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拜登選中杰克遜,迎來新面孔的保守派高院走向何方?

0
分享至

高院出缺,拜登遵守承諾選擇黑人女性杰克遜作為提名人。保守派主導的情況下,高院又將何去何從?

在最高法院當前最年長的大法官史蒂芬·布雷耶宣布退休將近一個月之后,拜登終于完成了自己的搜尋和挑選過程,于美國時間周五中午敲定了現任華盛頓特區上訴巡回法院的法官凱坦吉·布朗·杰克遜(Kentaji Brown Jackson)作為自己的大法官提名人選。由于拜登2020年大選中公開承諾如有機會任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將優先推出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的法官候選人,杰克遜作為自由派法官圈子內少數有擔任聯邦級法官經驗的非裔女性,一直是拜登最高法院提名人選名單上的領跑者。此番被總統選中,只能說又是如川大統領選巴雷特來替金斯堡一樣 “眾望所歸” 的一次常規操作,談不上有什么意外的情況。


外交危機要處理,但家務事也得打掃

盡管和烏克蘭戰事相比,此時此刻的美國內政似乎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但是世界再怎么亂,國內事務還是一樣要處理。對于在烏克蘭問題上并不占據外交主動權的拜登政府,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則也決定了外交內政中的兩大問題(烏克蘭和最高法院新法官的提名)必須要雙管齊下。既然短時間內解決不了烏克蘭,那么拜登趁著這個二月底之前的空檔完成自己另一項重大政治目標——安插自己的最高法院法官人選,倒也算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民主黨暫時仍控制參議院的現實,加上全部50位民主黨參議員(包括曼欽和塞內馬兩人)在過去一年中都從未反對過任何一個拜登的法官提名人選,在民主黨內受到廣泛認可的杰克遜接替布雷耶成為大法官的聽證過程應該會比較順利,甚至可以說缺乏懸念。至于時間的考量,現在離中期選舉還有大半年的時間,民主黨有充分的時間在六月份最高法院今年會期結束前完成這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民主黨希望能盡快完成提名

但是,必須要指出的一點是,如果我們按照以往的慣例來看,布雷耶早早在一月份就宣布在任期結束退休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操作。或許從布雷耶的反常動作中,我們能捕風捉影地解讀出今年最高法院的幾個重大勁爆案子判決,恐怕并不會偏向自由派所擁護的方向傾斜。尤其是左右兩方高度關注的墮胎問題,恐怕將迎來1992年凱西案后最大的變革。

長者布雷耶的合理退休

83歲的布雷耶選擇在今年退休,應該說是一個大部分美國政界觀察者和精英圈都已經預料到的既定事實。1994年由民主黨籍總統比爾·克林頓所任命的布雷耶,不僅是最高法院當前碩果僅存的三位自由派大法官,同時也是金斯堡20年逝世后九位大法官中年齡最大的人。在經歷了金斯堡盲目相信自己最終“釀下大禍” 的慘痛經歷后,即便是布雷耶身體仍非常硬朗,作為自由派的他選擇在有民主黨總統在任和民主黨控制參議院的這個時機退休合情合理,也符合大部分最高法院大法官離任的慣例。


一個月前選擇宣布退休的布雷耶

早在2020年的系列文章中,我們便談到過最高法院大法官與許多人(包括但不限于大部分燈塔主義者)心目中那種半人半神的崇高形象不同,說句好聽的也就只是稍微委婉一點的意識形態主義者(注意不完全是政黨利益分子),說句的難聽的就是披著袍子的政治家。盡管總統歷史上經常有看走眼大法官的情況,大法官也不一定完全就是在意識形態問題上一成不變,但大部分大法官和任命自己的總統的政黨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和默契。

法官在那些總統任內的退休,又在任期的那些時候退休,都是一門法官都要思考的政治學問。當然,不是所有法官都能控制自己的命運,特別是考慮到大法官的任期終身性質和壽命的不可控性,經常有“戰略誤判”的情況出現。實在有些時候是身體撐不住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就近三十年來看,唯一一位徹底失算的只有那位被自由派捧上天的)。但不管怎么說,大部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的黨性都很強,都會在和自己相符的意識形態的總統任內到點下班。即便是有些時候出現了黨派屬性和意識形態矛盾的情況,也有像拜倫·懷特這種堅持把黨派屬性(民主黨人)放在意識形態(保守派)之前的情況。

