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那么大了,還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健康?一天天不是看電視,就是上網。你不知道電視、電腦會產生輻射,不僅有害身體,還會致癌嗎?”孫阿姨向過年回家的兒子抱怨道。
“不可能吧?我在單位的工作就是長期與電腦接觸,現在不也好好的嗎?”兒子解釋說。
“趕快別做了那工作,真的不利于健康。”孫阿姨十分心疼兒子。
最近,又有人向我詢問關于電視、電腦的熒光屏幕所產生的輻射,是否會有害身體會致癌的問題。在此,我可以針對這個問題再進一步說明。
輻射真的那么可怕?
在很早的時候,美國曾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造成長崎和廣島兩地民眾的重大傷亡,這起不幸事件在世人心中埋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從此人們就將輻射定位為惡名昭彰的兇煞惡神。另一方面,科學界卻又藉由此一事件研究輻射的健康效應,獲得前所未有的證據。研究結果顯示,當一次照射的全身劑量超過1000毫西弗時,惡心、嘔吐等急性癥狀很快就會發生;當全身劑量超過6000毫西弗時,大多數人會在幾星期內死亡。
但當全身劑量低于250毫西弗時,則觀察不到臨床上可測得的反應。研究結果也顯示,當一次照射的全身劑量超過100毫西弗時,輻射具有誘發癌癥的能力;但當輻射劑量低于此一數值時,則沒有證據顯示輻射能夠誘發癌癥。雖然如此,輻射防護法規中仍然采取了更為保守的作法,規定一般民眾的劑量管制上限為每年1毫西弗。事實上,10毫西弗以下的輻射可能根本不會致癌,不然就是機率太小而觀測不到。由此可知,我們沒有必要對低劑量輻射感到焦慮,也沒有理由將高劑量輻射的傷害,投射到對低劑量輻射的恐懼。
自古以來天然輻射即存在于環境之中,人類世世代代與天然輻射為伍,身體早就對天然輻射產生了抵抗力。根據數據顯示,地球上的天然輻射劑量值,因時、空不同而有所變化,雖然全球的平均值是每年2.4毫西弗,但是不同地區則分布在每年1至13毫西弗之間,甚至極少地區更高達每年20毫西弗。
那么,較高的天然輻射劑量會影響健康嗎?所有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均顯示,正常變化范圍內的天然輻射劑量,是不會影響健康的。換言之,1毫西弗、5毫西弗、10毫西弗,都屬于人體可以忍受的低劑量。人們對于低劑量輻射的恐懼,多半得自于對高劑量傷亡的印象。
長期看電視、用電腦,有害身體會致癌?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的是,平常看電視或者用電腦所接受的輻射劑量到底是多少?根據國內核能研究所做的測量報告顯示,緊貼著熒光屏幕時所測量的輻射值為每小時小于3.4X10的負六次方毫西佛,遠遠小于原子能委員會規定的每小時不得超過0.5毫西弗。其次,3.4X10的負六次毫西佛到底是多少呢?
我們可以用平常拍攝胸片X光所造成的輻射劑量來進行比較。根據國內外的文獻顯示,拍攝一次胸片的輻射劑量為0.05毫西弗以下。因此我們可以說,緊貼熒光屏幕前站上235萬個小時,約238年才相當于照一次胸片。
說完了劑量,我們說一說致癌性。在一項文獻中發現,每照一次胸片后,在每100萬人中,就會增加一個致癌死亡的危險度。根據前面所說的每照一次胸片的輻射劑量為多在0.05毫西弗以下。再與看電視或用電腦形成的輻射對比,恐怕數字會渺小得驚人。
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人類很早以前就學會用火,今天家家戶戶的廚房都有爐火,試想,如果我們將手伸入爐火會有什么后果呢?恐怕皮膚馬上就會被燒焦,但是如果我們距離爐火遠一點呢?那么,溫度馬上會迅速下降,即使廚房里的溫度比較高,但是都在人體可以忍受的范圍,不會影響健康。
就像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溫度會因地區不同、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因此我們的身體早就適應了正常變化范圍內的溫度。由此可知,我們不能因為看到皮膚被火燙傷,就推論溫度小幅上揚有礙健康,更不能因為害怕被燙傷,就對溫度上升衍生恐懼。
面對輻射,我們又該注意什么?
在現實生活之中,我們之所以害怕輻射,是因為我們的感覺器官無法立即察覺輻射的存在,眼、鼻、耳、舌、手等,都無法偵測到輻射,當然更無法辨別輻射劑量的大小,這使得許多人害怕身處高劑量而不自知,以致加深了我們對輻射的恐懼。盡管如此,我們在面對輻射時,一定要注意以下2點。
1、注意醫療電離輻射的防護
不少民眾也會擔心醫療輻射。有些病患因為害怕照了X光會引起癌癥,所以拒絕X光檢查。也有病患一聽到CT斷層或放射治療,就開始緊張而逃避。確實,在醫院里有一些檢查的輻射劑量較高,比如CT斷層掃描有時高達10毫西弗,而侵入性透視手術有時則高達數10毫西弗。
這些高劑量的檢查項目,我們會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與病情需求,做出最好的判斷與建議,我們應聽從醫師的指示,在需要時還是要接受檢查。在必要的時候,選擇使用鉛衣遮蓋不檢查的部位。至于放射治療,雖然輻射會有副作用,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后,絕大多數的副作用都會自然消失。
2、家庭非電離輻射,應注意距離防護
在我看來,我們對任何輻射都應該抱有謹慎的態度,盡量做到能不接觸就不接觸,能少接觸就少接觸。雖然現在家用電器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它們都會產生輻射,只不過其危害性遠小于電離輻射。盡管如此,我們在使用它們的時候,應該盡量注意做好距離防護。也就是說,我們在使用它們的時候,盡量離它們遠一些距離。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可以將電視、電腦等電器分開擺放,尤其是不要擺放著睡覺的臥室。除此之外,我們也要減少家用電器每次使用的時間。不管如何,我們在長時間使用時,一定要每小時離開一小段時間,以此規避輻射對我們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