕是日本米其林餐廳,大多數酒水都很平價,基本上不會亂要價,大部分和超市售賣價格同價,最離譜的也就比超市賣貴一倍。
但是,在國內懷石料理店,120一瓶的「梅乃宿」梅酒,可以賣到700元一瓶,300+的「獺祭二割三分」要價1000+,你要是想自己帶酒,還要收800+開瓶費...
除此之外,《日本料理完全圖鑒》還幫我們羅列了日本本土必訪的五大居酒屋街和值得打卡的網紅居酒屋,為想去日本旅行的你我提前備好了攻略,想必跟著這位饕餮食客行走,不僅能避雷,還能像個本地人一樣,大快朵頤一番。
2
你做過的最好吃的是什么? 被她這么問起,我第一個想起的是納豆味的糯米團。
這段對話出自《小森林冬春篇》,平凡女孩市子回憶起小時候和長輩們一起做納豆味糯米團的時光。
將煮熟的黃豆包在稻草包里,在里面放一根稻草,這樣能更好地產生粘稠的絲狀物,在雪地里挖一個洞,把它們埋進雪地里,鋪上席子,蓋一層稻草,再埋上雪,小朋友們雙手合十,認真地祈禱,「希望你變得好吃」。
大人們在錘糯米團時,一邊錘一邊和它們對話,「要變成好吃的年糕」。而納豆做好后,配上砂糖、醬油,將剛打出來的熱氣騰騰、滑潤綿軟的糯米團揪成小團,丟到里面,攪拌均勻,滑溜溜 ,一口可以吃很多個….
我想,充滿生活儀式感的美食,是具有「靈魂共振」效果的,制作美食的一幕幕將我拉回了潮汕冬至的「膠羅錢」,寓意吃一個大一歲。它也是由糯米團作為主角,煮熟后壓扁,在芝麻花生白糖的佐料里翻滾幾圈,香糯甜滋滋,恨不得一口氣吃七八個,快快長大,一下子成年,這樣就不用聽爸媽嘮叨了。
而在《日本料理完全圖鑒》這本書里,作者羅列了琳瑯滿目的日本和果子,比如落雁、壽甘、松露、黃身時雨、櫻餅、水無月、牡丹餅等等,似閑暇日子里的一抹陽光、一壺酒、一曲樂,讓人聯想翩翩,還未吃到,早已沉浸在它們所營造的美好意境里。
「日本和果子非常講究旬」作者進一步解釋,「不僅外觀要極力表現出季節感,如冬季的松枝、春季的櫻花。在口味上也力求做到與季節同步,如春天生氣蓬勃的綠草氣息、秋天濃郁厚重的秋栗香甜。」
可以這么說,這本書作為日本入門級美食指南非常合適,它囊括了壽司、懷石料理、天婦羅、丼、面、鍋料理、和牛、蟹、居酒屋、朝食、鄉土料理、和果子、日本酒在內的13種重點日料,還有好吃不踩雷的餐廳推薦。溫馨提醒,千萬不要在晚上翻閱它,現在的我@二狗和奶牛已經餓到不由自主地打開外賣app,準備投喂自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