所以,布雷耶作為一個非常常規的自由派大法官,自然是會選擇在拜登任內退休,趁著民主黨還控制著參議院趕緊把一個和自己意識形態類似的接班人扶上馬。哪怕是現在最高法院保守派以6-3的優勢牢牢把握著意識形態上的控制,杰克遜接替布雷耶也無力改變現有的高院意識形態分布,但一個年齡上更穩妥的6-3,肯定是要比未來可能的7-2風險要好不少的。


金斯堡的前車之鑒

另一方面,在法律和高院判案層面來看,盡管杰克遜頂替布雷耶不會對高院的意識形態組成產生影響,但布雷耶的離去還是會讓高院失去一個能夠通過和其他保守派建立“共識”避免高院做出過于“尖銳”判決的妥協談判家。實際上早在去年就有相當一部分民主黨人和自由派活動家忌憚金斯堡案例再度上演,希望布雷耶能趕緊趁著拜登在任退休。然而布雷耶面對這些噪音,還是選擇了再干一年,似乎是覺得自己應該能在今年高院要就多個重大案子做出判決的會期再多發揮發揮和事佬的作用。此番布雷耶離去,或許說明了他這一套運行了二十多年的方法,在如今保守派占據絕對優勢的高院已經不再有多少運行的空間。


甚至如果過度解讀一番的話,布雷耶一月就宣布退休可能預示著即將結束的當前高院會期,將會是保守派高院真正大展宏圖的一個新開始。

當然,布雷耶選擇撐到今年才退休還可能是考慮讓拜登有時間培養好自己的接班人。正如開頭所提到的,最終拜登所選的杰克遜,不光是少數有過在聯邦法院任職經驗的非裔女性法官,同時還曾是布雷耶的法官助理(Law Clerk)。也許布雷耶和18年退休的肯尼迪一樣,都是希望總統能夠提名自己的法律門生作為接班人,而中間等待的一年,正是為了讓杰克遜從聯邦地區法院爬上來再到DC上訴法院鍛煉一年而故意為之。


如果成功上任,杰克遜將是卡瓦諾后第二個直接接前老板位置的法官

不管事實如何,布雷耶的退休給予了近幾個月在內政議題上頻繁受挫地拜登一個收割政治勝利,兌現關鍵競選承諾的絕佳機會。在中期選舉即將到來,拜登支持率持續低迷,民主黨上下士氣受挫的情況下,處理最高法院提名給予了拜登和民主黨一個扭轉政治話題的可能。雖然,再怎么轉變話題,也基本改變不了民主黨今年中期選舉將面臨重大失利的現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啊)

拜登的政治考量和選人經過

縱觀拜登整個政治生涯和過去一年多的執政時間,聯邦法官的任命和法院系統的人事問題一直都是繞不開的話題。在拜登三十六年的參院生涯中,曾擔任參院司法委員會主席的他深度參與了多位最高法院的法官提名斗爭,相關方面的經驗可以說是在當今華府都沒有幾個人能比的上。雖然拜登在過去最高法院人選的聽證過程中扮演的不都是正面角色(主要是托馬斯那件事),但總體上他對整個過程的了解和對司法提名相關的細節都是非常豐富老到的,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運作邏輯。


Been there, done that (FYI: 最右邊的是凱根大法官)

當選總統后,拜登的角色從審核者轉換為了提名者。角色的變更,沒有削減拜登對聯邦法院的上心程度,與前任特朗普更多是把法官提名外包給自己的白宮法律顧問和外界的聯邦黨人學會不同,拜登對于自己任命的巡回法院一級人選經常親力親為,多次親自過問采訪幾個重要巡回法院的法官人選,這其中就包括了他周五所提名接替布雷耶的杰克遜。

拜登這種高度重視法院的態度,一是反映了他常年參議員任期下來的習慣性思維(這一點和他原上司奧巴馬有明顯的區別),二則反映了民主黨于特朗普年間在聯邦法院問題上屢屢敗退后所產生的危機意識和反彈效果。截止到二月底,拜登上任來任命的聯邦法官人數已經超過了同期的特朗普和奧巴馬,這還是在民主黨參議院僅有半壁江山的虛假多數的情況下的效率。雖然未來所能安插的職位已經不多,而最高法院短期內又牢牢地被保守派把控,拜登和參院民主黨人的行動起碼保證了自由派在同樣關鍵的巡回法院層面不落下風。


在保守派鎖死高院的情況下,民主黨只能在其他地方做文章

回到高院法官人選的議題上來看,拜登所做出的選擇和他一貫的行事風格倒是高度吻合。從副總統人選周游全美國一圈最后選了最可能的人選——賀錦麗就能看出,拜登的凡事求穩和處世中庸做法是刻入他政治DNA當中的。拜登在經歷了相對短暫的搜尋過程后(候選人名單上實際就只有三人),挑選了他三大候選人中最能夠團結民主黨和相對最容易被參院批準的人選杰克遜,只能說是最為拜登的做法。

當然,這次布雷耶接班人的挑選過程,也不是沒有爭議的話題存在。保守派圈子中對拜登最大的詬病,主要是圍繞著拜登重申了將遵循競選承諾,率先任命一位黑人女性大法官上高院的做法。部分共和黨人和保守派將拜登的舉動定性為“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和逆向性歧視,認為這種做法對其他族裔不公平,同時有違所謂最有資格人選當法官的晉升原則,甚至更有甚至大喊拜登此舉是“政治化”高院任命過程(咳咳,你說這話有人信嘛)。

且不說高院任命從來都是一個政治過程,任命法官本身就是一個主觀的課題。什么樣的標準能衡量誰是最有資格的人呢?沒人知道,總統選人還不是要看意識形態,要看候選人出身和總統自身的政治需求,不必假惺惺的高舉能者居之的虛假大旗,更何況一般總統能提名的人選,都是符合當大法官最低標準的法律精英(事實上又不是一定要律師才能當法官)。誰不是能力超群呢,然而位置就那么幾個,總得因為其他因素做出選擇。


政治考量向來是高院任命的一部分

歷史上艾森豪威爾為何任命厄爾·沃倫當大法官, 又為何任命約翰·布倫南當大法官,還不是因為艾克欠前者初選幫忙的人情,后者則是選舉年拉攏民主黨選民的折中之舉。與此同理,里根80年大選承諾提名第一位女性大法官(奧康納),還不是一樣赤裸裸地為拉女性選民的選票。

彼時不見得有多少人質疑里根的立場,到拜登來兌現他競選中的政治承諾——任命黑人女性當大法官,自然也應該是同樣道理。總統當選后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并回報自己的核心選民,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必上綱上線施加道德評論。在民主黨高度依賴黑人女性這一選民群體來贏得選舉的今天,拜登對這個幫助自己在初選中渡過難關(記得拜登做出承諾時正處于初選的低谷, 采取該立場也是為了換取自己政治盟友民主黨眾院黨鞭克萊本背書)投桃報李,完成簡單的上籃式討好,很顯然符合他的政治計算和基本邏輯。


里根:又不是沒干過這種事兒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對于黑人女性這一民主黨內的壓艙石的回饋,不僅是在高院層面。在聯邦下級法院層面也有頗多建樹,拜登上任之前總共只有八位黑人女性擔任聯邦法官,現在一年過去這個數字已經翻倍。在其他族裔的多元化方面,拜登做得也比前任要好不少。雖然我個人向來對所謂多元化推動和創造歷史的標題缺乏認同,但是也不能否認拜登在這方面所做的部署是相當到位的,符合了民主黨內現在的主流思潮。

杰克遜其人

至于為何杰克遜是拜登三人名單中最穩妥的選擇,其原因應該歸類為以下三點:1. 年齡各方面條件優秀 2. 久經考驗,多次通過參院聽證考驗 3. 最能夠最大程度地團結民主黨各方勢力。


拜登的三位候選人

首先年齡方面,只有51歲的杰克遜能夠保證拜登的這位人選能夠保證較長的服役時間,能夠長期鎖定這一席位。其次,杰克遜的履歷,從本科法學院雙哈佛再到高院法律助理再到聯邦地區和巡回法院之上,符合近年來法官晉升的套路。她這一套資歷,可以說是標準的最高法院法官的人生旅程。不過杰克遜比較特殊的就是她曾經有過擔任公共辯護人的辯方履歷,這和大部分都是檢方出身,沒有深刻經歷刑法系統的陰暗面的其他法官人選有些許不同。但也正是這段經歷,讓注重在聯邦法院系統不僅推動族裔多元化,還強調法官履歷甚至是學歷多元化的拜登更加青睞杰克遜,很大程度上使得她在三人名單中脫穎而出。

第三,杰克遜在過去十二年中,三次通過參院的聽證和批準環節,其資質和政治背景都得到了充分調查和審視。在高院法官這種高關注度的場合,最怕的就是出現意外情況讓白宮難堪和措手不及。挑選杰克遜這種歷史上三次通過參院考驗,特別是去年剛走完DC上訴法院這一全美第二大權力法院的聽證任命過程的經歷,顯然是最為求穩的選擇,能夠最大程度避免類似卡瓦諾事件的出現。此外,杰克遜這種相對法律判決書撰寫不多,但有已寫的文書足以讓自由派放心的人選,也比那些長期擔任巡回法院法官,著作繁多的人選要安全不少。


已經接受過多次檢驗的杰克遜風險最小

最后,杰克遜最大的優勢,還是能夠團結到民主黨內部大部分勢力的支持。拜登候選人名單上的另外兩人,剛剛被提名到聯邦上訴法院還沒有被參院批準的南卡法官米歇爾·查爾茲(Michelle Childs)和加州最高法院的法官萊昂德拉·克魯格(Leondra Kruger)都在適應性環節不敵于杰克遜。

兩人中,55歲查爾茲雖然得到本州國會議員群體力推,左到克萊本,右到林賽·格拉漢姆都對她贊口不絕,特別是強調她非常青藤,公立學校出身的背景。但查爾茲坐擁兩大跨黨派重量級人物力挺,卻面臨著民主黨左翼,特別是工會群體的反對壓力。她在勞資糾紛的裁決中從長期作為資方的代表的經歷,讓許多左翼游說群體高度警惕,最終她出局,想必也和民主黨左翼勢力私下游說有不小的干系。至于克魯格,只有45歲的她過于年輕,遠在加州又有可能立場太過自由,自然不是拜登規避風險,團結民主黨議員的最佳選擇。


想不到吧,這兩人還是姻親(杰克遜老公的孿生兄弟是泡軟老婆的妹夫)

綜合來看,從各方面條件看,杰克遜都是那個符合拜登各方面需求的最佳,也是最合理的選擇。也難怪之前華府一致看好她作為接替布雷耶的頭號人選(有意思的是,這三位候選人,分別都嫁給了白人男性老公,不得不說hmm)。

參院前景

既然民主黨控制參議院,由民主黨總統拜登提名的杰克遜順利通過參院聽證任命環節應該是大概率事件。在拜登宣布提名人選之后,參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和參院民主黨二號人物兼司法委員會主席德賓(Durbin)都高度贊揚了拜登的決定,并表示參院將以最快速度按照程序來批準杰克遜的高院提名。

對于具體的時間線,掌控聽證會階段過程的德賓表示雖然他要和司法委員會的共和黨領頭人格拉斯利協商,但認為民主黨會遵循共和黨20年一個月完成巴雷特提名的先例,爭取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任務。然而,民主黨力挺杰克遜上位倒也不會是一帆風順。參院當前實際上對半分的組成結構,使得民主黨需要全部五十票才能單方面強推杰克遜的提名。


民主黨已經做好了準備

當前,由于新墨西哥民主黨參議員盧漢中風住院仍在康復期間,民主黨實際上是湊不夠50票的。只有等待盧漢數周后歸來,民主黨才能恢復現有的50票水平。另一個潛在的阻礙則是參院司法委員會當前兩黨人數相當,如果沒有司法委員會的共和黨人投票支持杰克遜的提名,參院還不能直接就她的提名進行投票,需要舒默經過多一道手續先把杰克遜從委員會“解救”出來。

但是,相對于高院提名這樣的三十年大計,這點小小的麻煩對近期屢屢在高院任命問題上受挫的民主黨人來說談不上多大的阻礙,只不過是“勝利”路上的一些小考驗而已。盡管曼欽和塞內瑪兩人在拜登的立法議題上再三給同黨的總統使絆子,他們卻沒有反對任何一位拜登的法官提名人選。即便是再對這兩個人持保留態度的民主黨人,大概率在高院任命問題上可以指望這兩人的支持。


這回這倆人大概不是主角

至于共和黨一邊,對拜登提名杰克遜的舉措反應不算多么強烈。少數黨領袖麥康納爾的聲明盡管表達了不滿情緒,但也還是敦促參院應該完整的走完程序再就提名做出決定。反倒是這一個月都在忙活為家鄉州人選查爾茲造勢的格拉漢姆,認為拜登提名杰克遜的決策是被“極左”所綁架,多少有點幽怨的意思。

總的來說,大部分共和黨人公開所談的都是套路話,會好好考察候選人的資質然后再做決定。然而,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100位參議員中95位的投票立場在提名人選出之前就已經完全確立,也就是那么少數幾個意識形態比較溫和的議員有可能在這種政治極化時代的重大議題上搖擺。民主黨并不指望共和黨參議員來幫助他們完成杰克遜的提名,但如果能有共和黨人加入他們的行列,倒也是拱手歡迎。

現在來看,最有可能投票支持杰克遜的參院共和黨人,無非是一年前同意在杰克遜DC上訴法院提名案上投贊成票的三人——緬因州的科林斯,阿拉斯加州的姆卡斯基,和南卡的格拉漢姆。前兩位都是參院著名的搖擺溫和派,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對了巴雷特的提名(姆卡斯基甚至反對了卡瓦諾),也是這次民主黨最有可能收集到的兩張共和黨贊成票。不過,由于姆卡斯基今年面臨連任的壓力,她的選擇或許更多要照顧自己的政治考量。


共和黨三人組

至于我們的老朋友格拉漢姆,過去一直算是一個非常愿意支持總統提名法官的人選(無論政黨),甚至在奧巴馬的兩位高院人選上都投了贊成票。格拉漢姆的邏輯在于總統應該有權挑選符合他意識形態的人選,只要資質過關,參院就應該放行。雖然這回格拉漢姆對拜登沒有提名查爾茲打破所謂的高院常青藤壟斷表達了強烈不滿,但他的推特發言也沒有把話說死,仍有可能投票支持杰克遜。

歸根結底,共和黨之所以不大張旗鼓的反對杰克遜,無非是因為沒有必要花過多的政治資本在一場必輸卻又不會有什么影響的戰役之上。不管杰克遜能否上任,高院的控制權短時間內都牢牢地把握在保守派手中,共和黨并不存在什么巨大的風險。在經歷了特朗普高度政治化的高院聽證過程后,共和黨也希望能夠讓這一過程相對降溫,以確保民眾不會更加不信任高院(導致保守派判決更不受歡迎)。

高院今年會期的動向和未來發展

最后,稍微借這個機會談談最高法院今年勁爆會期的預期走向和未來可能搖擺的方向。

眾所周知,巴雷特取代金斯堡擔任高院法官后,最高法院的意識形態分布就正是從5-4過渡到了6-3保守派占絕對優勢。但在過去的一年中(指2021年期),保守派主導的高院沒有采取什么重大舉措,所判的幾個案子還有不少稱得上是自由派的勝利。這導致部分高院觀察者把當下的高院描述為3-3-3的情況,認為在六位保守派中,出現了托馬斯,阿利托,和戈薩奇三位強硬保守派和羅伯茲,巴雷特,卡瓦諾三位相對比較顧慮高院名聲和中立性的三位 “溫和” 保守派。


現有的高院組成

當然,稱后三者為溫和保守派,可能是一個不恰當的形容。這三位都是堅定的保守派,從純意識形態角度上和前三者沒有多大區別,但在他們做判決的時候并不是完全依照自己的意識形態來行事。尤其是自詡是高院制度性捍衛者的首席大法官羅伯茲,希望能夠避免其他幾位保守派同僚步子邁的太大,傷害到高院近年來本就不怎么算好的名聲和中立性。所以,羅伯茲很多時候的嘗試,都是希望能夠平衡保守派同僚司法干預所帶來的沖擊,而并非真正的同意自由派的立場(奧巴馬醫改案就是他司法作風的最佳體現)。但是,當巴雷特取代金斯堡后,羅伯茲這種左右高院的能力也遭到了大大削弱,比他更右的卡瓦諾取代了羅伯茲,成為了高院現在的“中間”(談不上搖擺)法官。換言之,現在權柄,已經不完全掌握在羅伯茲手中。

所以從這些保守派法官內部的行為舉止中不難看出,21世紀的今天還把高院大法官奉為所謂中立的司法裁決者,只能算是自欺欺人。最高法院從來,也一直都是一個政治機構。法官的行為作風和判決邏輯,不光是圍繞著意識形態和法律本身來運轉,政治考量也是決定性因素之一。披著袍子的政治家,名副其實。(nine unelected partisan judges!)


保守派的分化,不是意識形態層面的問題

回到今年高院已經處理和即將處理的案子上來,可以發現去年高院的表現,只能說是暴風雨前的前奏,真正保守派和自由派所關心的重大社會議題都堆到了今年。從今年高院已經做出的判決和其他案子的口頭辯論口風中來看,預計很快我們就能看到保守派主導高院的真正威力了。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高院先是允許了充滿了司法創新的德州新墮胎限制法案正式實施(還沒有就合憲性做出最終決定),然后又接連廢掉了拜登政府對私人企業的強制疫苗令和禁止驅逐租客的禁令。這一連串組合拳已經算是讓大家見識了一番一個保守派占絕對的高院所能施展的拳腳。但是與接下來高院可能做出的一系列勁爆判決來比,這幾個都只能算是開胃菜,大巫見小巫。

目前高院還剩下沒做判決的幾個重要案件,分別涉及到美國社會和兩黨都極為關注的墮胎,控槍,宗教自由和投票權等勁爆話題。而從高院的口風來看,這些案子最終的結果都不大可能讓自由派樂觀起來。特別是在墮胎問題上,高院目前審理的密西西比州禁止15周后墮胎的這個案子,很可能徹底地打破羅伊訴韋德和凱西案以來法院確立的對墮胎權的保護和限制范圍。布雷耶退休加上高院辯論時的法官態度,似乎都預示著凱西案設立的過大負擔標準都將會被重新定義。往小了說,羅伯茲可能會伙同其他另一位保守派法官一起保證15周后墮胎權受到完全限制,往大了說五位保守派大法官可能會徹底推翻凱西和羅伊訴韋德案,讓除藍州外全美的墮胎權全面受限。


文化戰爭之母——墮胎

在同樣能讓保守派和自由派高潮的控槍和宗教自由案上,高院有可能會打破公開場合持槍的限制,更加放寬槍支的攜帶范圍,然后再允許宗教學校受到公共撥款資助。到了民主黨近期高度重視的投票權問題上,高院在駁回了下級聯邦法院因為共和黨畫圖者沒有按1965年投票權法案給阿拉巴馬劃出第二少數裔占多數的選區而要求共和黨重新起草選區圖的舉動后,同意在今年晚些時候更加徹底的在法律層面探討這個問題。

鑒于羅伯茲在投票權法案上的一貫態度,屆時高院說不定會繼VRA第五條13年被廢后,連要求創造少數裔多數選區的第二條也一并連根拔起。倘若沒有了VRA第二條的存在,未來美國的選區重劃版圖將會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考慮到高院其他問題堆積的比較多,投票權法案的辯論和判決或許會和有關高等教育錄取中實施平權計劃的案子一起被挪到明年的高院日程上。


VRAd的”好朋友“羅首席

但不管怎么說,這些案子在保守派高院下的走向,都很明顯的會偏離新政以來自由派所樹立的基本框架。至于這種劇變會給美國政治帶來多大影響,現在仍很難準確估量。一方面是未來誰也說不好,過去也有過像凱西那樣本以為會徹底推翻墮胎權卻最終只是個折中的例子,另一方面高院的判決的影響力深遠程度,也要取決于未來一段時間美國政治其他的變化。

畢竟,即便是高院的權力在過去的幾十年因為國會政治的衰敗得到了巨大擴張,司法權在整個三權分立這個糟糕體制中仍是最為弱勢的一支。倘若真的過火,徹底摧毀了高院的信譽度,許多事情反而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法官們自己的想要的意識形態效果。俗話說的好,步子大了,也容易扯著蛋嘛。

華麗的分割線

最近真的很忙哈哈哈,趕著月底其他事兒之前把這個月的份額完成了。另外,我就不寫啥烏克蘭的文章了,專業水平不夠,不敢胡說八道太多,就把自己朋友圈發的一些話再復制黏貼一番。

烏克蘭局勢失控,歸根結底是自由主義霸權思想和歷史終結時代的傲慢最終釀成苦果,帶來了美利堅治世和帝國的崩塌!

誰要為當前局面負責?普京。

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在冷戰后所形成的自由主義霸權傲慢思想,同樣是戰爭爆發的罪魁禍首。

長期以來以美為首的國家沉迷于道德制高點,完全忽視現實政治和地緣局勢的思量,在對俄問題上既不愿意在90年代痛苦的陣痛期伸出援手,又不愿意在本世紀初徹底接納俄成為西方一員,還有頻繁動作(無論是有意無意)侵犯俄核心利益,最終出現這樣的結局,意外嗎?不意外, 甚至很合理。

經濟制裁從來沒有任何效果,起碼對于改變涉及到核心利益的決策上缺乏決定性效果。普京的軍事冒險正好說明了他是一個十分高明的戰略家,抓準了北約根本沒有任何保衛烏克蘭的決心和動力,至于最后他的豪賭能否真的成功,那到現在還很難看出,因為不知道烏克蘭會不會成為又一個阿富汗這樣的失控局面。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和一戰后歐洲深刻得罪卻沒有沒有肢解德國一樣,既要在人臉前蹬鼻子上臉又不把人胳膊卸了,遲早要吃這么一記重拳。

至于把普京比作希特勒,把烏克蘭比作蘇臺德,這種類似的比喻是不恰當的。就算是普京有類似野心,也缺乏實施的手段和資源。歸根結底,俄羅斯作為一個衰退大國,現在采取軍事冒險肯定要比未來更劃算。

當然,對于背鍋的拜登政府來說,現在的做法就是最佳的做法,老老實實賣了烏克蘭就完了。作壁上觀固然看上去丟人,但避免戰爭擴大化也算是正確的選擇。但不管怎么說,還是要強調這是一場侵犯他國主權的侵略戰爭,不應該歌頌美化。盡管在探討國際問題時,避免感情用事和沉浸于道德評估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山東一男子花800萬買比特幣,6年后兒子患病急用錢,看到余額后愣了

山東一男子花800萬買比特幣,6年后兒子患病急用錢,看到余額后愣了

嘉琪Feel
2025-07-01 19:43:01
燒錢也要把中國車企燒死,每天凈賺2.2億的現代,或許真沒有吹牛

燒錢也要把中國車企燒死,每天凈賺2.2億的現代,或許真沒有吹牛

全金貓眼
2025-07-05 10:33:22
張雪峰:今年高考,釋放了一個殘酷信號,600分,已經不再是高分

張雪峰:今年高考,釋放了一個殘酷信號,600分,已經不再是高分

前沿天地
2025-07-07 01:55:48
湖南一對親兄弟在桂林不幸溺亡,親友:都是二十多歲,走親戚時出事

湖南一對親兄弟在桂林不幸溺亡,親友:都是二十多歲,走親戚時出事

極目新聞
2025-07-07 12:22:37
張召忠預測:中國不用核武器,4小時就能拿下日本!

張召忠預測:中國不用核武器,4小時就能拿下日本!

文史旺旺旺
2025-04-30 19:21:05
阿爾及利亞航空訂購16架ATR72-600飛機

阿爾及利亞航空訂購16架ATR72-600飛機

界面新聞
2025-07-07 17:24:55
A股:做好心理預期,明天(7月8日),或將開啟更大級別的調整?

A股:做好心理預期,明天(7月8日),或將開啟更大級別的調整?

財經大拿
2025-07-07 16:37:50
貝佐斯太太婚后曬婚禮幕后照,對鏡自賞妝容精致,婚紗背影照驚艷

貝佐斯太太婚后曬婚禮幕后照,對鏡自賞妝容精致,婚紗背影照驚艷

八八尚語
2025-07-06 09:57:26
"陣風"不好賣了,法國竟賴上中國

"陣風"不好賣了,法國竟賴上中國

揚子晚報
2025-07-07 12:14:11
三百年孚王府騰退倒計時!“十三爺”后人府邸將重現歷史風貌丨封面頭條

三百年孚王府騰退倒計時!“十三爺”后人府邸將重現歷史風貌丨封面頭條

封面新聞
2025-07-07 18:48:12
中超倒數第4突然官宣換帥!主教練轉正僅半年,新帥本周走馬上任

中超倒數第4突然官宣換帥!主教練轉正僅半年,新帥本周走馬上任

中超偽球迷
2025-07-07 17:31:50
越南電荒求助中國,美國遞刀誰先崩?中國3招讓叛徒變炮灰!

越南電荒求助中國,美國遞刀誰先崩?中國3招讓叛徒變炮灰!

黑哥講現代史
2025-07-08 00:18:25
陳都靈在橫店拍戲,40度高溫穿厚戲服,狀態很美!演員熱的遭不住

陳都靈在橫店拍戲,40度高溫穿厚戲服,狀態很美!演員熱的遭不住

容景談
2025-07-06 10:52:11
哈馬斯耍賴,胡塞武裝挨揍,伊朗講“笑話”,俄交通部長自殺

哈馬斯耍賴,胡塞武裝挨揍,伊朗講“笑話”,俄交通部長自殺

山河路口
2025-07-07 23:23:56
最敷衍的通知書出現了,家長誤認為是孩子造假,連紙質版都不給嗎

最敷衍的通知書出現了,家長誤認為是孩子造假,連紙質版都不給嗎

熙熙說教
2025-07-02 19:49:27
痛心!遵義小伙救落水者兩人均遇難,當地正申報見義勇為,同伴:下水時受傷,沒人注意

痛心!遵義小伙救落水者兩人均遇難,當地正申報見義勇為,同伴:下水時受傷,沒人注意

瀟湘晨報
2025-07-07 17:58:20
“新型腐敗”盛行,專家怒斥:濫造的新詞讓老百姓討厭!應該嚴懲

“新型腐敗”盛行,專家怒斥:濫造的新詞讓老百姓討厭!應該嚴懲

清游說娛
2025-06-24 13:33:21
自造稀土變國際笑話!印度82%純度 撞墻中國99.99% 500億或打水漂

自造稀土變國際笑話!印度82%純度 撞墻中國99.99% 500億或打水漂

軍機Talk
2025-07-04 11:04:40
情況有變!伊朗人開始按照內塔尼亞胡的節奏在走了……

情況有變!伊朗人開始按照內塔尼亞胡的節奏在走了……

翻開歷史和現實
2025-06-16 22:37:28
全班48人,46人過600分,班主任被教育局約談,結局令人意外

全班48人,46人過600分,班主任被教育局約談,結局令人意外

五元講堂
2025-07-02 10:36:58
2025-07-08 04:32:50
嵐目 incentive-icons
嵐目
致力于輕松詼諧的觀察美國百態
98文章數 25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專家稱鉛中毒幼兒智商很難恢復 有家長傷心過度被搶救

頭條要聞

專家稱鉛中毒幼兒智商很難恢復 有家長傷心過度被搶救

體育要聞

不會再有第二個,快樂又偉大的托馬斯-穆勒

娛樂要聞

鹿晗狀態回升賬號恢復 演唱會公開表白

財經要聞

特朗普要發關稅函 美國貿易談判進展如何

科技要聞

投資大佬一語扎心:中國機器人"可悲"現狀

汽車要聞

預售10.58萬起/6秒級加速 零跑B01將于7月下旬上市

態度原創

親子
旅游
家居
健康
房產

親子要聞

生活不夠甜,生個女兒吧,調皮搗蛋,可鹽可甜的那種~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聞

醺光伴讀 品質兼顧實用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房產要聞

容積率1.0,這可能是海口近三年最猛的一塊地!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宁夏| 东光县| 张家港市| 文化| 温州市| 乐业县| 时尚| 黄陵县| 塘沽区| 四子王旗| 分宜县| 弋阳县| 万载县| 明光市| 东港市| 和顺县| 鹤山市| 乐平市| 随州市| 南昌县| 英吉沙县| 永靖县| 荥经县| 济源市| 梨树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太湖县| 且末县| 始兴县| 栾川县| 左云县| 尉氏县| 扶风县| 永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兴城市| 通海县| 镇江市| 固原市| 东平县|